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福建省南安市人民检察院扎实开展“检护民生”专项活动,通过“四大检察”融合履职协同发力,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进一步做实做优检察为民,充分运用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刑事检察

宽严相济 罚当其罪

“谢谢检察官帮我们把这事解决了,我悬着几个月的心终于落定了!”双方当事人对调解结果都表示满意,并向承办检察官表示感谢。日前,南安市检察院对一起因邻里纠纷导致的故意伤害案作出不起诉处理,经过充分释法说理,案件双方当事人最终化解心结、达成和解。

今年以来,南安市检察院依法从重打击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办理“7·17专项行动”“5·15专项行动”等系列电信网络诈骗专案,受理批捕、起诉共78件163人;严惩拒不支付劳动报酬、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等违法犯罪行为8件8人;针对盗窃、故意伤害、非法捕捞水产品等轻微刑事案件,注重开展释法说理与矛盾化解工作,依托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方式,促进“案结、事了、政和”。今年以来,刑事案件召开公开听证41件,司法救助5人,因促成和解、缴纳生态修复费、犯罪情节轻微等依法不起诉62人。

民事检察

筑牢人民群众权益保护屏障

近日,南安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发挥民事检察监督职能,成功化解一起长达5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检察官,我借了95000元给之前一个合作伙伴,他一直不肯还钱,我要申请民事执行监督。”洪某甲到南安市人民检察院控申窗口申请监督。检察院受理本案后,经调查核实,全面查清了被执行人洪某乙财产情况、双方和解意愿等有关情况。为了更加公正、高效地实现定分止争,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了人民调解员、律师、人民监督员担任听证员,促成双方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洪某乙分期还款,已履行第一期还款额3000元。

以上案件仅是南安市检察院民事检察中的一个“缩影”,该院充分发挥民事检察五大职能作用,依法支持9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弱势群体提起民事诉讼,促成获赔人身损害赔偿、交通肇事赔偿款等20余万元;加大虚假诉讼监督力度,重点关注职业放贷、“套路贷”等情形,引领社会风清气正,已监督的4个虚假诉讼案件获法院改判,涉案金额1100余万元。

行政检察

破解冒名婚姻困局

2022年,黄某某在办理二代身份证时发现身份信息被冒用,并且以黄某某名义办理了婚姻登记。广东省某派出所发函向南安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请求协助,婚姻登记处将该线索移送检察院。南安市检察院扎实开展调查核实,通过调阅黄某某身份信息材料、警检联动依托大数据寻找冒用者真实身份等信息、询问冒用者及相关证人等,全面查清基本案情后,依法向民政局制发检察建议,促成民政局撤销该起冒名顶替婚姻登记。此外,该院还进一步将相关线索移送公安机关侦查。该案件最终入选最高检婚姻登记问题百件优秀检察监督案件。

今年以来,南安市检察院妥善有效处理以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等方式办理婚姻登记引发的各类纠纷,提出检察建议5件,已促成撤销冒名顶替或弄虚作假方式办理的婚姻登记4起。

公益诉讼检察

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

“古树千年在,乡愁百代留。”南安市检察院扎实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留住“乡愁”活化石。

“我们在调查走访时发现,某村的一株一级古树(罗汉松)病虫害非常严重,如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性治疗,该株古树可能濒临死亡。”检察官说道。为进一步查清全市古树名木生长情况,该院主动联系林业局,精准掌握辖区内古树名木的数量、分布情况,逐一实地摸排走访,全面掌握古树名木的生长态势及保护情况,还发现辖区内古树名木存在保护牌缺失、周边畜禽养殖等情况。

对此,南安市检察院通过向行政主管部门、属地乡镇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磋商意见书等方式,督促对古树名木及时采取喷洒药物、撤出禽畜养殖、搭建防护网等保护措施,并对全市12株一级保护、39株二级保护、2个古树群进行全面排查,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效果。(曾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