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下,“蔚来什么时候倒闭”

过去八年蔚来连年亏损,累计亏损金额已经达972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仅次于许家印的恒大汽车的1040亿元的亏损金额。

巨额的亏损就像一个黑洞,不断地吞噬着蔚来的未来。在今年2月27日的一场直播中,蔚来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被网友直接怼脸拷问:“蔚来什么时候倒闭。”

虽然李斌巧妙地用“这个问题回答不了,要靠广大用户一起回答”轻松化解尴尬,但这并不足以打消外界对蔚来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作为一个一上马就选择走高端路线的自主品牌来说,蔚来的高端化还是颇为成功的。蔚来所有车型的售价都非常高,甚至超出大部分BBA车型。至于亏损依然如此之大,主要原因是蔚来在李斌的带领下始终深陷理想主义的泥潭。

比如,为了解决续航焦虑,蔚来就重金投入推行换电模式。实际上这一绝佳的产品噱头也成蔚来有别于其他新能源车企的一个最明显的标签。有人点评它像曾经的京东,一旦建成,就是坚固的护城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换电这条路有多难走呢?行业巨无霸特斯拉早在2013年就尝试过换电模式,但最终受困于高昂的资金投入以及难以盈利等因素不得不放弃。

按一座换电站成本300万元计算,仅2013年蔚来在换电站建设这一项上的投入就高达30亿元。而这一模式充满不确定性,比如如果充电技术、方式或电池续航能力得到质的飞跃,蔚来在换电方面的投入将彻底成为一笔沉没成本。

再比如,在造手机一事上,李斌的账又极具“理想主义”。根据李斌的预想,当蔚来车主达到500万时,假设有一半用户每三年购买一次蔚来的手机,手机业务就可以为公司贡献20%的毛利。却完全不考虑凭什么让用户花6498元购买蔚来的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蔚来的底层逻辑是用“研发投入换取长期毛利”。这种长期主义的逻辑是没问题。但是在早已白骨累累,倒下的车企不计其数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不浪费粮食”,先保证活下去才是车企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为了赚钱,彻底放开

随着行业进入深度洗牌期,蔚来总算意识到想继续留在赛道上,不能再沉迷在自己描绘的“乌托邦”中,必须要有能真正赚钱养家的活才行了。

虽然经过近10年的发展,蔚来已经成为了最成功的自主高端品牌之一。但高端市场规模毕竟有限,始终无法做大。想实现规模效应,必须将产品拓展至消费能力低的大众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最近蔚来终于将旗下酝酿已久的子品牌——乐道推到了大众面前,按照官方的说法,乐道的定位为20万元级别的主流市场。而从整场品牌发布会上来看,特斯拉成为了乐道的对标品牌。首款车型L60,除了定价(21.99万元)比特斯拉Model Y便宜3万块钱以外,不管是车身尺寸还是能耗水平无一不向Model Y看齐。

但是乐道的推出并不是要成为特斯拉的“挑战者”,而是背负了蔚来向规模化发起冲击的重任,被视为是蔚来能否走出亏损的关键一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清醒”过来的蔚来的动作远不止于此。内部代号为“萤火虫”的第三个品牌已经箭在弦上,正蓄势待发。“萤火虫”的定位更接地气,将主攻10万-20万元的中低端市场,主要任务依然是帮助蔚来实现规模化。

可以看到,认清现实后,为了赚钱,蔚来算是彻底放开了。届时,蔚来汽车通过蔚来、乐道、萤火虫三个品牌实现高端市场、大众主流市场,以及入门级市场的全面覆盖。

对蔚来汽车来说,这将是一场不能输的硬仗,因为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至于乐道和萤火虫到底能不能帮助蔚来杀出重围,时间会给我们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