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0岁白发老人在钢琴旁弹响琴键的视频,曾经刷屏了各大网站的头版头条。

当这首《d小调双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的旋律响起,他的眼泪再也止不住流淌了下来:

“我已经22年没有把十个手指都放到钢琴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段视频之所以引起全球轰动,皆因这背后有着一段关于“热爱和希望”的感人故事。

视频里的主人公,叫做João CarlosMartins(若昂·卡洛斯·马丁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丁斯出生于巴西圣保罗,是巴西著名古典钢琴家兼指挥家,曾担任过波士顿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和一众顶级乐团的首席钢琴演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是业内公认最出色的巴赫作品演奏者,甚至没有之一。

华盛顿邮报形容他“生来就用钢琴做出伟大的事”。

《纽约时报》写道:“马丁斯大师的一生充满了声誉、挑战、坚韧和胜利,足以写成一本生动的回忆录”。

马丁斯的一生就像他弹奏的钢琴曲一样,跌宕起伏又荡气回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岁的时候,马丁斯就做了一场颈部肿瘤切除手术。

为了掩饰颈部的伤口,他用一个大大的塑料项圈把他滴着血水的伤口藏起来,以免被别人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身体的原因,马丁斯变得越来越孤僻,在学校也和同龄小伙伴格格不入。

越是这样,马丁斯越遭到了小伙伴们的排挤和嘲笑。

这时候,父亲买给他的一架钢琴成为了马丁斯唯一的避难所。

从那时起,他开始每天练琴8小时,还暗自立下了要成为钢琴家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孜孜不倦的练习和惊人的天赋,让他逐渐在业界声名鹊起。

上世纪50年代的巴西正是钢琴热潮流行之际,无数的钢琴天才在各种比赛中涌现。

但是马丁斯超越了他所有的对手,成为了巴西乃至拉美钢琴界独树一帜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岁那年,马丁斯在华盛顿举行了人生中的首场演奏会。

第二天,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头条是:“国际钢琴界一颗新星的诞生”

乐评家们看完他的演出以后无不欣喜若狂:“这绝对是你听过的最清晰、最清晰、最有活力的钢琴演奏”。

那段时间,他在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出场场爆满,连卡斯特罗和肯尼迪都是他的座上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没有25岁的那场意外,马丁斯的职业生涯或许会被改写。

在一次和朋友踢球的时候,一颗石子不幸嵌进了马丁斯的手肘。

几个月后,他的右手手指开始不自觉地出现麻痹。

接下来的几场音乐会,他的手指都肿胀得很厉害,甚至会在弹奏的过程中开始流血。

手指受伤对于钢琴家来说无异于毁灭性的打击,在外界看来,马丁斯的钢琴生涯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经历了几场痛苦又失败的演奏以后,马丁斯只能黯然离场。

他卖掉了他的两架三角钢琴,从纽约回到了巴西。

在此后的七年,他一直干着和钢琴毫不相干的工作。

他开始研究股票,凭借着仔细的分析和决策,马丁斯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股票经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还创办了一家旅行社,甚至开了一家经纪公司,负责拳击手和摇滚乐队的商务事宜。

他赚得盆满钵满,但对于他最心爱的巴赫,却决口不提。

后来他回忆起那段时光曾这样说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但我内心空虚的感觉却与日俱增”。

某天晚上,马丁斯在电视上看到另一名著名巴西钢琴家的表演。

那一刻,他内心被抑制了许久的情绪,仿佛在顷刻间被释放:

“他弹得很棒,但我相信我可以处理得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那时候起,马丁斯开始计划他的回归之旅。

他每天练琴十个小时,雷打不动。

可能是上天的眷顾,马丁斯意外发现7年前因为受伤而不受控制的右手开始逐渐恢复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重新回到卡耐基音乐厅的那天晚上,纽约第五大道被堵得水泄不通。

出租车司机对准备前往表演的马丁斯说:“你最好下车走过去,今晚有个很出名的钢琴家要在这演奏,听说票都抢疯了。”

当晚的卡耐基音乐厅座无虚席,因为观众太多,座位不得不被加到300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马丁斯的这场复出表演,堪称王者归来。观众形容他的琴声,就像是对着四周的放烟花一样震撼。

乐评家们毫不吝啬对他的称赞:

“他一个人的演奏,就像一支完整的管弦乐队。”

“他显然重返了世界钢琴家的第一梯队。”

“卡耐基音乐厅刚刚迎来了最热烈的欢呼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重回巅峰后的马丁斯还是没能逃过厄运的打击。

1993年,马丁斯在保加利亚演出完回酒店的途中,被两名歹徒袭击。

这次袭击让他的大脑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右臂甚至直接失去了活动能力。

一年以后,马丁斯的右手已经握不住叉子了,但他还在尽全力弹钢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一场不成功的手术,更是让马丁斯的右手只剩下一根手指能活动。

他自嘲道:我一生的电影名字不应该是《成为大师约翰》,应该是《幸存者》。

但这些困难和阻碍,并没有击垮他。

右手废了?他继续用左手和右手的一根手指继续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赫的作品用两根手指头就能演奏,左边两根、右边两根就可以建造一座音乐大教堂了。”说起自创的弹法,他满是得意。

直到他的左手也出现问题,马丁斯终于到了彻底和钢琴说再见的时候。

他转身和那架三角钢琴细声呢喃:“再见了,老伙计,或许我们有一天还会见面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离开了钢琴,但这次他没有就此放弃音乐。

他把对钢琴的热爱与赤诚转移到了指挥上面。

在过往的20年,他一直担任着各大乐团的指挥,参与过数百场顶级乐团的音乐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马丁斯在进行了第 24 次手术后,双手只剩下两只手指可以动弹。

这一次,他终于无奈地向外界宣布了退休的消息。

巴西人工智能设计师科斯塔在得知马丁斯退休的消息后,非常不舍,于是他专门为马丁斯设计了一款仿生手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款特制的仿生设备可以在马丁斯按下琴键后,帮助手指向上回弹。

此前因为马丁斯的伤病使得他的手指在摁下琴键后很难抬起,抬起需要忍受巨大的疼痛。

毕竟是辅助工具,戴上这款手套之后,马丁斯需要像学习一门新的技能一样去练习弹奏。

他说,我在从头开始学习,和八岁孩子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始的那一幕。

在他时隔22年重新用十根手指弹响钢琴的那一刻,所有的痛苦仿佛都在这一刻得到宽慰。

就像与久别重逢的恋人再次相遇那般温柔小心又激动难耐,他饱满的情绪甚至淹没了音乐。

在过往无数个望着琴谱发呆的漫漫长夜,马丁斯时常想起老师在他14岁时写给他的一封信:

“你,若昂·卡洛斯·马丁斯,拥有上帝赋予你的天赋,而你必须不断磨练这种天赋,才能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去年马丁斯接受巴西GQ杂志采访时被问到:“对你来说哪个词是永远不会发生的。”

他说:“放弃,永远不要期待我放弃,我只相信一个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