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实施以来,原本旨在支持汽车消费市场的政策调整,却不料被某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他们利用政策中的贷款优惠,以“零首付”购买货车的名义,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导急于找工作的货车司机踏入陷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诈骗团伙的手法狡猾多变,他们往往以“高薪招聘”或“实习机会”为幌子,吸引货车司机参与所谓的“购车入职”计划。他们承诺,只要司机贷款购买指定的货车,就能获得稳定的货源和高额的收入。然而,当司机们真正踏入这个圈套后,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为了防范这类诈骗风险,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文提示广大消费者,要警惕“套路运”、“套路贷”等各类形式诱骗贷款的风险。监管总局还给出了五大提醒,帮助消费者识别和防范诈骗。

第一,消费者应审慎决定是否需要办理贷款业务。在决定购车前,应充分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还款能力以及未来的收入预期。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零首付”或“低利率”,以免陷入无法自拔的债务泥潭。

第二,消费者在订立合同前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要注意合同中关于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的约定。不要轻信口头承诺或模糊不清的表述,以免在日后产生纠纷时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三,办理贷款前要确认贷款机构是否具备放贷资质。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有资质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业务,避免与非法机构或个人打交道。同时,要注意核实贷款机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免上当受骗。

第四,消费者在使用互联网网站、应用程序、小程序及其他线上平台时应谨慎操作。同时,要保持警惕,识别并防范各种形式的网络诈骗手段。

第五,消费者要警惕“免费”“零首付”“限时”等营销词汇和宣传套路。这些词汇往往是诈骗团伙用来吸引消费者的幌子,背后往往隐藏着高额的利息、手续费或其他隐藏费用。消费者应保持理性思考,不要被这些诱人的词汇所迷惑。

除了上述五大提醒外,消费者还应保持警惕,时刻关注自己的账户变动和交易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涉嫌诈骗的线索,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反映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诈骗团伙和非法金融机构。通过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为广大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

总之,面对购车入职的诈骗风险,消费者应保持警惕、理性思考、审慎决策。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诚信、安全的金融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