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已经成家立业的杨舒春跟父亲在时隔多年后再一次出现在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谁都不肯退让,吵得不可开交。

“你要是敢回来,我们就当没有你这个儿子!”杨舒春的父亲说出来这样的狠话。是什么逼得一个父亲不认自己的儿子呢?

原来杨舒春准备关掉自己在西班牙的公司,回老家种地。他的父母没有办法接受自己辛苦供养出来的高材生,最后又回到地里刨食,如今年销2000万

那么,是什么让杨舒春这么决绝呢,小编决定深入了解一下。

01

放弃外交行业

杨舒春出生在普通的小山村,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学习是刻入他骨子里的东西,是他可以紧紧抓住的唯一一条捷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杨舒春成绩就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好苗子。对此,他没有骄傲自满,不玩游戏,不参加兴趣活动,一心沉浸在书本中。

考入北京大学后,杨舒春并没有放松自己,在身边人忙着交际,忙着享受大学生活的时候,杨舒春天天泡在图书馆,用知识充实自己。

正是因为杨舒春的刻苦用功,他在学习受到领导的重视。他在大三时,就被安排作为外交部的重点培养对象,去西班牙学习。

杨父杨母虽然没什么文化,知道儿子是北大的高材生,还被安排出国留学,听起来就很被学校看重,特别有出息。

“老杨啊,你可真是养了个好儿子,后半辈子不愁喽!”杨父走在街上,总能碰到村里人用羡慕的口气跟他打招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里那里,孩子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杨父被夸的心花怒放,面对这些恭维,都没有反驳。此时的杨父还不知道,儿子的人生将要发生改变。

杨舒春在留学时,为了锻炼自己,也想赚一些生活费,他利用空闲的时间来到报社打工,报社的老板是我们的同胞。

慢慢的,两人就熟了。同在异国他乡,自认接触会多一些。这位老板经常跟杨舒春聊天,有一次说到创业,不免多聊了几句。

“别看我现在身价上亿,我也是吃过苦的,想我刚创业时,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麻烦…”老板向杨舒春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史。

得知老板也是从农村出来的,现在的一切都是凭借自己敢想敢拼一点点攒下的。杨舒春问老板:“您当时不怕失败吗,一旦失败没有人能帮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败?我当时本来就什么都没有,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比那时候更惨,既然没有退路,为什么不搏一搏,再说了,我相信自己”老板拍拍杨舒春的肩膀就走了。

听完老板的经历,杨舒春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另一种人生。未知的事物在那里吸引着他,想想都觉得刺激,至于顾虑,他同时是一无所有。

回去后,杨舒春想了好久,自己要不要按照现在的人生轨迹走下去,进入外交部成为一名外交官,然后每天做着重复性的工作,一眼能看到头。

一直到杨舒春完成学业回国,他都没有放弃创业的念头。看着手里的offer,杨舒春最后决定辜负外交部的期望。

02

父母反对,逃离出国

杨舒春带着外交部的offer回到家,看着父母溢于言表的欢喜,杨舒春满面愁容,他不知道在怎样跟父母开口,他不想让父母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爸,我准备不去报道了,想创业。”

“不去报道?你学习这么多年,不去外交部你学不白上了,创业是咱们这种人家能想的事情吗啥?”

“爸,我不喜欢外交工作,我有脑子,有想法,为什么不试一试。”

“娃啊,咱安安稳稳的不好吗,外交官时多好的工作,拒绝了多可惜呀!”

面对父母的坚决反对,杨舒春很是头疼。为了让儿子如期去外交部入职,杨父跟杨舒春一连交谈了好几天,嘴皮子都磨破了,杨母连一哭二闹三上吊都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父母的不理解,杨舒春在经过多天的思考,在报道的前几天偷偷离开了家,直接关机,切断一切联系方式。

就这样,杨舒春跟父母不欢而散,奔赴西班牙,准备开始创业。杨父杨母鞭长莫及,在伤心过后,只能由他去了。

杨舒春第二次来到西班牙,此时的他信心慢慢,但是现实给他上了一课。他以前没有接触过做生意的事情,甚至都不清楚做生意要先干什么。

与家里闹掰 ,杨父一气之下不在给他生活费,他连温饱都是问题,更别提创业的初始资金了。杨舒春无奈只能开找一份工作解决生活问题。

有了收入来源,杨舒春再次咨询了那位报社老板,在老板的建议下,他开始攻读马德里大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硕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杨舒春一边努力积攒自己的初始资金,一边疯狂学习市场营销知识。学习期间,杨舒春也在四处考察,寻找商机。

正好他有一个同学家里就是做小商品的,跟同学深入探讨后,他觉得可以做这方面的生意。没过几年,杨舒春成功拿到学位,此时的他已经对创业胸有成竹。

杨舒春迫不及待的注册的自己的公司,将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开始了倒卖赚差价的生涯。

