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持续延宕,乌克兰的胆子越来越大,在拿到美国600亿美元的新援助后,乌军又续上了“一条命”,从此前的战线崩溃,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出击,甚至都敢对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下手了。根据外媒报道,乌军使用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位于阿尔马尔维的一处战略预警雷达设施,该设施即为苏联时期开始打造、神秘又威严的“沃罗涅日-DM”战略预警雷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沃罗涅日-DM”战略预警雷达遭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沃罗涅日-DM”战略预警雷达

话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神奇的战略防御系统,叫做俄罗斯A-135战略核反导系统。该系统的首要特色就是用携带核战斗部的51T6反导拦截弹,在自己的头顶引爆,以摧毁来袭的敌人战略核导弹。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夸张呢?没错,就是这种“七伤拳”,在俄罗斯看来是最为高效的反导手段。毕竟,核战斗部毁伤范围大,即便拦截定位不精准,也能摧毁大批量敌人核弹头,且能够形成一片强烈的电磁干扰区域,让敌人难以进行第二波次的攻击。这种拦截方式,真可以用“简单粗暴”、“俄式思维”来形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的战略核反导系统

A-135战略核反导系统十分复杂,是一种较为“古老”,但体系庞大的反导系统。其主要的拦截弹包括51T6和53T6两种,其中51T6负责在大气层外以核战斗部实施广域拦截,而53T6导弹则需要在地面火控雷达的引导下,以动能拦截的方式,摧毁敌人的来袭弹头。由此可见,53T6的拦截方式,更加类似于美国的“萨德”、GBI等反导拦截弹。目前,这些拦截导弹大都部署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近郊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的战略核反导系统

负责为这些反导拦截弹,提供来袭导弹早期预警的设施,就是分布于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境内的多座战略预警雷达系统。这些雷达系统建设年代不同,型号也不一样,主要包括哈萨克斯坦境内巴尔喀什地区的“第聂伯”雷达系统、位于白俄罗斯境内巴拉诺维奇地区的“伏尔加”雷达系统、位于俄罗斯境内加里宁格勒和阿尔马尔维地区的“沃罗涅日-DM”雷达系统、位于奥尔斯克地区的“沃罗涅日-M”雷达系统等,一共有12部战略预警雷达系统可以正常的运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的战略预警雷达

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都属于苏联的领土范围,因此苏联在这些地区都建设了反导预警雷达,这些雷达的搜索范围大致覆盖了苏联国土的各个方向,使其可以有效感知来袭导弹的批次、数量和方向。俄罗斯建国之后,这些雷达一开始也都能正常运行,但是随着独联体国家内部关系的变化,位于乌克兰的几处雷达预警设施就停止了使用,因而在俄罗斯国土的西南方向形成了大范围的预警漏洞,为了弥补这些漏洞,俄罗斯才在阿尔马尔维地区建设了全新的“沃罗涅日-DM”战略预警雷达系统,补全了俄罗斯的预警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战略预警雷达分布

然而,乌克兰却使用无人机袭击并且损坏了位于阿尔马尔维的“沃罗涅日-DM”战略预警雷达系统,这相当于在核战争的危险边缘游走,不仅给了俄罗斯巨大的战略压力,也给西方送上了大礼。可以说,乌克兰军队打击俄罗斯的战略核防御系统,对于乌军自己而言完全没有帮助,因为乌军不可能向俄罗斯本土发射战略核导弹;而唯一可能同俄罗斯打一场核战争的,只有美国。换言之,真正关心这些俄罗斯核预警雷达的,只有美国,而不是乌克兰,因此打击这些设施的所谓“乌军”,极有可能是美国派遣的雇佣兵,他们接受的任务就是要摧毁俄罗斯的战略防御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的反导拦截弹

美国为何要摧毁俄罗斯的战略核防御能力?答案很简单,这说明美国一刻也没有放松和俄罗斯的战略核竞争,美国始终在准备一场针对俄罗斯的核战争,从未放弃过这个想法。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要联合开展核战争演习,目的就是威慑西方不要对俄罗斯动核战争的念头;而美国及北约授权乌克兰打击俄罗斯境内的战略系统,就是触及俄罗斯的底线红线,就是要利用俄乌冲突的机会,消耗俄罗斯的核战争能力;乃至为未来可能的、同俄罗斯之间的全面战争及核战争,做好铺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的反导拦截弹

而对于俄罗斯来说,西方打击俄罗斯战略防御系统,已经触及了俄罗斯的底线,俄罗斯很可能会对此做出猛烈的反应,加大对乌克兰乃至北约目标的袭击力度,甚至逐步放开战术核武器的使用门槛。而美西方则要为这一切的恶果,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