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1月29日,戎马半生、功勋卓著的彭大将军迎来了生命的最终时刻。在癌症的折磨下,曾经身强体壮的他早已骨瘦如柴,眼神中也不复往日的神采。每当病痛来袭,他只能在床上不断翻滚。

据照顾彭德怀的护士回忆,他的枕巾上总会出现成片的湿痕,甚至连被子床单都被生生咬烂。彭德怀似乎十分害怕面对死亡,又或者是不愿面对死亡,以至于有些话他终究没能说出口。彭德怀晚年究竟经历了些什么?他为何会落入这般凄凉的境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愧是“彭大将军”,“被贬”仍心系人民

提起彭德怀,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毛主席的那两句诗,“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作为我党的一名优秀将领,彭德怀在整个革命时期都为国家立下了显赫的功劳。

他同朱老总、毛主席等人共同开辟了江西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彭老总是八路军副总司令,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领西北野战军解放了西北五省;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率领志愿军击败了不可一世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当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险的时候,彭大将军永远是最值得信赖的那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2年,彭德怀考入了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在那里他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渐渐崭露头角。从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彭德怀回到湘军效力,他从一名排长开始做起,很快就因为出色的才干屡受提拔。

不久后,北伐战争爆发,彭德怀随即跟着部队一起讨伐军阀。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共产党人段德昌,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后来蒋介石公然背叛革命,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彭德怀选择在革命最低潮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彭德怀的选择注定了他的不凡,之后他领导了平江起义,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并在转战数月后和毛主席、朱德等人率领的第4军顺利会师。从此革命的火种在中华大地蔓延开来,他们用开天辟地般的壮举,赋予了中国革命新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那一刻开始,彭德怀的命运就同国家和人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无论身处逆境还是困局,我们都能看到彭大将军横刀立马的身影。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被授予元帅军衔,排名仅次于朱德。不久后,新中国就迎来了一次重大的考验,美国人主动把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疯狂挑衅我们的尊严。在当时大多数人都主张和谈的情况下,彭德怀力挺毛主席的主张,率领志愿军入朝作战,最终打破了美军的不败神话。

可惜后来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为了拿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1959年7月,中央政治局在庐山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会议期间,彭德怀有感而发,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对过去一段时间国家在发展中的错误提出了批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国家正处于敏感时期,很少有人敢站出来说真话,但彭德怀依然敢于仗义执言,但这种正义的行为却让他遭到了错误的批判。不久后彭德怀国防部长一职被免去,他也随即搬出了中南海,住到了北京西郊的挂甲屯。

接下来的6年时光,彭德怀一直在挂甲屯度过。庐山会议成了他一生的转折点,前半生光芒万丈,后半生黯然神伤。表面上看上去,彭德怀在挂甲屯生活的很平静,但只有他自己清楚,他内心是多么痛苦。

彭德怀不再是过去那个威风凛凛的大元帅,也不再是处理军国大事的领袖,他似乎成了一个普普通通年逾花甲的老人。虽不再手握实权,但他依然时刻心系人民,时刻想为身边的群众排忧解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打算终老田间,被起用再续前弦

当年彭德怀搬去挂甲屯后不久,便发现了一个十分急迫的问题,当地的水资源极其匮乏,很多百姓都喝不上一口干净的水。那里有几百户人家,却只有一口水井,每次村民们都要排很长的队取水。

据村里人讲述,挂甲屯自古以来就是缺水的地方,全村上下就靠着这口土井生活。起初彭德怀以为只是单纯缺水,可当他有一天路过那口土井的时候,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土井里漂浮着大量的杂草和树枝,水质浑浊不堪,隐隐还能闻到一股臭味。尽管已经到了这样触目惊心的地步,当地百姓还是要排很久的队才能打上来一桶水,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去打一口深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哪里是水啊!分明就是浑浊的泥浆,这样下去是会出大问题的!”回到住处后,彭德怀和警卫员说起了这件事,眼神中满是心疼和愧疚。他们最初革命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好日子,可如今看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当晚彭德怀一夜未眠,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口土井的样子。第二天一早,彭德怀就作出了一个决定,他要把院里的机井向所有百姓开放,让百姓们都能吃上一口干净水。

警卫员将这个消息传出后,小院门口立刻就围了不少群众,但他们都不敢迈入小院一步,生怕给彭德怀带来什么麻烦。彭德怀见状,立刻热情招呼百姓们进去打水,还让警卫人员帮老人和儿童送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日里,彭德怀没事便会深入田间地头,和当地老乡热情的打招呼。遇到需要帮忙的,他便会俯下身来,帮他们除掉田间的杂草,插下绿油油的秧苗。他不怕脏也不嫌累,偶尔抽一支老乡身上的烟解解乏,喝一口老乡用来解渴的大麦茶。

在那片热烈的土地上,没有元帅也没有国防部长,更不存在什么尊卑之分。当地百姓都亲切地称呼彭德怀为“彭老头”,几乎每天都有人邀请他去家里吃饭,这样的生活彭德怀一过就是6年。

过去革命艰难的时候,党中央的领导都带头搞生产,简单的农活对他们来说自然不在话下。更何况彭德怀出身在一个农民之家,他深知底层人民的艰难,因此不愿眼睁睁看着他们吃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人民就没有党和国家,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做人民的牛,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他可不是简单说说,而是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愿占老百姓哪怕一点便宜。

