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米SU7用时43天,创下交车破万辆的成绩,固然可喜。但在厮杀激烈的汽车江湖,它的野心不止争夺一席之地,而是指向更庞大的市场。

自4月3日开启交付,截止4月30日,小米SU7在首个完整交付月交付新车达7058辆;同日24时,小米公布SU7锁单量达88063辆;截止5月15日,交付新车1万辆。

5月23日,小米集团披露2024年一季度财报,关于汽车业务,官方用“初战告捷”来形容小米SU7上市的情况,并上调了全年交付目标:“有信心在6月当月交付小米SU7超过1万台,并确保2024年全年交付超过10万台,我们要尝试冲刺12万台”,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

从销量走势看,小米SU7的后劲还值得商榷。

特斯拉笑而不语 极氪、智界围追堵截

据乘联会数据,4月的22个工作日中,乘用车市场零售153.22万辆,环比下行、同比也下降5.7%。新能源车的价格战虽然带来了一定增量,但持续性有限,消费者观望气氛浓厚,进一步抑制了销量提升空间。

也就是说,小米SU7闯入了存量竞争的市场,成色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汽车营造社统计了2024年4月小米SU7及8款主要竞品的销量排行,强手如林,新手小米SU7以7058辆的月交付排在中游。

电车“鲶鱼”特斯拉居首,4月中国市场全系降价,刺激销量作用凸显。小米SU7发布后,雷军特意提到“拿钱砸的配置,确实比Model 3要好。”

据透露,小米SU7原计划定价22.9万元起售,经讨论后比Model 3便宜3万元。当前,特斯拉引领的端到端大模型刚刚开始,FSD(完全自动驾驶)或将给小米等竞争对手造成技术壁垒。

极氪001、007和智界S7则展开对小米SU7的围追堵截

5月10日,极氪汽车纽交所上市,是继蔚小理之后的第四家中国造车新势力登陆美股,三年交付总量超23万台,势头正劲。2024年第一季度,极氪累计交付新车33059台;4月单月销售新车16089台,同比涨99%。

作为极氪汽车的销量支柱,极氪001定位猎装轿跑,2月新款车型上市,指导价26.9-32.9万元,操控和空间上更像是小米SU7的全方位加强版。有赖于降价增配,新极氪001销量实现2月触底后的反弹,上市仅一个月大定突破3万台,3月销量7503台,4月破万来到11267台,销量一路走高,潜力爆发。

随着小米SU7火爆出圈,同样标榜“7系”的极氪007迅速反应,把握住了“泼天流量”和产能。

极氪007起售价20.99万元,上市首月,即成为20万-30万级中国纯电轿车销冠,预售40天的订单量突破5万台,极氪007四驱性能版也开启交付。2月底,极氪007迎来第一万台量产车下线。2024年前4个月,极氪007销量分别为5853台、4202台、4656台和3827台,渐趋稳定,尚在爬坡。

相比跨界而来的小米SU7,背靠吉利已经实现上市的极氪汽车,车型矩阵丰富、智造效率和生产品质毋庸置疑,服务网络和用户生态也日益成熟,正加速推进“千站万桩”计划,2024年冲击超快充千站布局,2026年冲击超快充万桩保有量。据悉,极氪今年还会推出一款全新SUV车型和极氪007的旅行版。

前有极氪围追,后有“追兵”智界S7,其热度不逞多让。作为华为智选与奇瑞合作品牌智界的首款车型,智界S7前期因产能和交付问题导致销量低迷,2024年前两个月销量仅为604台和794台。

二次上市后,智界S7产能逐渐缓解,不仅在价格上有所降低,还增加了顶配Ultra四驱旗舰版,月销量开始大幅增长。3月开始销量苗头迅猛达到3197台,4月销量更攀升至5012台,紧咬小米SU7。

从产品定位、价格区间乃至智能驾驶方面,智界S7和小米SU7均存在明显竞争关系,智能座舱方面,也展现出澎湃OS与华为鸿蒙OS之间的较量。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智界S7已经解锁了全国都能开的城市NCA,不依赖高精地图,高阶智驾可用路段高达99%。相比之下,小米SU7标准版则永远不支持城市NOA功能(城市领航辅助),实属遗憾。智界S7能否实现对小米SU7的销量反超?值得关注。

智能驾驶提速 周销量波动

以上情况下,小米正提速智能驾驶。

2024年第一季度,小米汽车在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方面支出23亿元。研发人员也同比增长5.9%,一季末数量达到17421名,增加963名。与之对应,一季度集团薪酬开支总额达到5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支出7亿,其中2亿和汽车等创新业务有关。

近期,有消息称前图森未来中国CTO王乃岩将加入小米汽车,向小米技术委员会主席、小米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叶航军汇报。雷军也在直播间多次招揽人才。

小米SU7系列发布后,“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实现完整闭环。销售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小米官方称今年的目标是把车的销售门店扩展到46城219家、服务中心扩展到86城143家。

和竞品对比月销量之外,4月,小米SU7的周销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波动。

4月第三周(4.15~4.21),小米汽车交付量为1717辆,比上周的2407辆下滑了接近700辆。

造车新势力在初期往往会面对产能有限、新车无法如期交付的困难,卢伟冰提到:“小米汽车目前最大的工作是提高产出、缩短交付周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造车是一场硬仗,小米汽车天然具备小米这个热门IP,是优势,但过度的营销有“翻车”风险,很容易遭到反噬。比如小米汽车发布会的第二天,部分消费者在维权平台投诉称无法退定金,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据官方统计,截至3月29日中午12点,小米汽车的客服体系,接到关于退单及改配需求总计469例。也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冲动下单,未了解订单、定单、锁单概念的状况。

此外,小米集团对汽车业务全力投入,但财报中并未提及汽车业务的营收及利润表现。花旗4月预计,按照全年交付5.5-7万辆计算,小米汽车每售卖一辆SU7,将平均亏损6800元。针对此,小米回应称:“对SU7的销售火热情况预估不足,订单还在持续增加。”

诚然,从当前发布的大定数量来看,小米SU7弹药充足,交付也在提速,“网红体质”为销量打出了气势。接下来,还需做到强化内力,将产品放到实践中接受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