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也称为孤立性肺结节或 SPN,是一种在肺部某一部位发现的直径小于 3 厘米、边界清楚、不伴有肺门增大或淋巴结肿大的病变。肺结节通常具有单一、清楚、圆形或类圆形的形态,可以是实性的或磨玻璃样的。它们可以来源于多种因素,包括肺癌、良性肿瘤、感染、炎性假瘤、肺错构瘤等等。

据我国人体检大数据分析发现:肺结节检出率为 55.9%(标化检出率为 54.3%),男性和女性的检出率接近;肺结节检出率随年龄增长持续上升;全国肺结节检出率似呈现东部高于中西部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肺结节与肺癌的区别,你了解多少?

肺结节和肺癌是两种不同的肺部疾病,它们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下面将详细介绍肺结节与肺癌的区别,以便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疾病。

1. 定义上的区别

肺结节是指肺部出现的小结节状病变,其直径通常在3厘米以下。肺结节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其中恶性结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肺癌。而肺癌则是一种恶性肿瘤,它通常源于肺部上皮细胞,并且具有浸润和转移的能力。

2. 影像学表现的区别

肺结节的影像学表现通常为圆形或类圆形的结节状病变,边缘清晰或模糊,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而肺癌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浸润性的肿块或结节,边缘常不清晰,密度不均匀,并且常常伴有胸腔积液或淋巴结肿大。

3. 病理学上的区别

肺结节可以是良性的,例如炎性假瘤、结核球等,这些病变组织结构相对单一,细胞分化良好,没有浸润和转移的能力。而肺癌则是恶性的,其病理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这些病变组织结构复杂,细胞分化不良,具有浸润和转移的能力。

4. 治疗和预后的区别

肺结节如果是良性的,通常不需要治疗,只需要定期观察即可。如果是恶性的,则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切除,并辅以放化疗等治疗手段。而肺癌则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放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治疗难度较大,预后也相对较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体检查出“肺结节”不用慌,弄懂这3个等级,让你不再害怕!

第一种提示“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

在临床实践中,当给出“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的提示时,通常意味着病灶有较高的可能是恶性肿瘤。为了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医生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穿刺活检或手术,以明确结节的性质,并据此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第二种提示需“密切随诊复查”

当报告中指出需要“密切随诊复查”时,这通常意味着结节存在一些高危征象,例如“短毛刺征”、“空泡征”、“分叶征”等,但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定是恶性结节。这种情况下,复查的频率需要稍高一些,通常为3~6个月一次。如果复查过程中发现病灶增大、成分增加、致密度变实或兼有结节内血管增粗等征象,必要时会考虑手术切除。

第三种提示“需要随诊,定期复查”

当报告中仅提出需要“随诊,定期复查”时,这通常意味着结节是低危的,可能性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复查的频率会相对较低,约为6个月~1年一次,以观察结节的变化。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绝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的,但仍然需要重视报告中单独罗列出的“超过6毫米的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因为这可能代表着更高的恶性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预防肺结节,这4件事一定不能忽视

为了预防肺结节,除了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外,以下4件事一定不能忽视。

1. 坚持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肺部功能,有助于预防肺结节。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减少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护肺部健康。

3.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石棉、灰尘等有害物质,是导致肺结节的重要因素,应尽量避免接触。

4. 定期检查:对于长期吸烟或生活在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的人群,定期进行胸部X光或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并治疗肺结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对于肺结节的评估和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处理方式,重要的是听从医生的建议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因为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的。但是,当发现有恶性征象或风险时,及时的治疗和干预是保障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