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的墙体彩绘、具有海岛特色的文创“打卡点”、崭新的游客接待中心......5月27日,走进海口市美兰区北港岛,一幅海岛美丽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近两年来,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助力下,北港岛逐渐告别过去的老旧面貌,基础设施配套愈发完善,乡村旅游带动产业转型和村民增收,传统渔村实现了“华丽”蝶变,成为一个“面子”和“里子”兼备和美乡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港岛位于海口市东北部,东与文昌铺前镇隔海相望,西临桂林洋大学城,南接东寨港红树林,距海口市中心18公里,毗邻江东新区CBD先行区,交通便利。岛域总面积约2000亩,区域内有连片的红树林和宽阔的港湾滩涂水域,具有独特的海岛风貌、滨海湿地生态资源和传统渔村文化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的北港岛有“三怕”:怕台风、怕脏乱差、怕发展不起来,2021年海文大桥北港岛互通工程通车后,北港渔村恰如其时得到中央彩票公益金的极大支持,以北港渔村乡村振兴项目实施为抓手,围绕推动渔村转型发展,紧紧把握机遇,加快建设步伐,村民先后迎来了三件喜事:一是交通便利了,二是村庄变美了,三是有支柱产业了,北港村如今已逐步从传统渔村发展为吃上“旅游饭”的网红打卡地,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2023年北港入选“海南百个特色旅游村”,2024年获评海南省四椰级乡村旅游点、第五届海口市文明村镇,列入环岛旅游公路10个和美乡村旅游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力走上发展快车道

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下,美兰区按省委关于环岛旅游公路硬件设施要求,持续加大资金统筹和撬动,北港岛上先后建起来了地标性的北港村游客接待中心、村民创业服务中心,配套了生态停车场、充电桩以及一系列旅游配套,北港旅游承载力有了质的提升。此外,铺设沥青及道路硬化近4千米、巷道硬化铺设1.7万平方米,实施居民休闲点、村民活动中心、红色文化阵地建设,进行中心路、旧码头景观改造等一系列建设,有力夯实发展根基,激发发展潜能,北港岛走上发展快车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找准发展路子乡村旅游品牌不断擦亮

北港岛依托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对标“好看、好吃、好玩、好文明”,着力打造“赶海好去处、风情北港岛”文旅品牌,不断擦亮和美乡村底色。

打造一个“好去处”。2023年开始,先后策划举办自然观察游园会、鸟类调查、环岛徒步、划船竞赛、“海口杯”乡村排球联赛等一系列户外休闲游憩等活动,吸引市民游客游玩打卡,让“北港赶海”成为周边游热门词条。2023年北港岛共接待各类研学、参观团体100余次,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五一、国庆、春节等旅游旺季民宿入住率达90%以上,较2020年增长近100%。2024年热度依旧不减,春节期间上岛游客累计1万余人次,超过3000余台车辆进岛,比去年春节同比增长50%,五一期间上岛游客也达5000余人次,出入车辆近2000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活一道“好风景”。持续推进北港岛旅游化改造,新增旅游导览图及路口标志40个。实施主道路、房屋外立面实施彩绘亮化工程,展示本地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结合海底村落、红树林景观等特色,打造村史馆、观鸟驿站等打卡点。围绕“渔人护鲸”故事,以蓝鲸为形象,在全省首创和美乡村IP形象“鲸北北”,并同步推出系列周边文创商品,提升文旅形象包装。培育本土“自然导览员”,成立赶海阿姨、渔民阿叔、青年服务队等服务队伍,培训其成为生态导游,在解决当地渔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能提升村民对生态资源保护的意愿和能力。

增添一批“新设施”。依托游客服务中心,打造融合“吃、住、娱”为一体综合平台,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能承接大型展览、科普宣传、美食体验等大型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和村民的消费需求,增强游客的休闲体验感。目前,已完成整体招商并引入渔文化主题餐厅、渔文化特色民宿、海岛书屋、咖啡屋、文创商店等业态。新建生态停车场,提供停车位60个,配套新能源充电桩10个,设置快递驿站1个、垃圾分类投放收集亭3座,旅游公厕5座,承接游客能力大幅度提升。增添观光旅游电瓶车4辆、双人共享单车5辆,服务游客、研学团队等观光游玩。建设渔文化室,让游客体验特色渔家生活。

探索一条“致富路”。着力盘活北港村集体闲置资源,借助乡村振兴各类资金,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村集体创业服务中心等经营性固定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此同时,创新采取“招拍挂”模式,引入优质企业运营游客服务中心,引导企业整合全岛资源,布局多种业态开发,带动村民创业和提供就业岗位,形成了有自我“造血”功能的乡村振兴“北港模式”。目前,游客服务中心租金收益70余万元/年,接下来将把收入重点用于辖区基础设施改造、民生服务保障等领域。积极引导村民响应省委“往深海走、往岸上走、往休闲渔业走”的号召,发展海洋养殖、旅游服务业。目前,已有近百名村民通过开设民宿、海鲜排档、特色摊档、务工就业等方式享受到了旅游“红利”。此外,加强与省休闲渔业协会合作,着力开发利用盐碱地、渔港码头等资源,引入涉海涉渔优质企业,推动生态农业、休闲渔业、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发展,实施北港渔旅汇美丽渔场项目、海口市休闲渔业示范基地项目等,帮助更多渔民实现转型升级、增产增收。

  发展成果共享村民转型路子不断拓宽

旅游服务业态逐步成型。目前岛上已有民宿5家、餐饮2家、超市2家、小卖部3家,赶海区摊位12家、特色市集摊位8个、村民自营摊位3个,逐步带动了村民创业增收。旅游旺季民宿入住率达90%以上,农户小摊经济收入最高接近3000元/天。家门口就业机会增加。目前游客服务中心、民宿、餐饮店等已为村民提供35个就业岗位,下一步随着产业业态的持续完善和丰富,以及北港渔旅汇美丽渔场、海口市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加快实施,预计可创造就业岗位100个以上,同时,工厂化循环水种苗渔场可进行出租,为渔民创业发展提供机遇。

此外,村经营性资产的运营管理、公益资产日常管护、赶海服务等方面,都将不断为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渔民转产转业提供多种选择。资产价值有效转化。目前,部分村民通过出租空闲房屋发展民宿,平均每户每年可增加8万元左右财产性收入。

据美兰区乡村振兴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美兰区将坚持以高标准创建北港岛环岛旅游公路和美乡村旅游点为抓手,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持续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撬动社会资本多元投入,加快优质休闲渔业、生态农业产业项目落地实施,打造乡村振兴江东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