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楷书、行书,草书不论是欣赏还是创作,都有明显的门槛。不夸张地说,其难度太大、笔法太深奥,“劝退”了百分之九十对这一字体感兴趣的人。当代书法家所写的草书,往往过于追求个性,法度不严谨、用笔太自由、笔画质量差,因此并不适合我们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想领略正宗笔法,学习严谨精妙的草书,还是应当从古人入手。历朝历代都有成就斐然的草书大师,从汉末的张芝、索靖、两晋的王羲之家族、隋朝智永、唐代张旭、怀素到宋代米芾、黄庭坚、元代赵孟頫、鲜于枢以及明代祝枝山、王宠等,是书法史上难以超越的名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朋友在学习草书时会面临一个难题,就是“以谁为师?”。如果一开始就从狂草入手,显然难度太大,我们难以真正领悟笔法,即使把张旭、怀素的作品放在面前,也很难有所收获。遵循由易入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方为正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满足草书学习的需求,明代万历皇帝命宫廷书法家范文明耗时20多年,从数以千计的名家草书入手,编成了一部《历代名家集古草诀辨疑》,清代末期它流入美国,如今被哈佛大学首次公开,堪称草书界的“终极宝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作囊括近2000年的草书精华,堪称草书学习的“敲门砖”。完成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是一部草书集字帖,收录了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李邕、孙过庭、宋克、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历代书法名家的草书写法,改写了书法史的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集古草诀辩疑》全卷1000余字,详细说明了草书笔画、部首、结构的写法,以及同一字不同书法家如何书写,内容包罗万象。举例来说,包含“雨”字头的有“霜”“雾”“雷”“雪”等字,范文明将二王、智永人的写法全都列举出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家在学习“霜”字时可以到不同名家的书写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集古草诀辨疑》全卷足有10米,字形辨析超过200组,几乎囊括了我们日常所有常用字,而且字字都从名家作品中挑选,真实可靠、用笔精湛,是我们草书练习的“百科全书”,即使学到点皮毛,都终身受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今,我们将《历代名家集古草诀辨疑》进行了超高清复制,笔画细节与原作毫无差别,我们独家推出一款印刷装,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