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援引路透社16日报道,印度钢铁行业的高管和分析师称,他们担心在美国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后,中国向印度出口钢铁产品将激增,这将令印度本国钢铁行业进一步陷入困境。此前有报道显示,由于来自海外、尤其是来自中国的供应增加,印度已成为成品钢材净进口国。报道引述印度钢铁协会秘书长阿洛克·萨海说:“印度已经面临严重的进口威胁,因为所有主要的钢铁消费经济体都对这些钢铁生产国关上了大门。”

印度前外交官巴德拉库玛日前在《欧亚评论》发表文章,题为《中俄关系改变国际政治格局》。文章认为,中俄元首会晤的划时代意义在于,中俄在发展关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战略共识,而这种共识的积累,以及双方以此为基础所达成的协议,已经演变成了比传统联盟更有效的合作方式,以制衡美国的“双重遏制”战略。

就在普京确定首个出访国家是中国时,印度学者在《国家利益》上发文称,在俄罗斯眼中,中国比印度重要,印度于俄罗斯而言,一直都是“军事合作伙伴”,而非平等的“战略伙伴”。印度应该反思:为何俄罗斯坚定选择中国而非印度,印度一直将中国视作对手,相比于印度这么坑,中俄之间可是互惠互利,而且俄罗斯能从中国进口的东西就太多了,所以俄靠拢中国就再正常不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底,克宫放出普京要首访中国的消息之后,印度学者立刻在《国家利益》上发文,标题就是“毫无疑问,俄罗斯更重视中国而不是印度”。文章抱怨称,尽管印度一直把俄罗斯当成“军事合作伙伴”,但实际上俄罗斯从苏联时期到现在从来没有对等的把印度看作“战略伙伴”。普京人还没到北京,印度就着急忙慌的宣布要启动第三艘航母建造,而且还要造核动力的和中国“竞争”。印媒《经济时报》发布文章,称中俄关系给印度的防务“蒙上阴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如下:2024年,中俄隆重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75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2001年7月16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持续全面加强中俄关系奠定坚实基础,双边关系定位不断提升,在双方不懈努力下,中俄关系遵循两国国家利益,秉持永久睦邻友好精神,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在中国与印度之间,俄罗斯自然很清楚谁轻谁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上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与投资国,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经济体。这一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在政治上同样有影响力,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同时,中国在经济上又拥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这也是俄罗斯愿意与中国交往的原因。虽然印度如今也是拥有14亿人口的人口规模巨大的工业化国家,但印度正在工业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印度,虽拥有近14亿人口且工业化步伐加快,但在工业与信息化方面仍显薄弱。相较之下,中国的工业化与数字经济转型显然更胜一筹,关键经济指标上的优异表现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经济动力让印度望尘莫及。科技创新领域的较量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重要战场,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崛起对俄罗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即便面对美国的重重打压与限制,中国的科技发展依旧势如破竹。

印度对中国的心态很复杂。对中国有关的外交动向高度关注。随着普京访问中国,印度战略界开始不断提醒莫迪,中俄关系有可能成为印度在制定外交政策时的一个重要变量。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俄的战略合作将持续以高位运行,势必重塑全球安全架构,冲击美国主导的单极格局。面对这种趋势,印度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采取正确的方针,才能在未来的全球治理中占据一席之地。

普京这两天来华,与中国签署了一堆合作协议,而天然气能源合作,自然是其中重点。于是筱林注意到,5月17日,普京对外宣布,中俄两国再次表达了合作建造“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意向。不仅如此,普京还表示,双方还考虑在“同一走廊”建设一条输油管线,让“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的能源输送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普京访问中国期间,中俄领导人共同签署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在中俄建交75周年这一重要新起点,中俄关系获得新动能、开拓新领域。双方在联合声明中强调加强在多边平台中的合作,而金砖机制,则是中俄多边合作的重点。双方认为,在多边框架内开展合作,是加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方向。中方全力支持俄罗斯担任2024年金砖国家主席国工作,双方那个愿意同金砖国家成员落实领导人会晤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势之下,中俄自然也会进一步加速推动发展潜力、资源、机遇等因素,朝着有利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方向发展。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把握这样的世界格局和历史趋势,就能看懂,中俄关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以大国担当,承托人类共同价值与追求的中坚力量。

然而,自2022年开始,俄印关系已经进入了冷淡期。尤其是在高层互动方面,普京总统更是缺席了印度承办的2023年G20峰会。虽然说印度的国际地位非常重要,但在普京的对外政策中,印度已经被严重边缘化。而俄罗斯之所以疏远印度,亲近中国,实则是印度咎由自取。在很多人看来,当下俄印之间依然十分亲密。就以石油贸易来说,在西方全面制裁俄罗斯之际,印度依然从俄罗斯引进大量石油。然而,这实则却是美印联手做的局。

中俄双边关系的一系列升级,让一个国家吃上了醋。这就是一直自诩俄罗斯,坚定合作伙伴的印度,在俄乌冲突升级之后印度一直同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在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的能源,印度还长期从俄罗斯进口大量武器。但是在俄罗斯总统普京新任期就职之后,却没有选择印度这个老合作伙伴,而是直接前往中国访问,这让印度有些不满,表示俄罗斯口头上说着俄印的友谊经历时间考验,但却从来没有在不考虑中国的情况下,支持印度。

最近连续发生的几件事能充分证明这一点:一、在中国驻印度大使职位长期空缺之后,第17任中国驻印度全权大使徐飞洪上任了;二是莫迪和苏杰生先后表达了积极改善对华关系的意愿。余飞洪的上任,被认为是中国对印度外交关系恢复全面正常化的标志,而这背后的基础是中印两军在边界谈判中不断获得进展。用余飞洪的话说,中印两军已经在边境线的4个点位实现了脱离接触,边境局势出现了总体稳定可控,正在恢复和平安宁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