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农村小院里,住着一户人丁兴旺的大家庭。虽然条件拮据,但这里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和温馨。

张婆婆已年过古稀,但精神矍铄,对家里的大小事务仍把持得很紧。儿子媳妇们对她毕恭毕敬,孙子孙女们也都很听话乖巧。大家就这样其乐融融地生活在这个小小的天地里。

张家的媳妇们个个勤劳贤惠,家务活计全包办得妥妥帖帖。她们自发分工协作,从不推诿扯皮。即便是最小的活计,也从不觉得麻烦。有时候,大家还会相互开解鼓励,分担生活的酸甜苦辣。

院子里常常回荡着阵阵欢声笑语。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打闹,大人们或是在忙家务,或是闲话家常。偶尔也会传出婆婆的唠叨声,但大家都习以为常,并不当一回事。就这样,一家人勠力同心,过着清贫却也知足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咦,娘您这是要做什么呀?"有一天,张家的大儿媳赵淑贞看到婆婆正在院子里勘测地界,不禁好奇地问道。

"你们都快成家立室的人了,我得给你们盖间新房住啊!"婆婆爽朗地说,"现在咱们家这么多人,住在这么点地方太挤了。等你们弟弟们也成家的时候,咱们就更加住不下了。"

赵淑贞一怔,随即笑着说:"娘,您就别操这个心了。咱们一家子这么多年也没觉得挤,将来即便真的住不下,我们也能够想办法的。"

"胡说八道!女人家家没出息,哪懂这些事!"婆婆斥责道,"我已经做了决定,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们将来就搬到新房去住,把旧房留给弟弟们。到时候你们也省得挤在一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淑贞被婆婆的决绝态度给怔住了。她知道婆婆的脾气,要是逆着她,她只怕更加固执。但是,要把大家都赶到新房去住,未免也太过分了些。就在她准备再说些什么的时候,张家的大儿子张福贵走了过来。

"怎么了这是?娘,您这是要做什么?"

婆婆把她的决定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张福贵。张福贵听后沉吟片刻,说:"娘的决定是好的。弟弟们将来也要成家立室,咱们现在就给他们盖好房子,日后就不用再操这份心了。"

晚上,赵淑贞把婆婆的决定告诉了其他几个儿媳,大家听后都很诧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娘这是什么意思啊?咱们一家子这么多年了,怎么就要把我们赶出去呢?"小儿媳王燕子急得直掉眼泪。

"是啊,就算将来真的住不下,也应该商量着把大家都安排妥当,而不是直接把我们赶走啊!"赵淑贞也有些激动。

"娘的决定就是这样,你们也知道她的脾气最难改了。"张福贵无奈地说,"不过别着急,咱们还有很长时间考虑。"

从那以后,赵淑贞开始主动和丈夫沟通这件事的利弊。她一再向他解释,他们这个大家庭虽然人口众多,但向来和睦相处,日子过得虽然清贫,却其乐融融。如果就这样被赶出去,日后不但会加重儿女们的负担,也会让他们这对老夫妻在晚年无依无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福贵听了妻子的话,脸上终于有了动容的神色。他似乎意识到了婆婆这个决定的不合理性。可是,要说服顽固的婆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新房子的建设工程一点点推进,张家的矛盾也与日俱增。张福贵和赵淑贞开始频频和婆婆发生争执,试图改变她的决定。

"娘,您真的考虑清楚了吗?咱们一家子这么多年了,怎么就这么轻易地要我们离开娘家呢?"赵淑贞哽咽着说。

"胡闹!我的决定就是这样,你们还想怎样?"婆婆铁青着脸,怒气冲冲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娘,咱们现在住的这房子虽然小了些,但大家都很习惯了。再说了,就算将来真的住不下,我们也应该好好商量着,把大家都安排妥当啊!"张福贵也加入了劝说。

"你们这些不孝子都给我闭嘴!"婆婆怒吼道,"我说了算,难道你们还想反了不成?"

就这样,婆婆的固执和张福贵夫妻的坚持,让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很快,其他儿媳和孙子孙女们也都卷了进来,有的附和婆婆,有的支持张福贵一家。一时间,原本其乐融融的张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冲突之中。

就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下,新房终于如期落成。婆婆高兴坏了,她亲自主持了一个隆重的落成仪式,把张家的弟弟们和他们的妻子都请了过来,当着大家的面,宣布这间新房就是专门为他们准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后你们就住到这间新房里来,不用再和你哥嫂们挤在一起了。"婆婆高兴地说,"这房子虽然小了些,但将就着住吧,等你们有了孩子,我们再给你们盖大房子。"

弟弟们和弟媳们听了都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没有征求过他们的意见。他们看着张福贵夫妻两人满脸愠色,不禁有些坐立不安。

就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张家的矛盾终于彻底爆发了。一切都始于婆婆突然对张福贵说出了那番狠话。

"你们要是再不搬到新房里去住,就给我滚出去!我再也不要你们这些白眼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福贵和赵淑贞听了这话,终于忍无可忍。

"娘,您就是这么想的吗?"张福贵气愤地说,"我们一家子这么多年了,就这样被您赶出去?您怎么就这么狠心呢?"

"对啊娘,我们对您可从来没有任何怠慢啊!"赵淑贞也哭了起来,"就算将来真的住不下,我们也应该好好商量,而不是直接把我们赶走啊!"

