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去月球“挖土”,预计6月返回地球

每次中国航天的发射任务,都会带回来不一样的“惊喜“。

从嫦娥五号带回来的“嫦娥石”中,就发现一种罕见资源,美国公开表示也想要,价值300万元一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还没来得及从中国手里拿到罕见资源,我国嫦娥六号又传来好消息!

这种罕见资源到底是什么?我国嫦娥六号传来了什么消息?

嫦娥石发现罕见资源

2019年12月,中国航天事业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顺利完成其绕、落、返的复杂任务,成功将月球土壤样本带回地球,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巨大突破,更是开启了月球资源探索的新纪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批珍贵的月球“使者”降落在内蒙古,随即成为科学家们探索月球奥秘的钥匙,而随后的科研成果更是震惊世界——月壤中蕴含的氦-3,这一稀缺而潜力无限的能源元素,预示着人类能源史上的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氦-3,这一看似普通却又非凡的气体,因其在地球上极其稀有,而月球上的蕴藏量却异常丰富。

据估算,仅需100吨氦-3即可满足全球一年的电力需求,而月球上估计的氦-3总量超过110万吨,足以支撑人类文明上万年的能源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央视新闻2022-09-09《我国发现月球新矿物——嫦娥石》

在核聚变反应中的高效性和清洁性,使氦-3成为了理想的能源解决方案,有望引领人类进入一个清洁能源的新时代,彻底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

尽管氦-3的获取与利用面临着技术与成本的挑战,但其巨大的潜力促使全球科研力量持续关注并加大投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的太空探索蓝图中,月球科研站的建设是重要一环,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发射基本型科研站至月球,并开展载人登月任务,月球空间站的规划亦在紧锣密鼓之中。

这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计划,无疑将加速人类对月球资源,尤其是氦-3的开发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球表面氦-3的集中分布,使得开采相对便利,降低了资源获取的难度,为未来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美国NASA对“嫦娥石”及其中的氦-3资源表达了浓厚兴趣,但由于政策限制,其直接获取面临重重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国际合作的桥梁并未因此关闭,中国在分享月壤样品方面展现出开放姿态,通过严格的审查程序,将月壤样品分发给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多家研究机构。

更值得关注的是嫦娥五号的发现提示月球背面的氦-3含量更为丰富,为此,嫦娥六号任务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计划针对性地采集月球背面土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5月16日,嫦娥六号任务的前奏——“电报”的发送,更是点燃了全球对月球探索的热情,昭示着人类在星辰大海征途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即将到来。

嫦娥六号发来电报

远在月球的另一端,嫦娥六号探测器自喻为“嫦娥六妹”,并通过一种特别设计的“太空信使”——电报,向地球家园中的中国航天科技第五研究院传递了安全抵达的佳音与深情的祝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宁静而神秘的月球表面,它正以最佳状态准备执行其艰巨而光荣的使命——挖掘珍贵的月壤样本。

面对月球背面的无光环境带来的能源挑战,我国科研团队未雨绸缪,通过精心设计与优化嫦娥六号的构型与布局,确保了它在执行任务期间能源供给的自给自足,使得“嫦娥六妹”即使在月球的暗面也能活力满满,为采集月壤样本提供了坚实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京报网2024-05-16《嫦娥六号正在环月“逆行”,发回一封“平安电报”》

月壤中蕴含的宝贵资源“氦-3”,每公斤价值高达3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4000万元),而月球上预估储存量高达百万吨之巨。

这一清洁能源若能成功被地球所用,理论上足以满足全人类一万年的能源需求,其潜在价值不可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氦-3之所以能在月球表面富集,得益于月球缺乏磁场这一特殊条件,它无法像地球那样有效屏蔽太阳风中的氦-3等轻质离子。

这些粒子随太阳风穿越宇宙空间,直击月球表面,经年累月地沉积下来,尤其是在月球背面,因背对地球,其受到的太阳风粒子更为纯净且密集,加之地球磁场对其影响甚微,使得月球背面的氦-3含量尤为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网2023-11-6《[转载]月球中的氦-3(完美的核聚变燃料)储量足够人类使用一万年之久》