早在抗日时期,彭德怀就是出了名的“老黄牛”。当时老百姓一听说有队伍打鬼子,哪怕忍饥挨饿,也要给八路军同志送粮食,有的人甚至把家里的牲口都送给了八路军。

彭德怀把群众的一切奉献都看在眼里,为了不让老百姓受累,他下令各部队一律不允许接收老百姓的牲口,收下的粮食也要做好统计,以便将来胜利后一一归还。为了尽量减少老百姓的负担,彭德怀还下令让每个战士每天少吃一两米,真正做到了和百姓患难与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彭德怀本以为他会在挂甲屯终老,结果来自中央的一个电话再次改变了他的命运。那是1965年9月23日,正在吃早饭的彭德怀接到了中央打来的电话,对方竟然是毛主席的秘书,让他尽快回京去和毛主席见一面。

俯首甘为孺子牛,晚年却吃尽苦头

本身接到中央的电话就足够让人吃惊,如今又收到了毛主席的邀请,彭德怀心里别提多激动了。这些年来他基本上断绝了和中央的联系,早已做好了终老田园的准备,却不料以这样一种方式再次获得了回到中央的机会。

一路上,彭德怀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主席叫他去北京究竟是何用意,他们该如何面对过去那些问题呢?还未来得及想清楚这些问题,彭德怀就回到了久违的北京城。眼前的一切是那样熟悉,但似乎又多了几分陌生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北京后,彭德怀没有第一时间同毛主席见面,而是前往人民大会堂出席了一场会议。会议现场坐了不少中央领导,他们宣布了一个让彭德怀感到十分意外的决定——担任西南三线建委第三副主任。

彭德怀全然没料到中央对他的任命,他陷入了长久的沉默,随后便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理应服从中央的命令。但我现在的条件已经不适合当主任了,而且工业生产不是我的强项,还是把我留在基层抓农业生产吧!”

彭德怀不同意,中央那些人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寄希望于主席能够解开他的心结。大家都知道彭德怀前些年受了委屈,都想为他争取一个重回中央的机会,但他却似乎不想领这个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毛主席的秘书就再次打来了电话,让彭德怀直接去中南海同毛主席会面。听到这句话,彭德怀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就乘车往中南海赶了过去。这对共同奋战多年的战友即将重逢,彭德怀的心中充满了疑虑,但更多是喜悦和感动。

让彭德怀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早早就在门口迎接他,随即两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和6年前相比,两人的鬓间又多了几丝白发,眉眼间也出现了一些疲态。岁月终究没有善待他们,经历了一场“大是大非”后,他们对当年那件事都有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好几年没见,你老了不少。”主席率先开口说道。

“您也是一样,不过如今的我已经起不了多大用喽!”

“那些事都过去了,有时候细细琢磨,你当年似乎是对的。不要对组织上的安排有意见,去西南三线搞建设,你将来便可以随时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毛主席这次叫彭德怀过来的目的,就是劝他接受组织上的任命,为西南区的建设贡献力量,将来好回归中央。可彭德怀显然对当年的事心存芥蒂,他不是不愿意为国家和人民效力,只是不愿意再卷入那些无谓的“权力斗争”

毛主席得知彭德怀的想法后,也没有继续强求,而是又喊来几位领导陪彭德怀吃了一顿饭。席间,他们回忆起延安的那段革命岁月,不禁多了几分感慨。几杯酒下肚之后,彭德怀这才知道组织上派他去西南三线是主席的想法,这让他沉寂已久的心又重新跳跃了起来。

从主席简单的话语里,彭德怀听出了满满的鼓励和期待,三线建设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他如何能拒绝主席的一番好意呢?饭后几人聚在一块喝茶,彭德怀随即向主席表明了他的态度,一定会给中央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两双大手再次紧紧握在了一起,他们没有再多说什么,享受着难得的静谧时光。第二天一早彭德怀便和主席告别,返回了他居住6年之久的挂甲屯,他即将开始人生的下一段征程。

“廉颇虽老,壮志犹在”,彭德怀还是当年那个一心为国为民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只要国家需要,他随时准备燃烧剩余的光和热。彭德怀离开挂甲屯的时候,那些被他帮助过的百姓都前来送行,一直目送他的车消失在远方。

可惜后来国家经历了一段特殊时期,彭德怀再次遭受了错误的批判,此后他的生活便陷入了彻底的困境。人生中最后那段时间,彭德怀是在301医院度过的。除了癌细胞扩散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他还要承受精神上的煎熬,以至于后来瘦得几乎不成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延缓彭德怀的生命,医生只得切除了他的气管,以至于他最后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能无声的宣泄着内心的痛苦。每当深夜四下无人的时候,便是彭德怀最脆弱的时候,枕巾上的泪痕、床单上的咬痕,无一不在透露着他心里的不甘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黯然离世,共和国的天空又落下了一颗璀璨的星辰。他的名字注定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在荣誉之外,他的离开充满了太多悲情的色彩。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过往的兴衰,也可以定义一件事的对错。我们铭记彭德怀的公德,就要直面过去那些对错,这样才会避免类似的错误。几经波折后,彭德怀的骨灰得以重回故里,这也许才是他心目中最好的安排。

看完彭德怀晚年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