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赵先生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栏目留言称,小区楼下突然开始了一项施工,本来宽敞明亮的住宅楼架空层,被垒起了灰砖墙,面目全非。赵先生称,架空层从此将专门用于电动自行车停放,而且“改造根本没有人征询过我们的意见!”

电动自行车禁止进楼已是共识

也是规定

为何赵先生居住的小区竟特地将

建筑内空间用于电动自行车停放?

记者前往调查了解

业主质疑改建成安全隐患

赵先生住在奉贤区海湾旅游区海马路4333弄佳兆业·珊瑚湾小区。住宅楼以高层为主,一楼门厅便是架空层,中间仅有几根立柱,此前,业主们进出时能享受到宽敞明亮的环境,可现在,架空层已“面目全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架空层堆满灰砖。

赵先生告诉记者,5月14日,物业在自己的物业群中发了一个未敲章的通知,大意是讲为了消防安全,要管理电动自行车,将在底楼做一些隔离。赵先生提到,该通知并未正式张贴告知,而是由一些群主分享进群的。“好多业主看到后,对这个没什么概念,不知道什么意思,也没有在意,谁知道15号墙就垒起来了。”

5月15日起,敞亮的门厅里突然运进了大量灰色砖块,有的单元甚至直接开工,在门厅砌起了数面直达屋顶的砖墙,将门厅空间分割开。工作人员称,改造后门厅将专门用于停放电动自行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门厅禁止停放电动自行车。

记者在小区199号楼看到,该处架空层已经大体施工完毕,原本一体的空间被4面刚砌好的灰砖墙分割出两个隔间,每个隔间大约5米长、4米宽,砖墙顶部与天花板有微小的缝隙。隔间区域内的天花板上,装有棕色的木质结构。门厅墙壁上,还贴有一张4月10日的“本区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告知书”,提到“严禁在建筑物首层门厅,共用走道、楼梯间、楼道等共用部位……停放、充电”。立柱上还贴着物业的“正在施工,请勿靠近”告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的架空层。

对于这次开工,业主们纷纷向物业表达了不满,“一楼架空层是我们全体业主所有的,凭什么一声不响直接施工改建了?”也有业主提出疑问,既然是为了消防安全,为什么还要在“严禁停放电动自行车”的首层门厅专门设置电动自行车停放点?门厅天花板还有不少木质材料,业主们担心万一起火,二楼住户的地板就要变成“烤盘”,火势还会迅速由保温层蔓延全楼。还有业主认为,改造后,底层疏散通道宽度大大缩减,反而增加了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疏散通道被挤占。

记者在现场看到,改造后,底层门外原本敞开的空间被限制成一米多宽的窄通道,如产生需要紧急疏散的险情,这样的门厅结构很可能会对逃生造成一定阻碍。

承认未做征询便开工

赵先生称,物业对大家的反映先是置之不理,后又称“是居委会做的”。

为了阻止施工,有业主报了警,经过警方调解,施工人员同意暂停作业。但赵先生称,警方离开后,施工方依然照常施工。

改建到底有没有征询过业主的意见?记者采访了海棠社区居委会。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改建的指令是由海湾旅游区管委会城建中心下达的,实际施工也并未经居委、物业之手,是“上面”来施工的。“应该没有问过业主意见”,工作人员承认,架空层归业主所有,“上面前一天‘通知’,后一天就进场开工”,没有征询意见,如此操作并不算合规,属于“急事急办”了,“但生命安全更重要,小区一千多人,一点点征询时间根本来不及”。

架空层划块专门停放电动自行车有无安全隐患?居委会工作人员解释称,记者所见的天花板木质材料实际为装饰条,按施工计划将会拆除,并在隔间内安装喷淋等消防设备,且砌墙的全过程都有消防部门指导,符合消防要求。5月21日中午,消防部门工作人员还到现场给业主答疑解惑。

将拆除隔墙,做硬隔离

“小区电动自行车的停放管理一直是个难题”,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为了加强电动自行车停放管理,在楼内架空层砌墙实属无奈之举。她称,虽然小区地下设置了非机动车库,但不少业主反映车库坡度太陡,不愿意将电动自行车推进车库停放。记者前往地下非机动车库查看发现,里面停放的全部是落满灰尘的僵尸车,几乎没有电动自行车。

工作人员提到,小区地面并未划出非机动车停车区域,乱停车的现象比较突出,不少业主甚至直接将电动自行车推到小区架空层内。小区还在大门外设置了两处非机动车充电车棚,但不少业主觉得位置过少、距离过远,依旧将电动自行车随意停在小区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下非机动车库内,只有落满灰尘的僵尸车。

为了解决停车难题,此前,居委物业曾征询过将绿化改成停车区的方案,但并未得到通过。居委工作人员称,有的业主担心刮风、下雨、暴晒,不愿露天停车,有的反对改造绿化。但安装带遮阳篷的停车点需要较久,超过了“要求时间”,无法立刻解决电动自行车进楼问题,并不符合现阶段情况。

针对业主提出的反对意见,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将尊重大家的意见,对于坚持反对改建架空层隔间的楼栋,将择期拆除隔墙,并同时做好类似菜场大门的硬隔离设施,杜绝电动自行车进入架空层停放。未来还将重新选址,在小区内做好充电车棚的建设。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郑朕

微信编辑:佳思敏

校对: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