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封信是我计划已久却没有合适时机给你,正好在你选择的高考百日冲刺班老师的建议下,我整理下思路写给你。

我记得2020年11月30日,初三面临中考的时候我给你写过一封信,信的题目是《致青春期叛逆儿子的一封信》,这封信是当时周末下午送你去外面的学校,你不愿意去,在家百般胡闹,最后好说歹说我和你妈包括年迈的爷爷一块送你去的学校。回家后我有感而发,含泪写了这封信并发给当时的班主任崔老师让他给你看看。记得当时我是读一遍信,流一遍泪。

我想把这份信中其中的两句话再次送给你:

“所以,在你眼里,学习没有意思,生活很无聊,或许游戏中那么一点点升级、胜利能带给你一些乐趣和自信。可是孩子,你可知道,你之所以觉得你现在做的一切理所当然,是因为你失去了理想,失去了奋斗目标,你就像在大海上航行的没有导航的船只,任由自己的个性去发展了。

韶华易逝,我不可能永远是个年富力强的爸爸,你也不可能永远是个衣食无忧的少年。总有一天,我们都逃不过岁月的洗礼,我和妈妈要老去,爷爷奶奶要逝去,而你也要长大成人,走我们曾经走过的路……”

今年六月份高考结束,你也将年满18岁。18岁,是多么美好的年龄段,人生多少美好的事情都是在这个年龄段发生的。如果你奋斗了、努力了,我相信你的18岁也一定会很精彩。

这个寒假,你的同龄人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着。而每个长假日,对于我和你妈妈来说,都是痛苦的时间。因为你在家的状态让我们担忧、无奈甚至焦虑;在家里,手机是你的主人,手机陪你一整天,你陪手机一整天,你已经无暇顾及学校的学习,无暇顾及父母的叮嘱,无暇顾及亲属的期盼,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没日没夜的度过每一天。

或许,你一句“压力大,就想放松下”,就把我们怼到一边去。可是你想过没有,美好的未来是奋斗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也不是躺平等出来的。就像考研专家张雪峰老师说的一句话:“人生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学生阶段的学习,因为走向社会后,比学习复杂很多的问题要面临、应对”。或许你还不理解,但你肯定知道,你在学生阶段,虽然你要面对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但你的表现从来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玩游戏机,你连学习上的问题也逃避掉了。你所谓的压力,无非就是要面对高考,面对18岁后上大学还是做什么?如果你这样想过,说明你成长了、你有想法了,你会思考自己的未来了;但是,我更担心的是,你连自己18岁后做什么都没想过,那就太可怕了!

我们鼓励你选择参加高考百日冲刺班的学习,是想让你多一次机会,让自己的六月份更加自信,更加精彩。你对自己的优缺点应该很清楚,如果任由发展,你可能最终是得过且过、自甘平庸。可是,你凭什么要选择平庸一生?而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机遇和外部环境支持外,是不是主要还得靠自身的努力奋斗?如果自己连争取都不想争取,你又怎么能脱颖而出,实现自身价值呢?

其实,当你上高一的时候,我就在你的课表上写了四个字:自律、自控。我曾经说过,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当你走向社会,当你到一定年龄时,你回想你的青春,你应该自豪的说:“我努力过,我输过,我也赢过”,那时候无论你成就高低,你的人生都会充满骄傲和美好回忆。而不是像古人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充满遗憾和伤感。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日后也一定会让你痛苦。玩手机,是毁掉成绩最快的方式。今天偷的懒,都将成为日后最深的遗憾。学习不可能轻松,但学习最靠近成功。董卿说过:“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层。”

孩子,你必须心存敬畏,尊师重道,并且时刻提醒自己勤勉努力。要敬畏课堂,因为课堂是给予知识的地方;要敬畏知识,因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未来;要敬畏未来,未来的模样就藏在今天的努力中。长大之后没有儿戏,校园之外没有温室!社会不会同情一无是处的孩子。

你读书虽苦,但父母更不易。孩子,你抱怨读书太苦太累,可读书再苦,也比不上父母为你扛的苦。在你读书的时候,父母不辞劳苦,就为了让你安心上学。等你长大了,你的前途是你自己的,做父母的不求回报,父母能为孩子做的其实有限。人生要靠孩子自己去闯,没有伞的孩子,更要学会努力奔跑。可如果现在不狠心逼你学会“72变”,将来又有谁给你挡“81难”?

世上最遗憾的四个字,莫过于“我本可以”。最后送你一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祝愿你排除万难,自律、自控,奋斗百日,冲刺高考,为自己的18岁生日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