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份工作,月薪4万元,甚至上不封顶。一天仅需工作4小时左右,不用坐班打卡,也没有KPI,包吃包住,豪车相伴,偶尔还可以出国旅游,出入高档场所,乍听上去,你是否觉得非常诱人?但这听起来神仙一般的工作真的存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职业就是近来被热议的“儿童成长陪伴师”。它以新奇、小众、高新等话题被广泛讨论,主打一个“陪伴”——陪孩子学习、运动、玩耍,在陪伴中观察孩子的习惯并引导调整。

业内人士称,根据地区和家庭等情况不同,儿童成长陪伴师月薪在5000元至四五万元不等,部分甚至能达到10万元一个月。

“儿童成长陪伴师”这个职业是否真如网络营销文案描述得那么美好,恐怕要打个问号。作为一种新职业,“儿童成长陪伴师”性质不清晰、边界模糊,对从业者的能力、职责要求存在较大浮动空间。一方面,在“高薪”的吸引下,求职者源源不断地想要加入;另一方面,雇主家庭对陪伴师预期和要求也各不相同,人岗匹配难度较高。

比如,一些雇主家庭把“儿童成长陪伴师”当成佣人使用,不仅要求陪伴师辅导功课,还要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甚至还涉及一些家务。这样的做法,混淆了家庭教育与家政服务的边界,也容易给求职者造成困扰,引发劳动纠纷。

从求职者经验、素质来看,一些缺乏教育行业经验积累的年轻从业者,实际上也难以满足儿童成长陪伴的要求。对于低龄儿童而言,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功课辅导,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早期形成积极向善的人格特征。

目前,“儿童成长陪伴师”通常直接受雇于有需要的家庭,缺乏中间机构的制约和保障。为加强职业化、规范化水平,可以由具有专业水平的机构实施培训上岗,然后委培到家庭。如此,既能解决陪伴师社保、纳税等问题,也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保障从业者合法权益。

文章内容截取自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