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济南报道

5月27日,针对“保时捷中国经销商发起集体抗议和抵制,准备逼宫德国总部”消息,保时捷中国做出回应。

据《财联社》报道,保时捷中国回应:“保时捷致力于以价值增长为导向的发展,全力加速电气化进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保时捷希望与长期并肩合作的经销商伙伴共同面对各种挑战,相互扶持,实现双赢发展。保时捷将坚定不移地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与经销商携手共进,共同应对市场的挑战,谋求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述报道称,针对此次部分经销商发起抗议和抵制,保时捷中国曾陆续与各个经销商集团逐一举行经销商集团会议,进行沟通,并为1000辆Panamera提供挑车仓储支持,帮助优化经销商库存和现金流。此外,为平衡供需,保时捷中国拟开展调整2024年销量计划的可能性研判。

事情是这样的,据汽车博主“孙少军”透露,保时捷中国经销商集体“造反”,准备逼宫德国总部,矛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保时捷销量大跌,纯电车卖不动,导致亏本卖车。保时捷中国为了完成销售任务,仍选择压库,导致双方矛盾激化。保时捷经销商以停止进车为武器,要求保时捷总部给予补贴,并且更换高管。另外,据《界面新闻》最新报道,今年初,在保时捷中国经销商大会上,新丰泰、百得利和美东集团三家保时捷中国经销商对今年的销售任务产生异议,但至今未得到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发稿前,关于保时捷中国和经销商协商的最新进展,保时捷中国向相关媒体回应表示:“暂时还没有更多的信息透露。”

保时捷(Porsche)是大众集团旗下豪华汽车品牌,于1931年成立,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以生产高级跑车而闻名。2001年保时捷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销售,于2015年开始,中国市场成为其全球最大单一市场,连续20年刷新在中国市场销售业绩,2021年达历史销量新高。数据显示,2022年保时捷全球销量为309884辆,同比增长2.6%,其中中国市场总交付量为93286辆,成为保时捷全球唯一下滑的市场,同比下滑2.5%,这也是保时捷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首次出现下滑。而2023年中国市场也同样出现下滑,2023年保时捷全球销量为320221辆,同比增长3%,中国市场总交付量为79283辆,同比下滑15%。

从数据上来分析,尽管中国市场是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但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日子确实没有以前那么好过了。对于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销量的下滑,行业认为与其电动化转型缓慢有关。2019年保时捷宣布电动化转型,首款纯电跑车Taycan于同年9月上市,目前售价区间为89.80万元-183.80万元,但该车在车市中表现一般。终端数据显示,2023年Taycan车型在中国市场销量仅为4151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虽然电动化已成为行业共识,但保时捷在电气化转型过程中一直面临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在电动车产品推出节奏上一直相对缓慢。保时捷第二款纯电动车Macan EV直至今年1月才发布。在此背景下,面对越来越多的造车新势力快速布局高端电动车领域,保时捷在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也逐渐被抢占。

如今在中国豪华市场,自主品牌也开始挑战保时捷的地位,这也是保时捷纯电车在中国市场卖不动的关键之一。需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全球汽车品牌布局的重中之重。不过,保时捷中国CEO柯时迈(Michael Kirsch)在去年11月曾表示,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和规模尚无法支撑保时捷的国产,作为豪华品牌,保时捷不会单纯地量产,会更注重客户的个性化选项和特殊的需求,对于国产会不断地进行关注和评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对于眼下的保时捷而言,相比于国产,保时捷的电动化转型更显迫切。按照规划,年内保时捷计划向市场推出不少于四款全新或者大幅改款的车型产品,包括Panamera、Macan、Taycan和911四大车系均有新款车型的推出,而更长远的目标则是到2025年超50%交付的新车将是电动汽车;到2030年,超80%交付的新车将是纯电动汽车。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保时捷全球共交付77640辆新车,同比下滑4%,其中,中国市场仅交付16340辆,同比下滑24%。销量的下滑也导致保时捷业绩急转直下,一季度保时捷总营收为90亿欧元,同比下滑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