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联合国大会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后,以84票赞成、19票反对、68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由德国和卢旺达联合提交的决议草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决议草案决定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1995年斯雷布雷尼察种族灭绝罪国际反思与纪念日,并对任何试图否认或淡化这一历史事实的行为表示谴责。

根据联合国官方消息,此次投票中投下反对票的19个国家包括塞尔维亚、中国、俄罗斯等。这份决议草案背后所指向的,是1995年在波黑地区发生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事件。

这起事件不仅震惊了国际社会,更被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组织认定为二战后欧洲最为血腥的惨案之一。

回溯历史,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由波黑联邦与塞族共和国两个政治实体组成,居住着波斯尼亚克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等多个民族。

然而,在1992年3月,波黑三族间爆发了一场残酷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半之久。在这场战争中,斯雷布雷尼察成为了悲剧的焦点。

1995年7月11日至17日,斯雷布雷尼察地区发生了大规模屠杀事件。塞族军队在占领该地区后,对当地的波黑穆族成年男子及男孩进行了残酷的屠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国际组织的统计,至少有8372人在这场屠杀中丧生,数千人因此流离失所,家庭和社区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这起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了二战后欧洲最为血腥的惨案之一。

针对这一历史事件,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决议草案,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国际反思与纪念日。这一决定旨在通过纪念和反思,防止类似的历史悲剧再次发生。

同时,决议草案还强烈谴责了任何试图否认或淡化这一历史事实的行为,呼吁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历史的真实性和尊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决议草案的通过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分歧。一些国家认为,这份决议草案缺乏足够的包容性,没有充分考虑到波黑地区的复杂局势和多元文化背景。同时,一些国家也担心,决议草案的通过可能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甚至引发新的冲突。

在此背景下,中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等国家选择了投下反对票。这些国家认为,决议草案的通过可能会危及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符合波黑国内和地区和解与和平的精神。同时,这些国家也表达了对波黑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尊重和支持。

在投票结果揭晓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联合国大会上身披国旗发表讲话。他对包括中国等投下反对票或弃权国家的深表谢意,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关注波黑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问题。同时,他也表示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波黑国内和地区和解与和平的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塞两国作为友好邻邦,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与交流。两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国在联合国会议上投下反对票的决定,不仅体现了中塞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的坚定立场,也展现了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支持。未来,中塞两国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