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集团财长会议已经落下帷幕,不出意外,这七个国家仍将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当做会议的核心,还对华放出狠话。在这一背景下,为何四个中东国家敢于逆着这股势头组团访华?这四个国家的共同身份又是什么?

据中国新闻网5月27日报道,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当天宣布,巴林国王哈马德、埃及总统塞西、突尼斯总统赛义德、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将于5月28日至6月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部长级会议派外长来就可以,何必让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亲自上?更何况这都是第十届会议了,也不是具有多大历史意义的时刻。因此可以推测出这样一件事,即这四个中东国家的领导人并不是单纯为了出席这场开幕式而来的,他们另有目的。什么目的呢?这得从四国的两个身份说起。

第一个身份,“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员国。“一带一路”倡议自从提出之后响应者众多,上述四国均为该倡议的成员国。而“一带一路”倡议也的确为这四个国家带来了许多益处。据参考消息本月中旬的报道,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从2011年的147亿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约5000亿美元。这种几十倍的贸易额增长实属罕见,因此可以推测,继续加强经贸合作是这四个国家访华的主要议题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身份,四国均为广义上的阿拉伯国家,也可以称其为广义上的中东国家。近期中东局势的复杂程度有目共睹,巴以冲突致使本就错综复杂的中东局势乱上加乱,外溢的巴勒斯坦难民更让阿拉伯国家心有同感。若再加上伊朗前不久同以色列剑拔弩张、总统莱希意外身亡等一系列事件,中东局势有多复杂可想而知。

在这种背景下,中东国家不得不借助外部力量来稳定地区局势,最起码也要让以色列感受到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因此这四个国家找上中国,很可能也是希望中方能在中东问题上表个态。一来近些年中方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的号召力和行动力各国看在眼里。二来中方在巴以冲突中保持了客观公正的态度,也足以让这些国家相信中国的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发现这四国访华大致上是为了经济上的合作以及政治上的表态,这也符合近几个月来中国的外交趋势。从2月份开始,外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纷至沓来,外交部的行程一直排的满满当当,通告一个接一个的发,足可见中方在当今国际舞台中的地位。也是因此,在七国集团财长会几乎明牌针对中国后,中东国家扛住了压力组团来华,没有受到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议题的影响。以此来看,这四个国家访华后,今年尚未访华的中东国家恐怕也会派人来华磋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美方不遗余力地想在国际社会上孤立中国,为此编织出一个又一个小团体,这有什么用呢?该来的还是会来,美国根本拦不住。拜登与其挖空心思针对中国,不如想想该如何从焦头烂额的巴以冲突里脱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