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上午,第五届“文化旅游融合跨界发展论坛”在广州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基础,探讨灯光、文化旅游与数字技术多元化发展趋势,实现跨界生态交流。会议线上、线下同步举办,文化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授、第一、第二届文旅照明设计师培训班学员以及行业企业代表参加会议,线上观看量达数万人次。中国照明学会文旅照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安奇主持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我国文化旅游产业步入繁荣发展的新阶段,文旅夜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市场规模达1.57万亿元,以“光影+文旅+科技”深度融合的夜间旅游新场景成为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题演讲环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指出夜间旅游在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正成为各地拉动消费、繁荣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其中,以打造“六夜”场景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光影+科技”为核心的夜间旅游消费场景正成为主体消费人群的首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动标准化建设是引领行业发展规范,提升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中国照明学会文旅照明专业委员会作为学术团体组织,牵头起草的《文旅夜游 景区灯光设计、照明设备选型和施工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会上,专委会秘书长王安奇以及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石海啸分别围绕标准的编制背景、编制历程以及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和解读,高效推动标准化建设的实践应用。

此外,秘书长王安奇还宣布了专委会开展第二项团体标准——《景区光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制定计划,针对景区夜间光环境质量开展技术评价指标,规范夜间景区光环境建设,希望与行业相关企业共同携手,加快推动行业标准化工作,服务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智库专家、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景区开发运营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文旅十大新锐策划人王晓峰从运营的角度深度分享了夜间旅游的发展运营模式,特别是在当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夜游要用旅游的速度引流,用文化增加忠诚度,用产业实现流量变现,一切以结果为导向,用灯光融合多元化旅游生态链才是旅游项目长远发展的根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青蓝文旅规划设计院执行院长、中国建筑文化旅游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照明学会文旅照明专业委员会委员刘宁作了《文旅夜游热潮之下,如何理性规划景区夜游建设》主题报告,从文旅发展的趋势来看,夜游始终贯穿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性旅游、个性化旅游、文化体验旅游以及数字化旅游等五大发展趋势之中,发展夜间旅游需要以“灯光+数字+虚拟+创意”为核心,并提出“第二景区”概念,推动新老景区转型升级,实现景区夜间旅游重新打造,激发文化旅游“新夜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化馆协会沉浸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沉浸城市智库发起人卜希霆院长作了题为《探索沉浸式场景新趋势,拓展景区夜游新空间》主题报告,从技术创新、空间重构、业态更新、消费迭代等维度重点讲述沉浸式场景空间的不断变革发展,并指出夜间经济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文旅夜游以沉浸式为手段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光影技术和文旅体验为发展路径,通过叙事性设计、心流态体验、全场景营造、数实融合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我国旅游业从“快速复苏”转向“理性繁荣”,夜间旅游也已经进入到市场有需求、产业有供给、政策有支持的新阶段,中国照明学会文旅照明专业委员会将继续发挥行业平台组织作用,融聚行业专家、高校学者、金融资本、规划设计、舞美演艺、灯光照明等全产业链,以“光影+文旅”作为驱动,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将照明、科技、文化、艺术相结合,为政府、旅游企业、景区文旅项目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打造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于一体的夜间文化旅游消费新场景,赋能文旅夜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五届文化旅游融合跨界发展论坛圆满成功,论坛以“跨界”之势,云集行业大咖、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夜间旅游融合发展新理念,进一步加强行业交流合作,拓宽行业资源对接,丰富文旅业态与产品供给,引导景区夜间灯光发展规范,为推动夜间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动能,为实现我国文旅夜游产业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