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五月的高温,把在这里举办的2024(第41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简称「2024中国体博会」)烘托出了热烈的氛围。

来自全国的体育用品行业同仁相聚蓉城,共同找寻生活体育大时代下的市场机遇,也在展厅展台和会议活动的一系列亮点中,找寻并把握着行业的新变化。

文 / 大江

编 / 郭阳

「Welcome to Chengdu,the hometown of Pandas!」不止于6000条黑白组成的大熊猫艺术装置,在2024中国体博会展区里,熊猫等地方特色的元素随处可见,打上了浓浓的地方印记。在超10万人次的参展观众里,还有3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境外观众,也在熊猫之乡感受着中国体育用品业的「热辣滚烫」,给努力出海的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第六次来到成都的中国体博会,正在将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力,辐射到新发展使命下的西部地区,又从这里延展到全国乃至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体博会上超过1600家参展企业在成都展示出了琳琅满目的创新产品,也用满满的自我革新意识,显现出业界共同探索新的突破,以及服务化升级的决心。

在风云际会的世界舞台上,面对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坚持产品创新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体育用品企业新的机遇又在哪里?在海内外都很「卷」的市场形势下,企业如何突破重围创造新的价值?让我们跟随氪体一起,走进2024中国体博会现场,看看今年的行业动向有哪些新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费需求驱动下,「黑科技」元素拉满

「你们这个产品还挺好耍!」

摘下口罩的观众们不光在运动嘉年华里亲密接触了乒羽足篮等传统项目,在飞盘、匹克球等各类新兴运动展台找到运动的快乐,还在创新推优的数字跑步机、智能单车区流连忘返。热烈的体育氛围,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西部博览城展馆内,前来咨询、体验、洽谈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展商们在卖力吆喝着自家产品,详细讲解功能和技术优势,向每一位潜在客户推荐自家制造工艺或新材料的先进性。

有的品牌干脆把直播厅搬到了体博会的现场,新媒体线上的全开麦,让更多在线的「家人们」通过云观展的方式参与到体博会现场互动中。

「都是老乡,你给我说个底价吧!」讨价还价里的乡情牌,让交易现场多了一些人情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时代的大潮席卷而来,与运动健康开始产生化学反应。前沿的数字技术从竞技体育延伸到大众体育的范畴,各种融入大众体育生活方式的数字产品在现场亮相,带领我们进入一个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运动空间,感受体育科技的魅力。

数字智能、新材料工艺产品一如既往地受到欢迎,智慧社区、会员管理系统等软件集成方案也引得不少行业人士关注与问询。

舒华体育全新发布的行业首款运动处方I5智能家用跑步机,搭载AI语音系统,引发了不少围观。该款跑步机不仅能对跑者进行风险评估和个人运动能力测试,生成专属运动处方,还能根据个人运动状况和实时心率,自动调节速度和坡度,堪称专属「配速员」,让运动更科学有效。

在体思TopSupport展区,一个黑色方盒子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体思TopSupport推出的全新1080 Sprint2速度力量爆发力训练产品。「阿凡达」式的传感让大众亲身体验专业级别的科学训练。据介绍,1080 Sprint2训练产品搭载智能可调阻力系统,能够根据运动员的训练需求实时调整阻力大小,通过数据分析来找出训练中的不足,制定更加科学的训练计划,大大提升训练效果。

运动科技品牌AEKE带来的力量镜A1系列产品,把一度受到市场质疑的智能健身镜的科技实力,充分展示给公众。这款搭载高清互动显示屏,能实时跟踪并指导用户的运动姿势,结合AI算法,根据用户的运动习惯及喜好自动生成匹配课程。据工作人员介绍,AEKE力量镜A1区别于仅能进行有氧运动的运动镜、或仅能进行力量训练的设备,更像一个小型综合健身房,一台机器就可以满足用户的力量训练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只是健身行业有科技元素呈现,传统的球类运动也开始有了智能化的新变化。

