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2014年1月7日,伴随着病房里起伏的痛哭声,香港电影界的传奇人物,107岁高龄的邵逸夫先生去世了。

两天后在庄严肃穆的香港殡仪馆中设灵堂,邵逸夫的妻子方逸华举办了为丈夫送行的家祭。因为是家祭的缘故,邵家人没有邀请社会各界名流和邵逸夫的生前好友前来参加。就是一些主动前来的人也被婉言谢绝。

然而就在所有人围在门外进退不得时,两个女人却径直走了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甄珍,曹众你们来了!”方逸华见到她们后赶忙起身相迎。

门外的众人在见到这一幕后,很是意外。

来得两人他们都认识,都是邵逸夫生前的好友,可他们为什么能进去呢?

众人心里面很不服气,但碍于场面却不敢多言。

在方逸华的招呼下,三人一同走进灵堂开始为邵逸夫送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到1月10日邵家人送邵逸夫出殡时,她们也一直参与其中,她们是谁呢?为什么可以跟在邵家人的队伍中呢?

参加葬礼的“外人”

这两个所谓的“外人”其实都是邵逸夫生前的亲密好友,虽然不是一家人,但在感情上已经超出了“一家人”。

其中一位就是甄珍。

66岁的甄珍在得知邵逸夫去世的消息后,立刻就从台湾坐上飞机赶往了香港。在经过长时间的飞行和悲痛后,抵达灵堂的甄珍面色非常憔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甄珍与邵逸夫整整40友谊的关系,她被邵家人允许进入灵堂送别。

她之所以能够与邵逸夫维持这么长时间的感情,也归功于邵逸夫夫妇对她的帮助。

甄珍是在邵逸夫创业初期就加入的,也因为这样才赚到了不少钱。但是好景不长,在结婚后甄珍发现自己的丈夫居然是个烂赌鬼,不过数年的时间就把家里挥霍一空,甚至还欠了一大笔钱。

得知这件事的甄珍很是着急,面对着上门要债的债主,走投无路的她想起了邵逸夫。

邵逸夫得知这件事后二话没说就要给甄珍拿钱,但是却被甄珍拒绝:“我不能就这样白白拿你的钱,虽然你对我很信任,但是我们都是生意人,要用生意人的办法,否者我是不会接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着甄珍就提出要用自己的四套别墅抵押给邵逸夫,等以后有钱再赎回。

邵逸夫很快便同意了甄珍的建议,不是因为这样做会安全些,而是因为只有这样甄珍才会接受他的钱。

果然在甄珍用钱还清债务后,很快就找到邵逸夫赎回了自己的别墅。

从此两人的关系更加深厚情同兄妹,也正因如此甄珍才能参加葬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个人则是曹众,她是邵逸夫旗下公司TVB的签约艺人,也就是邵逸夫的手下员工。

当然仅仅是这样还不足让曹众参加葬礼,真正的原因是因为邵逸夫对曹众有知遇之恩。

当年的曹众只是一个小小的歌唱演员,虽然唱歌很好却没人欣赏。直到遇到邵逸夫,她才真正开始自己的演绎生涯。

在演出结束后邵逸夫提出邀请曹众吃饭,在饭桌上他了解到这个姑娘居然与自己都是浙江宁波人,这让他开始对这位老乡多了一些亲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姑娘唱歌确实很好,邵逸夫就建议曹众去考TVB。但是却提出了一个要求:“小姑娘,如果你考上了就说是邵先生推荐的,如果没考上就不要提我的名字。”

曹众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后果然考上了TVB,成为了签约艺人。而这份知遇之恩也一直被她铭记。

此后每到周末,曹众都会来陪邵逸夫聊天解闷,做些事情帮助他的生活。

要知道当时邵逸夫的四个儿女跟他的关系都很不好,时常不在身边,陪伴他的只有妻子方逸华,这对一个老人显然是不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曹众的出现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缺,让邵逸夫感受到了久违的做父亲的感觉。

方逸华也对此喜闻乐见,接受了曹众。

所以就此来看参加邵逸夫葬礼的两个外人中甄珍像是“妹妹”,曹众则像是“女儿”。在长时间的陪伴中,她们不是家人却胜似家人,自然可以参加葬礼。

但是邵逸夫的四个亲生子女为什么要抛弃父亲呢?让这么一个老人只能从没有血缘关系的友人里寻找亲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女因为父亲放弃遗产

