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对于很多孤独症孩子的家长来说,“认知理解”这个词并不陌生,因为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认知训练是他们康复干预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认知训练是运用组织好的材料,依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孤独症儿童认知的特点,有目标,有计划,有系统的对他们进行认知学习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认知理解能力也被认为是思维和语言发展的重要基础,虽然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和行为发展规律与正常儿童基本一致,然而发展的速度却比正常儿童要慢很多。

01

孤独症儿童认知理解的特点

1.更关注事物的细节 而非整体

儿童的认知发展通常经历从感知、表象再到概念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建立在现有物质基础上的。可是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他们的认知过程却与正常儿童不尽相同。

比如让一个孤独症孩子分清楚“猫”和“狗”,他们有可能是通过发现狗狗的鼻子都是一个形状的,来确立“狗”这种动物的概念,而不是像普通孩子那样通过观察全局,来提炼线索。

所以孤独症儿童在认知事物的时候往往只关注一个细节,而不是整体,这也是孤独症儿童认知的主要特点。

2.缺乏认知联系,无法总结规律

生活中的事物是相互联系并有一定发展规律的,人们对事物的把握就是找出他们的内在规律,顺应规律并且加以利用。

通常来说,孩子在2岁左右的时候,由于视觉功能还不完善,导致他们的空间和距离感也比较差,经常会摔跤、从高处往下跳或者不顾危险向上攀爬。

可是摔痛过一次之后,他们通常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调整之后的行为方式,或者避开上次让他摔跤的地方。

但孤独症儿童对于事物的认知往往难以建立起联系。所以有时我们会看到孤独症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自伤行为,是因为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更注重情感表达,而无法将疼痛与自伤自残的现象联系起来。

3.理解方式单一 常拒绝变化

孤独症儿童在认知过程中,对事物理解的专一性很强,往往拒绝变化。

有些孩子会对某一种知识和事物特别执着,但很排斥接受其他知识和事物,还有部分孤独症儿童对事物的辨别和筛选能力比较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认知理解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后续的学习能力发展,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他们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并不是无法提升的,通过专业的康复干预和家长的科学教育,孩子的认知理解能力也可以赶上甚至超越同龄孩子的水平。

图文 /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联删

津拓慧儿童发展中心是一家以自闭症(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为主,专注于为2-14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多动症、智力语言发展迟缓等发育障碍的儿童提供早期干预与康复训练的专业机构。本中心教师多为特教专业毕业生,立志从事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事业,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和成功的大量个案经历。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2023年成为甄岳来社会性康复教育工作站。

本中心课程包括“一对一”教学和集体融合教学,中心设有个别训练室、感统训练室、游戏社交室、集体教室等。并且根据其具体情况定制合理的短期目标,中长期目标,指导家长如何配合老师进行家庭训练,使得孩子持续改进,最终提高其社会功能,达到进入普通幼儿园、小学,融入社会的目的。

负责人联系微信号:13299976093

天津自闭症发展迟缓儿童家长qq群:658906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