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溥仪来说,虽然清朝在1912年的时候就已经灭亡的,但是王朝没有了,并不代表溥仪就不是皇帝了,这主要是因为在清朝灭亡之后,溥仪并没有流亡,而是仍然生活在自己的皇宫之中,虽然外面早就已经进入了民国时代,但是皇宫之内的清朝的遗老遗少们,仍然是称呼溥仪为皇上,而溥仪的待遇也一样是皇上的待遇,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虽然清朝已经没有了,但是溥仪的生活似乎是更加的无忧无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局面的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民国与清朝之间有一个协定,当时的民国与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名为《优待皇室条例》的条文,在这份条文之中,明确表示,因为清朝是主动宣布自己放弃天下的,所以,民国为了表示对于清朝皇室的优待,仍然保持了一些皇族的特权,在这其中,就有一款是允许小皇帝仍然住在皇宫之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之所以说那段历史时期是溥仪最为快乐的日子,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溥仪那时年纪小,也不太懂事,再加上生活的质量并没有被降低,所以并没有什么感觉,而另外一方面,那时的溥仪虽然仍然被称为皇帝,但是他是没有什么所谓的政事需要料理的,每天就是读书,玩耍之类的(关于这一点要表扬一下清朝的皇室教育,就算是亡国了,也没有放弃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后来冯玉祥来了,溥仪的好日子就算是到了头了,在冯玉祥的眼里,皇宫里生活的这帮皇室,他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在之前,老冯曾专门派人进宫找到溥仪,说是想要借点钱财,为了扩充一下自己的军费,但是溥仪并没有给他们,因为溥仪也很清楚,冯玉祥这个所谓的借,其实跟要是差不多的,给了他,他只会再回来要,不可能会有归还的可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样一来,冯玉祥可不高兴了,因为他感觉,溥仪的手里有这么多的宝物,现在给自己一点半点的也不愿意,那好,既然你们不给,那我就想我自己的办法了!

在这样的打算之下,冯玉祥“彻底清除满清遗毒”的旗号,给溥仪下了最后的通牒,要求溥仪带着皇族的一班老小,在既定的时间之内,马上滚出紫禁城,不然的话,就直接用大炮把皇宫给轰了(其实这是冯玉祥吓唬溥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看冯玉祥来真的,溥仪顿时六神无主的,自己总不能眼看着被人家用大炮轰了吧,无奈之下,这才匆匆的带着皇族老少离开了自己的祖先生活了两百多年的皇宫,想必溥仪在离开皇宫的时候,内心里也一定是非常的伤神吧,毕竟,自己的好日子,这回算是到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看起来,冯玉祥把溥仪从宫里赶出来,这只是一个个人的行为罢了,但是如果我们从整体的局势后来的发展来看,这个冯玉祥实在是做了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情。因为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民国之所以会与清朝签订皇室优待的条例,主要是因为清朝是主动退位的,而溥仪生活在皇宫之中,也是民国做出的承诺,在这当时,不光国内看着呢,国外也一样注意着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现在,冯大将军冲冠一怒,把溥仪给赶了出去,这使得民国的信誉在国内和国际上大打折扣,尤其是西方列强们对于民国的相信程度开始大幅的下降,在国内方面,冯玉祥的这一做法,直接使得我国的北方,西北方和西南方向的各族对于民国的好感度大幅下降,而因为此事,民国在他们的眼里,也没有什么可信度了,他们开始盘算自己的前途了,这对于整个的局势来说,是非常的不好的影响。

而溥仪后来在出宫之后,也马上被日本人盯上了,并最终被日本人送到了东北,在成立满洲国的时候,让溥仪出来做了一个傀儡执政,这些都是当时的冯玉祥没有想到的,他当时想到的,只是溥仪一走,皇宫里的东西自己可以拿着做军费了,并没有考虑其它的影响。

所以,冯玉祥在这些事情上的做法,确实是非常的错误,他太小看了溥仪在当时那样的一个历史时期的特殊的作用,只是单纯地认为清朝已经灭亡了,作为一个小皇帝还有什么能力能与自己作对!

素材来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