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28日报道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5月24日发表埃丽卡·佩奇和索菲·希尔斯的文章,题为《历史如何引导欧洲三国承认了巴勒斯坦国》。全文摘编如下:

当三个欧洲国家下周正式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地位时,加沙的实际情况不会有什么变化。但对于爱尔兰、挪威和西班牙三国政府来说,那不是重点。

恰恰在和平看似最遥不可及的时候,这项在很大程度上只具有象征意义的声明是对恢复两国解决方案的绝望呼吁,国际社会的大多数人认为,该方案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国之间的未来和平至关重要。

尝试重振希望

美国和其他大多数欧洲国家认为此举为时过早。它们坚持认为,持久和平需要首先通过谈判达成一项协议。但爱尔兰、挪威和西班牙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自身的文化和历史敏感性——是对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行为越来越多的谴责的一部分,也是它们认为具有道德紧迫性的问题。

奥斯陆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于尔根·延塞海于根说,与大多数西方国家要求通过成功的和平进程来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做法不同,爱尔兰、挪威和西班牙“颠倒了逻辑”。预计将有更多欧洲国家效仿。他说:“现在,大家认识到,没有和平进程,希望近乎破灭。所以,我们需要尝试一些东西来重振希望。”

这是对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孤立的以色列的又一次打击。24日,国际法院命令以色列“立即停止”在加沙南部城市拉法的攻势。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本周早些时候宣布,他正在申请对三名哈马斯领导人以及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的逮捕令。

以色列对爱尔兰、挪威和西班牙的联合声明作出回应,召回了驻这三个国家的大使。

这三个国家谴责哈马斯去年10月7日对以色列发动的野蛮袭击,强调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而非哈马斯建立巴勒斯坦国的重要性。

源于历史引导

基于长达几个世纪被英国占领的经历,爱尔兰长期以来一直强调支持独立。都柏林圣三一大学的现代史教授简·奥尔迈尔说,那段“直接而持久的帝国主义经历”“无疑影响了”爱尔兰人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看法。

挪威认为自己是国际和平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尤其是作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和平的调停者。它主办了达成1993年《奥斯陆协议》之前的会议。该框架后来以失败告终。

西班牙在历史上也与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建立了关系,这可以追溯到二战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国际关系教授伊萨亚斯·巴雷纳达·巴霍说,由于西班牙前独裁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与纳粹德国有联系,所以西班牙被禁止加入联合国,只好转而与拉美和阿拉伯世界发展外交关系。西班牙直到1986年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之后,才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

巴雷纳达说,西班牙如今认为,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以及与双方的关系,自己具有在该地区发挥调停作用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休·洛瓦特说,虽然这三个国家的政府一直公开支持巴勒斯坦的权利,但“它们也是在回应呼吁采取此类举措的公众”。在西班牙最近的一项调查中,78%的受访者支持巴勒斯坦建国。

顺应主流趋势

由于对以色列的绝大多数军事支持来自美国和德国,所以这一承认不太可能影响目前的战争进程。有些人担心,这可能会削弱他们的政府帮助斡旋长期和平解决方案的能力。

马德里自治大学道德哲学教授迭戈·加罗乔·萨尔塞多说:“所有好心人都希望中东地区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分歧在于我们如何、何时以及通过哪些行为者实现这一目标的细微差别。”

这三个国家是在越来越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的背景下采取该行动的。本月早些时候,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支持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申请。只有国家才能享受这一待遇。全世界有14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其中在欧洲,只包括瑞典和少数东欧国家。

三国声明表明了这些国家在数字中看到的力量。这与瑞典2014年单方面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的做法不同,后者影响不大。斯洛文尼亚、比利时和马耳他表示,它们正在考虑发布类似声明。

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琳达·鲁滨逊说:“加入这一行动的国家将共同形成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我们正处在道德危机时刻……大家觉得必须非常清楚这场战争的进行方式是否符合道德,以及他们能够和不能支持什么。”(编译 葛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