为了迅速打开市场,杨舒春亲自挑选货源,保证自己提供的都是精品,然后对合作商诚实守信,没多久,他的公司就在当地办的有声有色。

03

决定回国

经过短短几年,杨舒春的公司迅速壮大,每年的盈利能到几百万。公司发展顺利,杨舒春就想将父母接来享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舒春第一次主动拨通父亲的电话,邀请父母来西班牙。杨家父母一辈子没怎么出过远门,自然不肯。无奈,杨舒春使出杀手锏。

“爸,我要结婚了,你跟妈得来参加我的婚礼吧。”杨舒春跟杨父说。他并不是在骗父母,是真的在筹备婚礼。

杨舒春的恋人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西班牙姑娘,在杨舒春创业期间,她一直默默的支持着他,在他累了时,给他温暖。

听到儿子要结婚的消息,两人立马收拾东西赶往西班牙。杨家父母来到西班牙后,见到了自己的媳妇,只见姑娘长得漂亮,性子好,自然十分满意。

在西班牙住了一段时间,见儿子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心里一直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因为不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二老决定还是回国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三挽留后,杨舒春无奈将父母送上来飞机。为了父母的生活更加舒适,杨舒春在县城给父母买了房子,又找了一个保姆照顾起居。

没过几年,杨舒春的公司已经稳定,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公司日常事务。这样普通的日子,让杨舒春再次觉得空虚。

他不满足于现状,想要追求更多的挑战。想到国内的父母,想着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未在父母身边尽孝。杨舒春第一次萌生了回国发展的想法。

有了这个想法,杨舒春就坐不住了。恰逢春节,杨舒春安排好公司的事务,他就带着妻子踏上了回国的飞机,回家陪父母过年,顺便考察市场。

听到儿子要回家过年,二老都很高兴。杨母连忙买了丰富的食材,准备大展身手。此时的二老怎么也没想到,儿子又会带给他们一次惊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开办农场,绿色有机

回家后,杨舒春不忍母亲一个人下厨劳累,当即去厨房帮忙。见父母洗菜要先用水泡很久,不禁有些疑惑,“妈,这些菜为什么要泡这么久?”

“唉,现在的菜都有特别多的农药残留,得多泡泡。”

“那岂不是很麻烦,得费多少时间啊。”

“有什么办法,市场上买的菜都是这样的,不只是菜,这种肉类也不如家养的好。”

母亲半带抱怨的话在杨舒春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瞬间他心里就有了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变好,肯定会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健康。想想国外人们吃的有机蔬菜,杨舒春觉得在国内也有市场。

说干就干,杨舒春在经过几次考察后决定在国内开办有机农场。目标定下来,接下来就是处理自己在西班牙的事情。

年后,杨舒春向父母说了自己想回国发展的想法,一开始杨父杨母都没有意见,当听到儿子要回来种地,二老死活不同意。

为了打消儿子的念头,杨父甚至用断绝关系来威胁他。父母的反对并没有阻挡杨舒春的脚步。杨舒春过完年后不久就飞回西班牙处理关闭公司的事宜。

处理完杨舒春携带资金和他招募的外国专家回国开始筹建有机农场。杨舒春为了尽快了解蔬菜培育知识,很长一段时间他吃住都跟那些专家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开始,国内的的技术很不成熟,培育出来的有机蔬菜是市面上普通蔬菜好几倍,消费者都不买账,农场的蔬菜一直滞销。

为了降低成本,杨舒春不惜出国去西方的农场,学习他们的种植技术,再经过研究改造成适合我国环境的样子。

成本降下来后,农场的销量还是不理想,这让杨舒春一度很受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颓废后,杨舒春还是不肯放弃。

杨舒春有开始借助媒体宣传有机理念,将健康、绿色的饮食观念灌输给大家。慢慢的,杨舒春的农场开始盈利。

他又抓住机会,通过农场参观和现场烹饪的方法吸引了更多的高消费群体,借机开展会员业务。这些会员又会为他源源不断的带来新的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几年的发展,杨舒春的有机理念深入人心。他创建的个人品牌“北大杨哥”进入全国各地的市场,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

纵观杨舒春的前半生,12年的创业征程,杨舒春跌倒过,撞过南墙,遇到过这种困难,但他没有放弃,坚持不懈的追求自己的梦想。

北大才子拒绝外交部offer,不顾父母反对,回家种地12年

到了今日,杨舒春已经站在了我们大多数人需要仰望的地方。当时嘲讽他堂堂北大学子回家种地的人都被狠狠的打脸。

他的父母在一开始的不理解后,也选择支持他,陪着他一起面对困境。随着农场的好转,他的父母也不再干涉他的决定。

纵观杨舒春的前半生,他一直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愿意为了梦想努力奋斗,不会遇到一点挫折就退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他孤注一掷,他才能变成今天这样,坐拥上亿家产。杨舒春所拥有的冲劲,不安于享乐,勇于追求梦想正是我们大多数人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