对于我国而言,氦-3的开发利用不仅预示着能源革命的曙光,也意味着长期困扰我国能源安全的“马六甲之困”将得到有效缓解,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开辟全新的路径。

嫦娥六号任务的启动,正是基于对月球背面氦-3资源的深入探索与评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青网2024-05-04《历史性时刻!外媒:嫦娥六号“迈出探索太空重要一步”》

与嫦娥四号的着陆探测相比,嫦娥六号的关键突破在于能够携带月球背面的样品返回地球,这无疑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直接研究月背氦-3资源的宝贵机会。

由于月球背面与地球间的直接通讯成为不可能,我国科研团队巧妙部署了中继卫星系统,构建起跨越38万公里的“太空桥梁”,确保了指令与数据的实时传输,解决了通讯盲区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月球背面崎岖不平的地貌,为探测器的安全着陆设置了重重障碍,要求着陆系统具备极高的自主导航与避障能力。

中国航天工程师通过无数次的精密计算与模拟演练,优化着陆策略,确保嫦娥六号能在复杂地形中实现“软着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样阶段更是对精准操控的极致追求,每一粒珍贵的氦-3样本,都需在严格的作业流程下被小心翼翼地收集。

整个53天的任务周期,不仅是对技术的检验,更是对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的考验,每一秒的运行背后,都凝结着航天人夜以继日的努力与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嫦娥系列后续任务

月球作为地球的亲密卫星在天文学研究中的地位虽常被认为次于行星,但它凭借其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人类太空探索的首要目标。

尤其在冷战期间的美苏太空竞赛中,月球成为了双方竞相踏足的舞台,载人登月及无人采样任务频发,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对月球正面的科学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随着对正面的深入探索,美国一度减少了对月球的直接探索,转向其他太空目标。

近年来月球的战略价值重新被重视,尤其是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稀土元素、氦-3、钛铁矿及独有的新矿物“嫦娥石”,这些资源对于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和新能源技术革新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氦-3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极大地激发了人类再次踏上月球探索之旅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嫦娥系列任务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以来,已经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包括绕月飞行、月面软着陆、月球车巡视以及月球样本返回等。

在嫦娥五号成功完成月球样本返回任务之后,中国探月工程的后续规划继续向前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嫦娥六号计划是嫦娥五号任务的延续,主要目标是进行月球背面的样本返回。

与嫦娥五号相比,嫦娥六号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因为月球背面的通讯问题需要中继卫星的支持,同时月球背面的地形更为复杂,着陆难度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嫦娥六号将对月球南极区域进行采样,该区域可能蕴藏着丰富的水冰和其他资源,对科学研究和未来月球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嫦娥七号预计将执行一次更为全面的月球探测任务,包括对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等进行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项任务可能包括对月球极地地区的详细探测,寻找永久阴影区内的水冰资源,为未来的月球资源利用和长期驻留打下基础。

嫦娥八号的任务可能与建立月球科研站的前期准备工作紧密相关。

它可能涉及到月球表面的软着陆与巡视、技术验证以及初步建设工作。此阶段的任务旨在测试和验证关键技术,为后续建设月球科研站或月球基地铺平道路,包括生命保障系统、能源供应、通讯设施的搭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嫦娥系列任务,中国探月工程的四期规划还包括了更多的月球探测和利用任务。

包括进一步的月球表面资源勘探、月球科研站的建设与运营,以及月球环境的长期监测等。

这些任务不仅仅是对月球的简单探索,它们是逐步推进中国深空探测能力、提升太空科技水平、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步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也为人类更深层次地理解月球、利用月球资源、迈向更远的深空探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通过这些后续任务,中国将继续深化对月球的科学研究,为人类的太空梦想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结语

月球的战略意义不仅限于资源开采,更是推动科技进步、增进国际合作的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望未来,强化国际间太空探索的合作纽带,携手攻克技术与财政的双重难关,将是优化月球资源利用、提速全球科技进步及确保太空和平利用的关键途径。

在此进程中,中国以一个新兴航天强国的姿态,通过其嫦娥系列任务的稳健推进,不仅为国际航天合作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也树立了合作探索太空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