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之后,不少朋友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帝王总是伴随着天降异象。

前有魏文帝出生时青云缭绕,后有宋太祖出生时满室霞光。这不,就连“玄武门之变”这样在历史上贬多于褒的事件也和玄学脱不了干系。

“太白经天,昼见长庚”,于是乎“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的言论被递到了唐高宗李渊手边。

李渊成为太上皇的日子也因此加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当时秦王李世民并不具备造反优势,但是最终却弑兄逼父,这其中究竟有何秘密?

为何区区八百兵卒就足以闯入玄武门,并能抵挡后续前来阻挡太子和齐王共四千部下的兵力?

这不符合逻辑的背后,究竟是运气还是另有隐情?

直到有史学家在巴黎国立博物馆看见一碑文,真相才终于在多年后有了落脚点。

一、无奈的李世民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随后“玄武门之变”中的三位主角李建成、李元吉以及李世民分别被封为太子、齐王和秦王。

作为太子的李建成自然要开始待在李渊身边学习治国之道,齐王李元吉则主要负责震慑突厥,镇守太原。

李世民由于战斗力确实很强,便成了块“砖”,哪里缺就往哪里搬。

东征西伐,他的身影出现在各个战场上。且不说当初在推翻隋朝的时候,李世民立了多少功,后来的统一战争中,他依旧立下汗马功劳。这个过程中,他不仅身边多了不少能人猛将,声望也日渐高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可不是件好事,毕竟太子整日没啥功劳,李世民的战功却不断被送往朝廷。

李建成慌了,李世民则懒得安抚他。

“建成、世民之含毒以争久矣。”李渊对于兄弟两之间的明争暗斗心里门儿清。

他一直采取平衡之术,表面上看似乎没啥问题,但是双方的羽翼却在不断丰盈。

公元621年,全国统一之战几乎结束,作为总指挥的李世民风光无限、民心所向。

为此,李渊册封他为“天策上将”,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离谱的是,面对有人私下传言李世民才是太子一事,李渊竟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一举动无疑让李建成一直紧绷的神经松动了。他开始想办法压制李世民,不过这人性格底色有些憨实,所以并不算激进。

一个是嫡长子,一个军功赫赫,李渊的一碗水端得还算平,但是这一不小心就给自己端出了个分庭抗礼的局面。

不知道咋想的,总之李渊允许李建成和李世民建立自己的武装,两人私下里可以招兵买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来二去,这李渊的话语权慢慢就弱了不少。

后来突厥大举入侵,李渊既没选择李建成,也没选择李世民,而是让齐王李元吉带兵前往。

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实力,他开始将李世民身边的心腹调用的调用,罢免的罢免。

这一系列操作让李世民也有些慌了。

直到“太白经天、昼见长庚”的异象出现,他们内心各自的小九九才得以爆发。

二、震惊世人的“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傅奕上了一封奏折,上面明晃晃写道:“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李渊见此自然不悦,为了一探李世民的心,他叫来李世民令他当面看这封密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事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糊弄过去的,为了让李渊不将所有目光都凝聚在自己身上,李世民说出了一个惊天言论:太子和齐王与后宫妃嫔关系不清不楚,有淫乱后宫之嫌。

这话一出,李渊自然震怒,随即命人去给太子和齐王传话,让他们第二天一早来和秦王李世民一起来当面对质。

李世民的计划不得不提前了。

回去之后,长孙无忌听说了这件事,对李世民说:先发制人才是上策。

当晚,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齐聚秦王府,一夜无眠。

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带着八百人悄悄潜入了玄武门,很快他们拿下了各个门卫,在临湖殿附近埋伏了起来。

天蒙蒙亮,太子和齐王慢悠悠出现在玄武门,随后行至临湖殿碰见了全副武装的李世民。

单枪匹马的两人有些慌了,转身就想跑,在生命威胁之前,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王公贵族,逃生的做法大抵都是差不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世民对着两人一阵猛追,边追边大叫支援,尉迟恭听到动静赶紧带着几十人马赶来。

混乱之中,齐王李元吉企图射杀李世民,谁知道这个齐王心理素质一般,哆哆嗦嗦没能射中。

此时李世民则一举射杀了太子李建成,而一旁埋伏的士兵也将在马背上哆哆嗦嗦的李元吉射下了马。

哪成想,这时因为场面太过混乱,各种箭到处乱射,导致李世民的马不知道受到了什么惊吓,开始发狂,被吓到的李世民从马背上摔落,还好巧不巧被树枝挂住了。

李元吉见此机会赶忙跑上前去,拿着弓弦想要勒死李世民,历史走向在这一瞬间充满了未知。

好在这时尉迟恭赶来。眼见着有弓箭对准自己,李元吉撒腿就跑,可他怎么可能跑得过飞箭呢?

