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基地被炸后,拜登做出反常之举;不到48小时,中方回应了两句话,释放信号引人深思。美军基地被炸后,拜登政府作做了什么反常举动?面对持续升温的中东局势,中方又作何回应?

3个多月以来共遭遇160余次袭击的中东美军基地,在1月28日又一次“被炸”了。外媒消息显示,约旦东北部靠近约叙边境的一处美军基地于当天遭遇无人机袭击;共造成3名美军死亡,40多人受伤,这也是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首次有美军在中东地区遇袭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合美联社等多家媒体消息,袭击发生后,美国政府第一时间认定伊朗对袭击事件负有责任;美国总统拜登、国防部长奥斯汀也先后发布声明,扬言将在合适的时间跟地点,采取一切必要行动作出回击。然而,在发声谴责伊朗的同时,拜登政府还作出了一个“反常之举”,那就是明确表示不寻求同伊朗开战。

鉴于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国防部一直都在防范伊朗“出手”,也一直将“伊斯兰抵抗组织”、也门胡塞武装等武装势力视作伊朗扶持下的“工具”,不得不说美方主动“收势”,甚至向伊朗释放和平信号的举动的确十分反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析认为,美方之所以主动表达不寻求以军事方式同伊朗发生冲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拜登政府无意引爆中东全面战争,也不想“招惹”伊朗这个劲敌。要知道,军事实力强悍的伊朗与胡塞武装有着本质区别,一旦美方发起报复打击行动,不排除更多中东国家卷入战火的可能。

也正因如此,在一众共和党籍议员向白宫施压,要求后者调整中东政策并对伊朗境内目标实施打击时,拜登政府却罕见释放“友善信号”,表明美方无意加剧中东地区冲突。简而言之,比起向伊朗复仇,美方更希望伊朗这个不稳定因素继续保持中立,不参与本轮巴以冲突,也不向以色列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美以两国受到更严重的舆论指责,避免加沙事态向超出预计的方向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为达成这个目标,早在去年美方就开始向伊朗“示好”了。这一点从美伊顺利完成换囚、美方默许韩国解冻伊朗资产等一系列举动中也可见一斑。在红海局势持续升温跟美军基地遇袭一事上,中方的态度同样倾向于劝和促谈,冷静克制解决纷争。

消息显示,美军基地遇袭致3人死亡后不到48小时,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在1月3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道,中方注意到美军基地遇袭造成人员伤亡的报道,也注意到伊朗表示与袭击事件无关。考虑到当前中东地区局势高度敏感复杂,中方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加强对话沟通,避免陷入报复再报复的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透过外交部说的这两句话,不难看出中方在中东局势上的立场始终是客观中立的。在并未证实美军基地遇袭与伊朗有关的情况下,中方更希望双方以沟通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而不是用军事手段展开报复。毕竟以暴制暴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局势走向失控,一旦美伊两国下场,整个中东地区都可能爆发更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只有尽快促成加沙地区停火,才能从源头上避免中东地区出现更多“矛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