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的沙漠不变绿,我就从日本最高的楼上跳下去!”1990年,83岁日本老人带领7000名日本人,在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的沙漠里,种了300万棵树。
很难想象,说出这样一句话的居然是一位日本人。
对于中国那段惨痛的历史,有的日本人选择了否认,有的日本人选择了沉默,而这位日本人却用自己的行动向中国人谢罪,他就是远山正瑛,一位心系中国的日本环境专家。
1935年,远山来到中国留学,主攻的是环境管理专业。对于远山而言,他所认识到的世界就是日本那样的环岛国家,对于沙漠、戈壁滩等气候他连想都不敢想。
“在中国的西北有无边无际的大沙漠,由于干旱缺水,漫无边际的都是沙子。”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们讲解着西北荒漠的情况,此时的远山思绪早就跟着老师的讲述去了西北沙漠,从那一刻开始他做梦都想去沙漠看看。
1937年,日本鬼子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正式打响了对中国的侵略之战。作为一名学生的远山是一名坚实的和平爱好者,他跟着中国其他人一起反抗自己国家的侵略行为,但是始终改变不了战争局面。
在中国的课程不得不停课,远山也抱着“没有能去沙漠”的遗憾回到了日本,在日本,他也时刻关注着中国的情况,他听说了日本在中国的所作所为,他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十分难过,当时在他的内心就萌生了赎罪的种子。
谁也没想到,这颗种子终于在四十多年后,在我国的西北沙漠开花结果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不仅建立了新中国,还打开了对外交流的窗口,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无数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旅游和生活,也是在这一时刻,已经快七十岁的远山看到了自己赎罪的方式。
这一年,远山打包了行装,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内蒙古,终于第一次看到了广袤无垠的沙漠,他被整个场面震撼的同时也为这里的气候深深担忧着。
作为一名环境专家,远山能做的就是改善这里的气候,就此,远山正式开启了他的绿洲建设之行。
但是,建设绿洲的道路谈何容易?
很多人都觉得他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但是他却用一句“如果中国的沙漠不变绿,我就从日本最高的楼上跳下去!”堵住了悠悠众口。
为了建设绿洲,远山每天坚持调研这里的气候条件,随后制定了种植防沙树木的计划。
沙漠气候十分干旱,小树苗的成长离不开精心呵护,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就每天往返数里用瘦弱的肩膀挑水灌溉,还经常冒着灼热的太阳坚持研究树种,在他的努力下,这里的树木存活率从10%的直接上升了几倍。
即便当时的远山已经年迈,但是他勤劳的身影还是感动了无数人,在他的感召下,无数的中国志愿者加入其中,很多日本人也在远山的熏陶下了解了那段历史,纷纷为远山的行为捐钱捐力,累计有七千多日本人加入队伍。
一时间,这里的植树造林工作成为了中日合作的友好场面,这件事还感动了无数国内外友人。
在远山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环境爱好者加入其中,到了九十年代初期,这里已经种植了三百万棵树,昔日的沙漠也一改模样,成为了绿意盎然的绿洲地带。
2004年,九十七岁高龄的远山在内蒙去世,无数中国人前去送这位老人最后一程,而他生前留下的遗嘱是:死后一定要葬在中国!
作为见证了日本侵华历史的日本人,远山是一位值得我们钦佩的专家,他用自己的后半生为日本赎罪,他不仅是我们的朋友,也是一位敢于直面历史的勇士!
#头条创作挑战赛##头条首发必备指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