至此,李世民的对手和隐患彻底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

后来“逼昭高祖”的事情大家就都有所耳闻了,属于李世民的大唐盛世也即将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玄武门之变”成功的关键

“玄武门之变”中一直有个疑团。当时李世民究竟是如何带着八百人闯入玄武门的?况且在射杀太子和齐王后,双方加起来共有四千多兵马前来援助,这八百人又是如何抵挡的?难道玄武门的镇守官兵都瞎了吗?

直到有学者在巴黎国立博物馆发现了一份碑文,这才揭开了这个千古秘密。

这里要为一些朋友解释一下,为何碑文会出现在法国。大家都知道敦煌莫高窟存在很多珍贵的卷轴。

20世纪初,我国处于水深火热当众,根本没有余力去关心这些文物,于是法国不少学者趁机来或以低价购买、或盗走了不少珍贵的卷轴,其中就有“玄武门之变”的秘密:《常何墓碑》。

常何是个有个性的人,据悉早年间他就常常因为仗义接待各路豪杰,也因此在身边积累了一批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由于实在难以忍受隋朝的暴政,便投靠了当时的瓦岗军,跟随李密。

常何英勇善战,算是李密身边的大功臣。“上国柱”、“雷泽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常何非常风光。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大唐王朝由此拉开了序幕。

这号人物,李渊自是很感兴趣,又加上没多久常何便规劝李密归属大唐。

因此,投靠李渊后,常何依旧还是留住了“上国柱”和“雷泽公”的头衔,不仅如此,还加封他为“清义府骠骑将军”。

然而,常何很识时务自然不用说,这李密就不一样了。当时李渊命李密前往山东收付旧官员,谁知他竟开始了反唐运动。

常何尽管十分不解,但出于“忠义”二字,只能跟着他一起胡闹,而李密则在这场活动中丧失了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常何只好投奔王世充。然而一天晚上,常何以及秦叔宝等人一起喝酒聊天,最后得出个一致的结论“世充多诈”。

不久后,李密重回大唐,这次只被封了个“车骑将军”。

按理来说,李密这番行为被问斩也不为过,但这李渊还算是个任贤为用的人,他觉得常何此番作为不过是对李密的忠心,也就罢了。

谁知道,他最终竟会成为“玄武门之变”的关键人物。

《常何墓碑》记载:“(武德)九年六月四日, 令总北门之寄”。

当时镇守玄武门的,就是常何!

更离谱的是,当时常何带领的宿卫军竟也在太子和秦王的兵马到来之时,向其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李世民早就开始贿赂常何,《墓碑》中两次写道:“金刀子一枚”、“数十金刀子”,除此之外,从其他史书中得知,李世民常常给常何封赏。

当然有内应还不是最保险的,更为保险的是,由于常何也曾跟在太子身边过,因此太子和齐王对他几乎没有戒备,甚至以为他是自己人。

于是,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命丧玄武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玄武门之变”后,常何的升官发财之路

“玄武门之变”后,常何一路加官进爵。病逝的前一年,他任黔州刺史,病逝那年,更是被加封为“左武卫大将军”。

当然,作为臣子,常何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贞观五年,由于李世民要求各级官吏写一篇关于政治得失的文章,常何不会写字,便让门客马周代写。

谁知这篇文章大受李世民赏识,而常何也丝毫不犹豫地将马周推荐到了李世民跟前。

常何这人,确实有双慧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常何的确在“玄武门之变”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或许历史会改写也不一定。

无论是历史还是人生,都是由一个个小小的关键点构成的,这些关键点决定了历史和人生的走向。

所以,在能够掌控的那部分,大家一定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