例如,针对篮球场馆的痛点,我奥智能直播运动相机2.0的亮相,主打为篮球场馆提供一套解决方案,不仅可以进行AI智能直播、散客进球识别,还可以配合赛事助手系统,进行助攻、篮板、抢断、犯规等其他技术统计,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用户体验,场馆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功能。

「刚学打球只知道发蛮力扣球,打坏了好多羽毛球,你们这个设计确实可以省了很多钱!」「你放心,我们产品有好几十项国内外专利,你拿一盒去体验体验。」

在三才体育的展台,更环保、更高性价比的三段式羽毛球,让不少羽毛球爱好者找到了传统羽球的「平替」。这种几分钟就能生产出来的「三段式」羽毛球,由「球头+人造植毛架+14根短毛片」组成,进一步控制了生产与运动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亮眼专业产品的展台往往门庭若市——随着对体育用品标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从专业角度考量运动产品。但是无论消费群体如何迭代,高质量的产品永远是核心竞争力。

只有靠产品说话,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带动效益增长和产业升级。

一个显现的行业事实是,当前体育用品企业在产品上的创新,其终极意义在于解决行业痛点,为大众体育消费需求提供新的服务体验。这也意味着,产品的创新始终要紧密联系大众运动消费的需求展开。产品创新的源动力最终要落地到民众的体育运动和生活中,让创新转化为企业的市场经济价值。

在这背后,越来越多企业通过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及加强新品研发,建立产品技术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底,体育用品企业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包括生产工艺水平、自动化水平、高新材料应用能力,最终都将在产品上呈现。在国家鼓励支持高质量发展的路线下,国内体育用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含量,已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兴运动市场新机遇,该如何把握?

除了创新产品纷纷亮相本届体博会,「后疫情时代」新兴运动项目带来的市场热度,也为体育用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运动嘉年华吸引了不少观众参与,在其中的「热辣匹克球」活动中,很多商家和机构包括观众积极参与,深入了解匹克球运动的规则、目标受众以及潜在的市场机会。优拉等国外匹克球装备品牌携海外团队也来到现场为观众讲解匹克球运动的特点与装备技术。一些企业也集中展示的最新的棒球器材、智能训练辅助设备与高科技比赛用球,也让参观者亲身体验了棒球运动的乐趣。

面对新兴运动带来的机会,很多传统品牌通过开启多元化产品布局,进入这一赛道。在乒乓球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红双喜,产品线也在往足球、篮球甚至是匹克球等领域全面展开,特别推出了匹克球和球拍。泰山体育研发的碳纤维自行车也受到了现场观众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翼鲲飞盘也在针对不同年龄的用户群体,不断改进、研发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其中既有能满足年轻、潮流人群的个性化定制产品以及周边装备,也有满足家庭娱乐的飞盘产品,甚至针对儿童群体,还有材质更为柔软小巧轻便的比赛盘,以及可以随意涂鸦的创意提升小朋友对飞盘兴趣的飞盘。

而艾克飞盘则是针对飞盘运动特点和选手需求,打造了专属飞盘鞋,颇有未来感的设计使飞盘鞋既满足日常实用性,又能够展现出独特的飞盘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飞盘、匹克球、腰旗橄榄球、棍网球、板网球、轮滑、滑板、攀岩等新兴运动项目正在逐渐进入民众视野,各项新兴运动都在积累新的人气。在与现场参展商的交流中,今年巴黎奥运会很多新兴项目的亮相,让体育从业者看到了小众体育运动未来的发展前景,纷纷布局新的市场。

新兴运动市场逐渐受到欢迎,但市场的稳定和成熟尚需时间。事实上,不管是哪一种新兴运动,在体育产业这条需要精耕细作的慢赛道,在创新之外仍然离不开长期主义的打造与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兴运动的厂商纷纷表示,年轻消费群体市场需求变化快,这也对产品外观和性能迭代产生了新的要求。此外,他们也需要努力打造整个运动的「生态圈」,通过与学校、俱乐部、社群、比赛的合作,找到更多潜在人口。

