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27日报道 乌干达《新景报》网站5月22日刊登题为《中国外交蓝图:为奄奄一息的外交艺术带来希望》,作者是乌干达发展观察中心学者萨利姆·阿维拉·阿苏曼。文章摘编如下:

现代地缘政治出现一种可怕的情况:国家间传统的对话外交被残忍破坏,冷漠和敌意扼杀了它的活力。

世世代代以来,在一个常常受困于冲突和纷争的世界,传统的对话外交一直是希望的灯塔。然而,目前传统的对话外交处于十字路口。而军事干预可能带来暂时的解决办法,但往往会加剧紧张局势,并且埋下未来冲突的种子。

外交话语的缺失留下一个空白,冲击着和平共处的基本构架,冲突威胁迫在眉睫。这个紧迫的问题引起共鸣:在战鼓声淹没和平共处的所有希望之前,传统对话外交的力量能否复苏?

作为一支重要的全球力量和世界舞台上的核心角色,中国一直努力促进对话的复苏,把对话作为解决冲突的首要工具。

凭借优先采取对话与合作——甚至对对手也不例外——的外交策略,中国已崛起成为国际事务强有力的参与者。

中国的外交蓝图植根于对话与合作的悠久传统。在国际关系的惊涛骇浪中,这为我们驾驭世界的复杂性提供宝贵的经验。

面对分歧和矛盾,中国一直主张通过沟通和谈判防止冲突、促进相互理解。无论面对对手还是朋友,中国始终坚定地致力于对话,这成为其外交方略的基石。

对于领土纠纷——例如南海问题——的应对,体现了中国对外交接触和区域合作的重视。通过东盟等平台,中国寻求和平解决争端并管控紧张局势。

此外,中国把确定与其他国家的共同利益放在重要地位,以便在一系列问题上促进合作。从贸易问题、环境保护到全球治理,中国不仅建立信任,而且在利益分歧的情况下为可持续合作营造有利环境。

很重要的是,中国在国际活动中重视稳定,为更加和平的世界秩序作出贡献。无论是调停冲突,还是参与多边论坛,中国的外交判断都促进了世界的繁荣与安全。

从朝鲜半岛到中东和非洲,中国的外交行动展现了北京所扮演的角色:一个致力于促进和平与繁荣的负责任的全球行动者。

综上所述,中国的和平外交蓝图为驾驭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提供令人信服的叙事。通过拥抱对话、管控争端、关注共同利益以及把稳定放在优先地位,中国为促进一个更加繁荣的全球共同体树立了典范,也为奄奄一息的外交艺术带来复苏的希望。(编译/赵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