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老闫侃史

编辑|老闫侃史

历史上的印度,从来就没有成为过有声有色的大国,但即便这样,丝毫不影响印度试图称霸的梦想,为了能制造舆论,印度甚至在外界多次称是“南亚小霸王”。

但问题是,印度不管是从地理上,还是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不具备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上个世纪的几次印巴战争,印度就应该清楚,一个稳定,不称霸的印度,才是中美等强国的关注点所在。

1947年,英国在印度的殖民体系正式宣布离开,但与此同时,狡猾多诈的英国政客们,却做出了这样的一个选择,那就是将原本英属殖民的印度,彻底分割为两块行政土地,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印巴分治”。

对于印度来说,他们一直想要对标美苏这样的世界第一流强国, 在美苏争霸时期,两方都对于印度极尽拉拢,而这样一来,就给印度一种错觉,那就是谁想要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那么就必须要有印度的站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2年之前,印度总理尼赫鲁从来都没有想到,在青藏高原上,他们会对中国形成碾压的姿态,再加上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背后一直撺掇,这样一来,尼赫鲁盲目的自信心,就开始膨胀。

而让全世界都大跌眼镜的,则是印度在面对中国自卫反击战时的一溃千里,如果不是当初的中国因为自身原因而选择了适可而止,那么印度所面临的后果,就是难以想象的了。

此战过后,印度也彻底想明白了,自己不是中国的对手,尼赫鲁因为此事下台以后,他的继任者们就不再选择选边站,而是开始求一种平衡。

事实上,1947年印巴分治的第一年,就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印度的突然发难,让印度捞取了不少的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5年印巴发生第二次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美苏的战略物资支援,在一定程度上,所谓的印巴第二次战争,其实本质上就是美苏的代理人战争。

因为在1962年刚刚在中国面前吃了大亏,所以3年后的第二次印巴战争,让印度攒足了劲头。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印度再次获得了全胜,这一次印度对与巴基斯坦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完成了多达五分之三的实际占领。

或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也或许是印度觉得自身的实力已经足够能让巴基斯坦臣服了,于是在短短6年之后,印度就开始发起了对于巴基斯坦的突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美国和英国,对于印度已经是十分的不满,原因就是当年英国选择印巴分治,目的就是要印度和巴基斯坦能相互制衡,这样才符合美国和英国对于南亚的利益管控。

但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印度,根本就不再管这些了。再加上苏联在背后一直扶持印度,让美国就更是不满了,如果印度持续发展壮大,成为南亚版的苏联,那美国可就彻底被动了。

眼看正在成为死棋,一直在背后坐庄的美国坐不住了,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后没多久,基辛格就选择秘密访华,虽然表面上是为中美关系寻求升温的可能,但是却也是希望中国能出手,在一定程度上给印度进行掣肘,最起码是不能让印度真的彻底吞下巴基斯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辛格甚至这样表示:“如果中国认为印度次大陆的局势对自身安全是种威胁,如果要采取行动保卫其安全,美国将反对其他国家干预中国的事。”

当时巴基斯坦是分为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这一次战争过后,东巴基斯坦成为孟加拉国,而巴基斯坦最终也会作为一个合法的政权被保留下来。

当时中国对于美国的条件,选择了以“条件不够”来作为拒绝的条件。当然,今天的巴基斯坦之所以能被称为是“巴铁”,绝不是没有原因的。当年正是在我们的帮助下,巴基斯坦才能够免遭灭国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印度,至今仍然未摆脱自己作为棋子的命运。

如果当年我们真的相信了美国的说法,那么我们与印度之间,只会发生不断地战争,更不要谈所谓的和平发展了,毕竟安稳,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得第一保障性要素。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