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哈马斯主动攻击挑起的本轮巴以冲突,以色列原本认为自己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对巴勒斯坦进行惩罚性的攻击,会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支持。

刚开始的时候,的确也是如此,美欧集体谴责哈马斯,包括巴解组织领导人阿巴斯都谴责了哈马斯。

但随着以色列对巴勒斯坦过度使用武力,人道主义灾难频繁发生,尤其是以色列轰炸加沙医院,彻底激怒了世界。人们由开始的默许以色列惩罚哈马斯转而谴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进行种族灭绝政策。

同时,国际社会也开始反思巴以冲突再次爆发的深层次原因。

说到底,巴以矛盾是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造成的结果。以色列仗着有美国的撑腰,对巴勒斯坦人采取驱离、恐吓和蚕食政策,致使巴勒斯坦土地越来越少,人民越来越感到绝望。本轮巴以冲突是长期矛盾积累的集中爆发。

对于这轮冲突,美国还是无条件的支持以色列。但国际社会显然已经看不下去了。以联合国秘书长为代表的世界大多数国家,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美以的不满。

10月27日,约旦代表阿拉伯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上提交了一份提案,提案主要内容:1,立即停止敌对行动。2,各方遵守国际法,保护平民。3,呼吁以色列撤销加沙地带北部紧急疏散令,反对强行迁移巴勒斯坦平民。4,以“两国方案”为基础寻求巴以冲突的公正持久解决。

表决结果为:120个国家赞成,14个国家反对,45个国家弃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

G7中只有美国反对,5国弃权,法国还投了赞成票。

五眼联盟中,只有美国反对,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弃权,新西兰“竟然”投了赞成票。

Quad(美日澳印四方安全机制)中只有美国反对,其余统统弃权,包括自诩全球南方领袖的印度和永远紧跟美国的日本,韩国不是Quad,韩国也弃权。

北约盟国中,只有东欧的克罗地亚、捷克、匈牙利跟着美国投反对票,比利时、法国、爱尔兰、挪威、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土耳其都投了赞成票,其余统统弃权,包括跟随美国很紧的波兰和一向“负罪支持”以色列的德国。

在欧洲的主要永久中立国里,奥地利跟随美国,投了反对票,瑞士投了赞成票,即将加入北约的瑞典弃权。

这一投票结果,让美以感到阵阵寒意。显然,美国和以色列已经站到了世界的对立面。以色列代表在联合国大会上的种种粗劣表演,就是一种极度心虚的表现。

在投票结果出来后,以色列驻联大代表甚至绝望地咆哮:“今天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日子。我们都目睹了联合国不再拥有哪怕一丁点的合法性”。这是一种色厉内荏的表现。

美国认为,美中竞争是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美国用尽阴谋诡计围堵中俄战略,会因巴以冲突,变成围堵自己的“小院高墙”。如果美以不及时收手,这阵阵寒意,必将演变成一场暴风雪,彻底摧毁美国霸权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