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喜道德经,即周公天子书,政卷初节继续解读。

【原文】

罪莫大于不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

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臺,作于垒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也,常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

【译文】

罪过莫大于不能控制欲望,祸患莫大于不知足,错误莫大于有贪求之心。

所以,知足的足,才是永恒的足。

在安定的时候,容易自持。在没有征兆时,容易谋划。在脆弱的时候,容易判定。在微小的时候,容易消散。

所以做事要在未发生的时候及时作为,要在混乱没有产生时就及时治理。

几个人才能抱住的书,也是从毫末长出来的。九层的高台,也是用土一点点垒起来的。百仞的高山,也是一步步才能登上去的。

凡夫做事时,常常在事情快要成功时功亏一篑。所以做事要慎始,但更难的是慎终,哪怕最后一步也要好像是刚开始似的,这样做事就没有失败的了。

有生于无,气化成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析】

这段内容是接上一篇的,上一篇讲的就是无言之教,无为而治,这一篇讲的就是有生于无,微积成山。

第一句讲,人最大的罪恶,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欲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相界,欲界。所谓的相,是由人的妄心所化,人是一个喜欢脑补的动物,能把断续的空间幻想成为实体,进而成相。相界就是六根作彩笔,染出的六尘。

但是还没完,染出六尘之后,人又对这六尘产生了爱和恶的分别,耳朵喜欢好听的,眼睛喜欢好看的,舌头喜欢好吃的,鼻子喜欢好闻的,身体喜欢好摸的。对这六尘的欲,产生了进一步的无明,也就是七情。欲界诞生了。

欲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欲界不在外,在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欲望也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界,而千千万万的人汇聚成了一个大界。同气相求,同好相友,所谓粉丝团,就是同欲的人产生的共鸣圈。

但是我们要知道,欲是无止境的,是填不满的,因为欲就是谷欠,永远都是欠,所以欲壑难填。无法满足之后会怎么样?犯错,犯法,犯罪。

既然如此,那要如何从欲界中解脱出来?

知足,周公告诉我们,容易满足本就是一种美德。知足所以才能永远满足,没有欠的时候,一个人是富足还是穷欠,只在德性上,不在物质上。

有些超级富豪,家财万贯,还是穷欠饥渴的样子,好像饿鬼一般,因为他不知足。

知足者常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乡野文人,箪食瓢饮,还是自得其乐逍遥的样子,好像做了皇帝,因为他很满足。

穷不穷,其实不在外,只在内。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

这句话是说,有生于无,而在无之时作为是最容易的。我总说有生于无,很多人不明白,我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说他是最弱的,他哥哥能治未病,也就是在没有症状的时候就治好。

其实我们都知道,病成相了,是难治的,没有发病的早期才是容易治疗的,但是现在的医学有治未病的能力吗?现代医学,所有的治疗都要见到相,才可以开始。医院化验血,化验尿,拍片子,拍CT,拍核磁共振。没有这些相,医生什么也不能做,也做不了。因为治未病,不符合科学眼见为实的科学精神。

但是,恰恰是未发之中时,才是我们最好的入手时机。你买股票,等大家都看出来再买?你买房子,等大家都抢的时候才买?你做生意,等大家都看明白了才做?那你注定失败,做什么都失败。

所以周公说,要在“其安”,“其未兆”,“其脆”,“其微”时,“持”,“谋”,“判”,“散”。这就是天子应该快人一步,敢为人先。也就是:

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

后面这段话就是解释事物发展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的,不要小看无,在无时就要着眼着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臺,作于垒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很多不起眼的事情,恰恰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天子行政,就是要有见微知著的能力。

民之从事也,常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

凡夫做事,总会在快成功时放弃,难以坚持到底,最后功亏一篑。这里讲的,就是成和败有时候,只是差一点,百姓所认为的无,有时候就是成就“有”的关键。

哲学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芝诺悖论,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阿基里斯是乌龟速度的十倍。先让乌龟跑10米,然后阿基里斯去追,当阿基里斯跑完这10米时,乌龟又会继续往前跑1米,阿基里斯跑完这1米时,乌龟又会往前继续跑0.1米,如此无限循环下去,阿基里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芝诺悖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