虽然听起来很像是儿女不孝抛弃父亲的事情,但实际这些却都是邵逸夫自己种下的苦果。

在邵逸夫年轻的时候公司并不大,公司的第一次快速发展是在与第一任妻子黄美珍结婚后才开始的。

在公司好不容易发展起来后,黄美珍在几年的时间里给邵逸夫生下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组成了一个十分幸福的六口之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好景不长,邵逸夫身处娱乐行业中,经常与很多漂亮美女打交道,难免会因为一时不慎出现意外。

有一次邵逸夫在香港观看表演是遇到看正直事业巅峰期的方逸华,看着舞台上婀娜的身姿,优美的嗓音他又一次觉得心跳加速。

因为妻子的原因那时邵逸夫没有大张旗鼓地追求,但还是利用身份与方逸华建立了联系,在多次地私下交流下方逸华也被面前的男人折服,甘愿放弃刚刚走进正轨的演艺事业加入TBV成为邵逸夫的助理。

至此两人在工作、生活上都不再分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因为这样两头的生活让邵逸夫忙不过来,思考之后他就把两个儿子送到了新加坡交给三哥照顾。

这两个孩子虽然不大,却也对父亲的所作所为十分清楚,他们明白父亲对母亲黄美珍不忠,明白父亲是因为方逸华才把自己送走。

于是这两个孩子就不可避免的与父亲开始疏远,认为父亲出轨破坏了自己的家庭。

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两个儿子外,邵逸夫的两个女儿与他的关系也非常不好,依旧是因为方逸华的原因。不过她们没有被送到新加坡,反而是跟着母亲一起到美国生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邵逸夫的面貌逐渐消失在儿女的记忆中,留下的只有他花心、放弃家庭的行为。

自然而然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变的十分僵硬,尽管后来邵逸夫把两个儿子接回了香港并安排他们进入公司的管理部门,甚至一度培养大儿子为接班人,但这种情况也没有丝毫的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在妻子黄美珍去世,邵逸夫迎娶方逸华后,他的两个儿子甚至一同找原因离开了公司,前往新加坡自立门户。

归其根本还是因为邵逸夫把方逸华安排进入了董事会,将公司和自己的生活统统交给了方逸华打理。

两个儿子见到破坏自己家庭的方逸华一朝得势,非常不理解父亲的行为,于是一气之下与父亲断绝了关系去到新加坡成立了自己公司。

来到新加坡后大儿子成立了一家百货公司,小儿子则进军地产行业。通过在父亲公司的历练,他们在生意上顺风顺水,很快就做大做强,稳定在新加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边的邵逸夫对儿女的离开非常伤心,但他也知道这是自己的原因,在多次与儿女们通信得不到回应后,邵逸夫也就放弃了让儿女回来的想法。

可尽管如此,邵逸夫还是为儿女留下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为了防止自己死后发生什么意外,他成立了邵氏集团信托基金会打理这些产业。

同时感觉到自己年龄越来越大的邵逸夫也因为三哥的去世开始了慈善事业,创办了邵氏基金会。到了2012,只是教育事业就邵逸夫就向大陆捐赠了47.5亿港币。几乎全国所有的高校都有一座名叫“逸夫楼”的教学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邵逸夫还十分低调,他只把自己全款建造的教学楼命名为“逸夫楼”,如果其中掺杂着其他任何机构的资金就只用一个“夫”字,取消“逸”字。

邵逸夫大量捐赠资产的行为也引起了众多人的震惊以及钦佩。其中就包括他的儿子,虽然仍然不喜欢父亲,但是由于这些钦佩的原因邵逸夫的大儿子在2006代替父亲参加了亚太影展。

并在晚上与父亲一同吃饭,这个事迹在当时被媒体争相报道,并声称是邵氏父子关系恢复。然而在几天后这个消息就再也没有人提起。

此后一直到2014年邵逸夫去世后,他与子女的关系也没有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公布遗产时,邵逸夫除了把TBV留给了方逸华外,其他的资产全部交给了四个儿女。

结果四个儿女没有一个接受了他的遗产,他们共同宣布将遗产捐献给邵氏基金会用作慈善事业。

这样做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们无法原谅父亲对家庭的背叛,还因为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获得了成功,不缺少金钱。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父亲所进行的慈善事业也打动了他们,尽管没有原谅父亲,但是却认可父亲对人们做出的贡献,并希望继续进行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父亲死后,邵逸夫的大儿子也开始在新加坡建立基金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他说:“这都是因为父亲做出的榜样。”

结语

邵逸夫的一生不可谓不传奇,因为慈善事业他的大名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远在欧洲的女王都曾授予他CBE勋衔,和下级勋位爵士。

但是在家庭方面却因为风流成性与儿女决裂,直至去世也没能修复关系,当真是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