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第21期 总第43期

大事

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

完成全球最大碳强度降幅

5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大碳强度降幅。

☑ ////

气候变化将如何加剧自然灾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持续高温

印度北部和西部地区高温持续,北部多个邦已进入高度警戒状态,首都新德里当天发布了恶劣天气警报。上周新德里的最高气温突破47℃,周边地区的气温也不断飙升。目前印度有数千万人面临用水危机。

☑ ////

图源:央视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方多地首个高温日

比往常早到来

近日,北方多地气温攀升。5月17日至18日,河南郑州、陕西西安、山西太原、山东济南等地出现今年首个高温日。今年首个高温日与过去十年(2014年至2023年)平均首个高温日比要早。

☑ ////

图源: 中国气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候变化使飞行更加危险

受全球变暖影响,晴空湍流正在大幅度增加,其中增加最为明显的区域也是世界上航班最为繁忙的中纬度地区。新航SQ321遭遇严重湍流背后:气候变化使飞行更加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扫描二维码查看

图源| Colin Maynard on Unsplash

观点

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的夏天是过去2000年来

最热的夏天

2023年夏天的气温比之前创纪录的2016年夏天高出0.15摄氏度,比人类开始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提高全球气温之前最热的夏天至少高出0.5摄氏度。

☑ ////

图源:Tomek Baginski on Unsplash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态环境部发布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

报告从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区域格局和保障机制建设等六方面全面总结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印发以来,我国各重点领域在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中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 ////

图源:Willem Chan on Unsplash

深度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气候变暖

蝴蝶可能会失去斑点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更多的空气污染日出现,警示人们应该处于室内保护自己,而这将潜在影响健康及相关的公平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扫描二维码查看

图源:Meritt Thomas on Unsplash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候危机是一场儿童危机

2024年4月创纪录的极端高温使菲律宾和孟加拉国政府关闭了学校,这为气候变化如何威胁数百万儿童的教育提供了新证据。

☑ // //

图源:https://phys.org

新知

0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气候专家,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定义了40个常用的气候术语,并编撰成《气候字典》,希望读者通过阅读、分享并使用它,对气候危机有更多了解,以便推动全球气候行动的实施开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和减少污染、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帮助自然再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就在我们身边。它们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行业,从纺织品到建筑,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包括设计、制造、分销和回收处置。

除了帮助解决污染问题外,在解决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其他复杂挑战方面,循环经济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各国加快向更具韧性和低碳经济的过渡,同时创造新的绿色就业机会。

目前,只有7.2%的废旧材料在使用后循环回到我们的经济中。这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并加剧了气候、生物多样性和污染危机。因此,我们目前需要大约1.7个地球来满足世界的所有资源需求。

玲珑计划

05

菌子都旱没了!吃货哭了,

而她决定做点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气候变暖,当地的虫害越来越多,甚至还出现了从未见过的害虫。对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妇们来说,不断学习新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并不容易,她们能做的只有用更多农药——在她们看来,不使用农药化肥是不可能有收成的。后来,王萤和张梅找到了办法......

☑ ////

自然之友诚邀更多

关心气候议题的伙伴们加入玲珑计划

开展个体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探索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扫描下图中二维码了解&报名玲珑计划

我们期待在玲珑计划第五期遇见你

气候观点、大事、深度、新知 |

周周见 |

期待你的反馈与共鸣 |

扫描下方海报左侧二维码

回顾阅读往期《同声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