相较于传统运动,「先出圈」扩大覆盖人口,是新兴运动进一步商业化的前提。

可以预见的是,行业都在寻找新的市场机遇和发力点,2024年将会是打好基础、极具考验的一年。在成都举办的2025年世界运动会携带更多新兴运动来到中国以后,对新兴体育运动市场的争夺会越来越激烈。

在未来,企业产品研发外的产业合作、异业合作,以此寻求突破获取人群和市场非常关键。谁能够在这些领域做足文章,谁就能在这个新兴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品牌「出海」成趋势,渠道、人才需求陡增

在与不少展商的交流中,「出海」都成为了关键词。大量企业透露,他们海外客户的比重在不断上升,有很多都超过了5成。一些产品一夜之间订单爆棚的「产品」,也在展商之间不胫而走。

与之相应的是,在体博会展区乃至周边几家国际连锁酒店里,随处可见挂着体博会胸卡的海外观众的身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接受采访时表示,「海外观众的回归对参展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实现跨区域经营、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有积极意义。」

在打开内外双循环经济格局下,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正在成为行业发展努力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英派斯的展区,FGT350电动跑步机完成首秀,多个优势新品的集中亮相,也显现出品牌「二次创业」的决心。据了解,经过多年发展,英派斯自主品牌已成功打入欧洲、亚太等多个国际市场,产品占有率不断提高。2024年,英派斯也深入推进了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全面推进快速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海外市场的产品销售和市场开发,目前公司国外销售收入占比达到了73.26%。

而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和专业的服务,舒华体育目前全球业务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千家线上线下销售和服务一体化渠道,在全球设立了近30家自主品牌门店,在1000多个健身中心开展业务,2023年自主品牌出海业务同比增长65%。随着舒华国际化战略的深入开展,未来将在研发、品牌和人才布局上持续加大投入,树立竞争优势。

河北英利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建功,作为主旨嘉宾出席2024中国体育场馆设施产业大会时也谈到,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企业要积极走出去发展国外市场。在他看来,中国企业有自身制造大国带来的一系列优势,但是对很多企业来说,渠道、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需要更多资源的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展商也表示,不止于亚马逊这样的传统海外电商平台,Temu、SHEIN、TikTok等新兴渠道乃至新的社交媒体阵地,都在成为品牌和产品出海的阵地。而在推进出海的过程中,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善于产品设计和硬件制造,但对出海市场了解不够,对当地市场资源的掌握不足的话,只靠一味地依靠低价策略,很难长久可持续发展。

一家中小体育用品企业代表告诉氪体,他们目前面临更现实的问题是,制造业本身门槛不高,市场需求也相对不稳定,相比于大企业的品牌资源优势,中小企业对内营销能力不足。在国内健身市场仍需进一步培养的情况下,外销订单自然成为了重点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行业专家表示,出海其实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是产品本身需要过硬,要有具备国际标准、行业领先的产品;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和挖掘,需要越来越多国际化的人才加入行业,来找到更多渠道与相关机遇。只有这样,中国体育用品业的企业才能真正走向上游,拥抱出海红利。

看到企业「出海」的积极意愿之后,罗杰也表示,未来联合会还会坚持「走出去」,加强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的交流与合作并将进一步加强境外观众的定向邀请,做好展会期间的相关配套及定制化服务,推动中国体博会成为体育资源交互的国际平台。

回顾2024中国体博会,无论从展商和观众数字,还是现场商贸氛围中,都能看到体育用品行业的复苏和创新生命力。

体育用品行业依然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态,但面对我们正从金牌体育向生活体育转型。大众体育消费者产生日渐丰富的需求,以及对于新产品、新业态的较高期待,给行业提成了新的要求。如何让体育用品业适应当前的市场形势,推动体育消费的提质扩容,成为了核心问题。

宏观环境为体育用品业的「新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后续巴黎奥运会、世界运动会等一系列国际大型赛事的陆续举办,体育市场还将持续升温。在新的竞争态势下,期待更多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在市场变化中把握住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持续突破,创造出新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