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美国的“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德国的“豹”2主战坦克等一直以其较高的颜值被认为是坦克中的“高富帅”。

但是俄乌战争很快将这些坦克拉下神坛,面对严峻的反坦克形势,特别是无处不在的巡飞弹和FPV自杀无人机,这些西方坦克已经顾不得颜面了,直接进行了最适合战场的改装,即用苏式“接触”-1爆炸反应装甲贴满全身,用“鸟笼”格栅将自己团团围着,再也没有“高富帅”的风格,与一种T系坦克的“破烂王”造型一模一样!

但显然,“破烂王”的生存力明显要高于裸奔的“高富帅”!战场才是检验设计的唯一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乌军一辆M1A1主战坦克被贴上了“接触”-1反应装甲和“鸟笼”格栅装甲。

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M1A1主战坦克算是该型号中防御力最强的,美国还贴心地提供了“城市战”防御组件,车体两侧也装有美式的爆炸反应装甲。但是在实战中,乌克兰坦克兵对这种坦克的生存力还是大为不满,第一次投入战斗的4辆M1A1主战坦克被俄军轻易击毁,甚至有一辆是被T-72主战坦克发射炮射反坦克导弹击毁的。

为此,乌克兰坦克兵们就地取材,将苏式坦克上的“接触”-1爆炸反应装甲拆下来后安装在M1A1坦克上,以抵御反坦克导弹或RPG火箭弹的聚能装药破甲弹头,而面对自杀无人机的肆虐,更是将“鸟笼”装甲套满整个炮塔。

由于M1A1坦克的炮塔比一般的T系坦克大得多,因此这个“鸟笼”头非常可笑,但却能够为坦克兵们抵御来自无人机的自杀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车首下部的“接触”-1爆炸反应装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炮塔上的“鸟笼”装甲,只有舱门位置是漏洞。

据称,这种设计已经成为乌克兰M1A1坦克今后的标准配置。

总部位于乌克兰的 Metinvest Group 是一家钢铁和矿业集团,该公司发布了一份关于新装甲屏蔽系统的新闻稿。

该公司表示,它正在为苏联设计的T-64和T-72系列坦克制造工厂标准的反无人机“鸟笼”装甲,也展示了艾布拉姆斯坦克设计的一个例子。这是该公司更广泛的“钢铁阵线”战时生产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一直在为乌克兰武装部队生产预制防护掩体、防弹衣和其他类型的物资。

新闻稿的机器翻译显示:“经过漫长而全面的测试和检验,钢网开始免费提供给武装部队。到目前为止,已经制造并交付了 25 多个额外的防护系统,其中 7 个用于 M1 艾布拉姆斯坦克。”

新闻稿补充道:“所有防护格栅的设计图都考虑到了每种坦克的设计特点,因为附加结构不仅应能抵御外部威胁,同时还不应限制设备本身的功能,不应使其在战斗条件下的操作复杂化,也不应干扰战斗。”“防护屏结构的总重量高达 430 公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防护格栅的另外角度。

不过,从这辆M1A1主战坦克的改装来看,其漏洞还是很多的,总结下来一句话就是“顾头不顾腚”!

为什么呢?

其炮塔防御能力本来是全车最强的,在这个炮塔上装满格栅“鸟笼”,但车体四周却仍然依靠爆炸反应装甲来防御,而且车尾发动机部分也没有装格栅,而这个是FPV无人机最喜欢撞击的位置,毕竟谁会去装坦克厚重的正面装甲啊,那个装甲穿甲弹都打不穿,更别说无人机了,薄弱的发动机舱才是巡飞弹和FPV无人机的最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俄军喜欢将“鸟笼”装甲顶得高高的!

除了这个败笔外,我们还注意到,M1A1炮塔顶部全部装上了“鸟笼”装甲,但高度很低,并不像俄军那样顶得很高,这可能导致来袭弹药虽然被拦截,但爆炸产生的金属射流仍然能够击穿薄弱的顶装甲,而如果顶得高一些,那么这些金属射流就会在飞行中被削弱,不至于穿透装甲。

此外,紧贴炮塔顶部加装“鸟笼”装甲,很可能将M1A1炮塔后部弹药尾舱的泄压板挡住。泄压板的存在是M1A1生存力的保障,一旦弹药尾舱被击中起火爆炸,其能量会顶破薄弱的顶部泄压板得到释放。而“鸟笼”装甲将泄压板挡住,一旦被击中爆炸,泄压板可能会被卡在“鸟笼”里,爆炸能量得不到释放,那么就会和苏式坦克一样飞头了!

所以,这种设计正确与否,还是要到战场上走一遭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M1坦克炮塔顶部的泄压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尾舱弹库中的120毫米定装炮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被击中的M1A1坦克,火焰和爆炸威力从顶部倾泻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