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北京时间5月19日晚八点,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总统和外交部长乘坐的一架直升机在国内发生“硬着陆”

说得通俗点,就是二人“坠机”了。

尽管救援人员迅速抵达了事故现场,可为时已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朗方面放出消息,将在未来50天内完成选举,这令不少人惊呼“反美斗士”内贾德或将归来。

作为已经下台的前总统,内贾德为何如此引人瞩目?

在此次总统选举中,他是否有机会“排除万难”,顺利当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叛逆”的内贾德

提到内贾德,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倔强”或者“政治强人”,实际上另一个词用来形容他也很恰当,那就是“叛逆”。

毕竟在“神权高于民权”的伊朗,哪怕内贾德贵为总统,也得向“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低头。

然而,内贾德和哈梅内伊的关系并不融洽。

他在2009年连任后直接将自己的亲家公马沙伊推到了“第一副总统”的位置上,这引起了哈梅内伊的不满,直接公开批评,使得马沙伊主动退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伊朗总统和最高领袖的紧张关系还比较隐秘,直到两年后,“情报部长海达尔辞职事件”才将两人的矛盾公之于众。

当时内贾德想用“总统顾问”的虚职,把海达尔从情报部长的位置上调下来,海达尔无力“抗争”,只能主动递交辞职信。

没想到哈梅内伊直接把辞职信打了回来,公开驳了内贾德的面子。

直到此时许多人才想起,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到底是“谁说了算”,哈梅内伊决定的事,内贾德也难以变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最高领袖的“紧张关系”再加上他与革命卫队的矛盾,直接促使了他后来的下台。

诚然,内贾德之所以和革命卫队产生矛盾,是为了打击腐败走私、提振国家经济,初心值得肯定。

可本就不受哈梅内伊待见的他,又站到革命卫队对立面,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体制,竞选失败也就在情理中了。

那么内贾德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做法会招致不满吗?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内贾德的“苦衷”

其实,内贾德也是“有苦难言”。

他一直以来塑造的形象就是“平民总统”,只有吸引到民众的注意力、得到民众的支持,他才有可能把控住伊朗“暗流涌动”的局面。

就拿指责卫队来说,他很快就受到了一波好评。

后续总统执政时期,内贾德也一直将自己的形象塑造成“人民代表”“敢说真话的勇士”。

严厉批评有些官员不作为、导致伊朗国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以此来把自己放到舆论中心,以争取“东山再起”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错,尽管已经下台多年,内贾德却一直没放弃“重回巅峰”,就在不久前他还宣布,会参加下一届总统的竞选。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意外来得如此之快——总统和外交部长的坠机导致伊朗“一夜变天”

值此时刻,还是有不少人支持内贾德上台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内贾德虽然不受哈梅内伊和伊朗强硬派待见,可是他“平民总统”的形象塑造得还是比较成功的,自然能收获一片拥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内贾德善于演讲,像“耶稣如果还活着一定会站在伊朗这边”“基督和真主教徒的责任就是共建一个兼容博爱的世界”这类言论,一直让人们对他念念不忘,反倒是哈梅内伊的能力和地位,越来越不被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伊朗人民“苦美国、以色列久矣”,之前以色列和伊朗爆发冲突,美国“拉偏架”,总统莱希的“温和应对”让很多人不满,伊朗人民迫切地希望有一个“内贾德式的英雄”站出来。

没错,抛开其他方面不谈,单说与美国对抗,内贾德绝对称得上英雄与斗士。

那么他当年到底干了什么呢?此次选举他是否有机会上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 、强硬表态与接班人选

要说内贾德对美态度有多“强硬”,他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怒斥就是最好的说明。

那是他在任期内最后一次参加联合国大会,会上他直接呼吁大家联合起来建立新秩序,终结美国的霸权,气得奥巴马在会后疯狂地抨击他。

此次莱希遇难,看起来是内贾德上位、重拾“抗美”旗帜的好机会,可实际上事情却没这么简单。

一来,时间太仓促了,内贾德来不及准备;二来,他已经得罪哈梅内伊和革命卫队了,再想上台何其之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内贾德之所以能顺利上台,和革命卫队的支持以及哈梅内伊的默许有很大关系。

谁能想到他在第二个任期内枪口一转,直接和两者都起了摩擦?如今想来,哈梅内伊和革命卫队都愿看到“旧事重演”。

莱希虽然意外去世了,可哈梅内伊并不是无人可用,就拿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来说,他当下完全能挑起大梁。

此外现任议长卡利巴夫也是不少人眼里的“热门候选人”,内贾德在候选人序列里并不靠前。

有趣的是,卡利巴夫在2017年曾经退出过总统选举,而后来有消息传出,他同样有意参与2025年总统选举。

他同内贾德的“碰撞”,究竟是偶然还是有意为之?这点我们不得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如果代行总统职务的穆赫贝尔能“脱颖而出”,那对伊朗人民来说或许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一来据说他与哈梅内伊关系密切,有利于局面稳定,二来也是“对美强硬派”,能够回应民众的呼声。

具体选举情况如何,还得看接下来的50天。

除了总统外,外长的职务也空出来了,这么重要的两个职务换人,不知道接下来伊朗将发生怎样变化。

不过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事情能妥善解决,也早日消弭争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

《总统意外遇难,伊朗内政外交将受何影响,谁会接任?》每日经济新闻

《强硬派内贾德,给自己挖了好大的坑》 观察者网

《临危受命的伊朗代总统和代外长:对美西方态度强》 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