"你们这些白眼狼就是忤逆我、不孝顺!"婆婆怒吼道,"要是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好,既然您已经这么说了,我们就搬出去吧!"张福贵愤然说道。

说罢,他拉着赵淑贞和两个儿子,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张家的院子。就这样,一场家庭矛盾终于爆发,一家人也就此分崩离析了。

就这样,张福贵一家被迫离开了娘家。临走时,赵淑贞痛苦地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她扎根多年的小院,眼泪夺眶而出。

"娘,我们真的要就这样离开吗?"她哽咽着对婆婆说,"我知道您是为了弟弟们好,可是咱们一家子不是亲生的吗?您怎么就这么狠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啰嗦了!"婆婆冷冷地说,"我的决定就是这样,你们要是不愿意搬到新房住,就给我滚出去!我再也不要你们这些白眼狼了!"

赵淑贞痛心疾首,只觉得婆婆的话狠毒得就像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她的心。她扫视了一眼院子里其他儿媳和孙子孙女们,他们都低着头,无一人出言相劝。

就在这时,张福贵拉着赵淑贞的手,低声说:"娘既然已经这么说了,我们就别在这里白白伤心了。咱们带着孩子们离开吧,以后自谋生路。"

赵淑贞点了点头,眼泪夺眶而出。她最后看了一眼娘家的院落,拉着两个儿子的手,跟着丈夫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一家人在婆婆的坚持下分崩离析,张福贵一家人无家可归,只能到外面去租房子住下。虽然他们事先也做好了思想准备,但真正到了离家的那一刻,还是痛彻心扉。

"爸,我们还有钱吗?要不要去租个大点的房子?"小儿子小明天真地问道。

张福贵无奈地笑了笑,说:"没钱了,爸爸得出去找份活计赚钱,你们就先在这里将就着住几天。"

从那以后,张福贵开始四处找活计干。有时是在工地上搬运建筑材料,有时是到人家家里打短工。无论是多么辛苦的活计,他都毫无怨言地去干。赵淑贞也不甘坐吃山空,在附近一家小餐馆里打工,尽自己所能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生活拮据,但张福贵一家人并没有气馁。反而因为亲身体会到了外面的艰辛,更加体谅和珍惜彼此的陪伴。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扶持,坚强地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行。

就这样,张福贵一家人硬是熬过了最困难的日子。虽然生活依旧清贫,但至少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有了这点积蓄,他们也开始重拾对未来的信心。

"亲爱的,你说咱们是不是该找个稳定的工作了?"有一天,赵淑贞对丈夫说,"虽然现在也勉强能维持生活,但将来咱们可不能总是靠打零工啊。"

张福贵点了点头,说:"你说得对。不过咱们现在也没什么太大的本钱,只能先从小本生意做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经过反复商议,两人决定开一家小小的旅馆。虽然规模不大,但只要勤恳经营,也能慢慢有起色。

很快,张福贵一家就在城里租下了一处房子,开起了旅馆生意。一家人分工明确,赵淑贞负责旅馆的日常运营,张福贵则负责对外联系生意。两个儿子放学后也会来旅馆帮忙。就这样,他们一家人同心协力,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虽然艰辛重重,但张福贵一家并未气馁。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迎来春华秋实。从前的苦难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坚强,迎接美好未来的到来。

"听说城里新开了一家旅馆,服务态度特别好,环境也很干净舒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啊,我住过那里,老板一家人确实很,将来肯定会做大的。"

很快,张家旅馆在当地小有名气。生意越做越红火,客人也越来越多。有时甚至一房难求,张福贵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从未对客人摆过一次不耐烦的脸色。

"福贵,你看咱们的生意做得这么红火,是不是该扩大经营规模了?"有一天,赵淑贞高兴地对丈夫说。

张福贵点了点头,说:"是啊,现在的房间数已经不够用了。不过扩大经营可得先有足够的启动资金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心吧,我这不是一直在攒钱嘛!"赵淑贞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存钱罐,里面装满了钞票,"我们加上之前的积蓄,应该足够租一处大一点的房子,重新开张了。"

张福贵高兴得合不拢嘴,他紧紧地拥抱了妻子,说:"有你真好,我们一定要把生意做大,过上更好的日子!"

很快,张福贵一家人就租下了一处三层小楼,重新开张了旅馆生意。这一次,他们请了几个员工,将经营分工做得更加明确:赵淑贞负责全面管理,张福贵负责对外联络生意,两个儿子则负责旅馆的日常事务。

"老板,你们这次重新开张可真是大手笔啊!房间也多了,环境也更加舒适了。"一位老客户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张福贵笑着说:"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厚爱,我们自然要用心经营,努力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就这样,张家旅馆生意越做越红火,规模也越来越大。很快,张福贵一家人就开始着手在附近城市开设分店了。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张福贵一家人的旅馆生意越做越大,已经在当地开设了数家直营店。他们家境也渐渐富裕起来,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有一天,张福贵突然对妻子说:"亲爱的,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回老家一趟?好让娘看看,我们现在过得有多好。"

赵淑贞沉默了片刻,说:"可是,当年娘对我们那样狠心,我们就这么回去,她会不会又赶我们走啊?"

"放心吧,现在我们已经这么有出息了,娘她应该不会再赶我们走了。"张福贵笑着说,"再说了,她毕竟是我们的娘,我们总不能就这样断了亲情吧。"

于是,一家人决定回老家一趟,看望已经年过九旬的婆婆。

回到老家后,婆婆看到如今张福贵一家人的富足模样,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但很快,她就被张福贵夫妻二人的诚恳态度所打动。

"娘,那些年我们确实很穷,但我们现在已经这么有出息了。"张福贵说,"希望您以后不要再对我们那样狠心了。"

就这样,一家人终于重拾了从前的亲情,在这个曾经温馨的小院里,重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