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0年,朱元璋看罗复仁多次拒绝敌国的丰厚待遇,很是满意,突然,他怀疑罗复仁这一切是装的,因为他曾是陈友谅的属下。于是朱元璋偷偷来罗复仁家一探究竟,可敲开门一看,顿时含泪道:“罗复仁,朕赏赐你一座宅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复仁从小勤奋好学,少年时便有“神童”称号,成年后学识渊博,早年投靠陈友谅,后来觉得陈友谅此人背信弃义,为人狠辣成不了大事。恰逢朱元璋招揽人才,就去投奔了朱元璋。

比起徐达的骁勇善战,刘伯温的通晓天象,罗复仁是凭着一张嘴,说的朱元璋是一愣一愣的。但罗复仁说的都是可用之策,而不是纸上谈兵。

明朝建立后,西北的扩廓帖木儿一直挑衅,朱元璋便派罗复仁前去。

罗复仁去了也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就直接跟帖木儿说明朝的强盛,明军的强大。意思就是你识时务就好说,不识时务那我们就派军打了。最终帖木儿也识趣,表示愿意和明朝交好。

对于罗复仁的出色表现,朱元璋赞不绝口。不久之后,又派他出使西南一个小国。

罗复仁也没啰嗦,和朱元璋要了些久经沙场的士兵当护卫,小国的君臣看见罗复仁的护卫身材魁梧,眼露杀气,罗复仁还厉声责问,吓的小国的君臣立即归还侵占的城池,还送给罗复仁大量金银财宝,但罗复仁不为所动,一律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去之后,朱元璋听了这事,对罗复仁是连连称赞,立即给加官进爵。其他官员听说了这事,纷纷给罗复仁起了一个外号“老实罗”。

其实,罗复仁为人一贯如此,为人正直,办事公正,从不收礼,这是他做人的原则。

1370年,朱元璋设立弘文馆,将刘伯温、罗复仁等一批学识渊博之人,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借此笼络天下文人。

但罗复仁个性耿直,直言进谏,经常搞得朱元璋灰头土脸,下不来台。可朱元璋不是一般人啊,你只要说的对朝廷有利,我就能包容。

有时候,朱元璋实在受不了,恼羞成怒地大喊:“老实罗,你不要太过分啊!”

俗话说:这当了皇上就比别人多了一颗心——猜忌心,尤其朱元璋这疑心更重。

有一天,朱元璋就想起来以前和陈友谅争天下的事,想着想着就想到了罗复仁以前是陈友谅的旧属,他就想看看这“老实罗”到底是真老实还是假老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朱元璋带着随从出发了,俩人在官员居住的大街上找了一上午,一口水没喝上,头上直冒汗,愣是没找到。朱元璋就纳闷了:这罗复仁是住在哪里,怎么这么难找。

这时,随从就随手在街上拉了个人问:“你知道弘文馆学士,罗复仁家住在哪里吗?”

那行人一副看傻子的眼神瞥着随从:“你是傻吗?罗大人穷的哪里住的起这里的房子。”

随从赶忙问:“那请问你能带我们去吗?”

“行吧,我正好也要出城,顺便带你们去。”那行人随口道。

朱元璋赶紧跟上,七拐八拐终于拐到了城外的一个小胡同里,只见小胡同破破烂烂,两间破瓦房挨着,瓦房外有个人提着桶,石灰糊满了脸,趴在梯子上,正刷墙呢!朱元璋以为是给罗复仁干活的民工,就提声问:“罗复仁家是住在这里吗?”

哪料,刷墙那人听见有人叫他,就转过头来看,一看是皇上,一时间惊慌失措,没站稳,“哐当”一声,从梯子上掉下来了。

朱元璋赶紧上前扶,罗复仁扶着腰颤颤巍巍爬起来。

罗复仁忙叫妻子拿椅子给朱元璋,可椅子上有两块板是补的,板面不平。无奈罗复仁只好给朱元璋拿个小凳子。

朱元璋看见罗复仁穿着破破烂烂,脸上糊得白一片,黑一片,和叫花子没什么区别,顿时哭笑不得,半天才挤出一句:“你怎么住这样的房子?”

罗复仁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臣家穷,没有办法。”

朱元璋特别过意不去:“你这样有才能的人怎能住这样的房子呢?朕赐你一座宅邸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复仁急忙磕头谢恩!

罗复仁为官清廉,虽与刘伯温等人共事,但上朝时朝服是旧的,平常衣服还打满了补丁,甚至送礼都没钱,但他也不在意。

有一年,朝廷为朱元璋办寿辰,这可愁怀了送礼的官员,送贵了不行,送便宜了也不行。

但罗复仁毫不在意这个事,他能吃上饭都不错了,哪来的钱买贵的寿礼,就把自己随口做的一首《水龙吟》献给了朱元璋。

文武百官看见罗复仁的寿礼这么随便,顿时都为罗复仁捏了一把汗,生怕皇上把这个抠门到家的家伙给办了。

谁承想,朱元璋看见罗复仁送的礼,顿时哈哈大笑,不仅没怪罪,还给罗复仁赏赐了好多礼物。

过了几年,罗复仁急流勇退,给朱元璋上奏请求退休,朱元璋当时不仅批准了,还送了一件布衣,在布衣上题了一首诗,表彰他清正廉洁的一生。

朱元璋为了稳固皇太孙朱允炆的地位,对开国功臣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但罗复仁愣是以他的清廉正直,成功地避开了这场血腥的残杀。他也因此成为了明朝初期少数得以安享晚年的大臣之一,展现了其高尚品质和过人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明史》《明朝那些事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