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老K

最近,网红圈着实引人注目。千万粉丝刀小刀在社交媒体勇敢讲出自己正在遭受重度抑郁的困扰。

很多人就惊呆了,记得前些年那个凭借魔性甩头视频迅速走红,在短时间就收获了巨量观看度,当初她的每一个变装镜头以及着装都会引发焦点。

但高关注度却一直影响其,让其深受心理健康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自己抑郁,刀小刀表示自己尝试过各种方法想要走出抑郁,可都捉襟见肘。尤其为了治疗抑郁导致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居然出现严重脱发问题。为此不得不服用激素药物,导致她明显发胖,但要知道一个颜值主播这样的变化更是给自己精神以严重打击。

为此,她宣布和原公司解约,并且表示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全新的起点,一个摆脱束缚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网红是一个很简单而且是暴利的行业,但殊不知事实也许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这样。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最近在风口浪尖的另一个人。就是郭有才,凭借一首翻唱歌曲《诺言》,也是短短没多久就火爆全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5月10日,他粉丝也就19万,没想到短短4天,就涨到了400万,直到现在早已千万了。

之所以如此火,就是因为他直播的风格把大家的怀旧情怀带了出来,90年代复古西装、梳着大背头,一脸胡茬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年男人。

再加上停运的菏泽南站、老款的宝马车、昏黄的滤镜特效、90年代的流行歌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的社交主页上这样写道:

“每天的开播时间是上午十点,感谢您给予一个摆摊五年卖烧烤的农村小伙一个机会展现自己。”

励志故事有了,反差有了,网友的共鸣自然也就有了。

就在这时,有网友实名举报郭有才,认为他助长了不思进取的错误价值观。后来菏泽南站在高考期间停止了一切直播活动。不到十天时间,郭有才被从捧上天到打到地。

网红们的现状

在我们普遍的认知中,网红是“低门槛”和“高收入”的代名词。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报道,有个教育机构调查了不少北京小学生的理想,结果有80%的小学生希望长大后成为网红。

去年,微博曾做过一项调查,

有超过60%的年轻受访者,有兴趣成为网红或直播主。

当下好像年轻人的出路不是考公就是网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职业主播人数已经来到了1500万,而我们的网民人数也就十亿,也就是说100人里就有1个人从事这个职业。

有时候你会发现,带货的比买货的还多。

有统计从业人员中60%是18岁到29岁的年轻人,并且多达95%的主播月收入不到5000元人民币。月入十万的主播只有0.48%。

仇富心理和炫富心理让网红们始终在风口浪尖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很多学校的宿舍条件都很紧张。

无奈,连北大、复旦、南开等一些知名高校都宣布不再给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

随后,“研究生多到无宿舍可住”冲上热搜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导致一些学生不得不一边兼职一边赚读书钱,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则热搜

抖音网红“潘雨润PanYR_”,突然自曝交税近1个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讽刺,寒窗十年不如当个网红划算。

“知道当网红赚钱,但不知道这么赚钱,怪不得现在的年轻人争破头都想当网红呢,还没有门槛。”

记得之前,知乎经常有些提问关于,为何学历不高的网红可以日入十万,而苦逼的白领却月薪才几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的确是很多人看到荧幕前“星光闪闪”网红们的心理写照。说实话,网红的确有月入十万甚至更多的,白领也同样如此。可我们经常看到的却是数钱数到疯的网红以及月薪几千的自己,

这就是心理学上同侪压力,描述的是人有我无就难受的一种匮乏心理,说白了就是嫉妒心态在作祟。

说实话,疫情过后这几年,实体经济越来越难做,很多人失业、破产、负债。

好好做事情的人没办法获得应有的收获时,看到那些轻松赚钱的人会眼红也是一件正常的心理状态。

官方也在想尽一切办法处理那些以炫富为手段获取流量的人,例如5月21日晚消息,百万级网红“王红权星”已被各大社交平台封禁或屏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社交上,他的生活展现出的奢华状态远超很多人想象,满墙的包包,各种帝王翡翠珠宝,出入各种拍卖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论区不少网友不由地感慨:“这大哥的2700万就跟我们的2600块差不多 ”、“我花2700块都没这么痛快过”、“没想到有一天劳斯莱斯幻影只是个赠品。”

自己自曝在一个小区有7套房的他,因为自卑全身没有8位数字不出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地利精神分析大师梅兰妮·克莱因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嫉羡”。相比嫉妒来说,更有憎恨的情绪。当想要一个东西却得不到时,就会有夺走甚至毁灭它的冲动。

仇富者,正是嫉羡者,他们看似仇视财富,其实对财富有深深的渴望。但他们得不到,因此心生诋毁和憎恨。

算法的原罪

当我们沉浸在短视频中不能自拔中,很多时候会发现你喜欢什么东西,视频网站就会一直给你推荐什么。时间长了,我们就会沉迷在“信息茧房”中。

所谓“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倾向于只关注与自己兴趣相符的信息,久而久之,会限制自己的视野和认知范围。

“信息茧房”被认为会导致个人的认知和价值观固化,失去批判性思维和多元化思考的能力,还会加剧社会分化和对立,容易引发群体极化和冲突。

这一概念,最早则出现在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桑斯坦的《信息乌托邦》一书中。

本来这种算法是为了解决信息过载焦虑,比如推荐模式会通过信息找人来减少用户大量因浏览无效信息浪费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这样算法的另一端却是制造了大量同质化内容,就像,菏泽的郭有才利用火车站、复古滤镜、以及怀旧歌曲火起来后,全中国一堆人复刻这一标签。无数个郭有才都出现了。

人们为了获得推荐不断迎合算法,仿佛算法即正义一般。

毫无底线,再牛逼的网红也要臣服于算法中。

例如流传在硅谷有句玩笑话完美阐述了上述现象:

“不管多大的网红,在YouTube的算法都要臣服。工程师们是主导的大祭司。”

网红们需要不断在视频中渲染情绪、越标题党推荐越多,而平台更会不断强化观看者的喜好,很多网红需要不断适应时刻变化的算法。因为你现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一旦不符合算法规则后,很有可能会出现大量粉丝却没有流量的现象。

有网红曾公开说过这个事情:

“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凉,所以我要抓紧每一刻,把自己最后的价值榨干,能赚多少是多少,我知道公司也是这么想的。”

其实网红也逃不开一个固定财商周期理论,网红们的价值创造能力是下图:达到一个峰值之后就逐渐下降。短期爆发,但是也迅速退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时候,网红的高光时刻很可能就是他们陨落的开始,正所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你不必羡慕网红们的高收入,相信官方也会越来越严格打击那些低俗和反价值观的内容。要坚信一些不变的东西,例如对一件事的持续输出才会常赢,比如那些坚持一万小时定律的人,他们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下图:

达到峰值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长期来看是持续增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军曾说过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可很多人不知道下一句是,你需要长出一对翅膀就会借助风而飞的更高。

所以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一定不会白费,人生路很长,不要以一时得失而定义失败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