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姆佐夫:叶利钦第一忠诚部下,因没接班叶利钦,和普京作对15年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心飞扬

编辑|t

引言

2015年2月27日深夜,一辆白色汽车里一把枪正瞄准桥上的一对情侣,几声枪响过后男子应声倒地。

该男子叫涅姆佐夫,曾在上世纪末短暂担任过第一副总理,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叶利钦最有可能的接班人。

众所周知,最后胜出的是普京。而涅姆佐夫失利之后则踏上 “拉普京下马”的路一去不回头,直至生命的终点,时间跨度长达1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涅姆佐夫)

一、曾公开提告普京,三年后死于非命

2011年,一个新闻吸引住了西方记者们,有人到法院告普京了,指控的罪名虽然不是贪污等那种能让他声望大跌的,但“诽谤”也足以让它登上媒体头版了。

提起诉讼的人当中有一个身影颇为瞩目,他就是涅姆佐夫,一个不受克宫欢迎的人。起诉原因,是公开指责普京当年在任期间利用职务便利,窃取巨额国家财产。

2015年2月27日的晚上,莫斯科发生了一桩枪击案。嫌犯作案手段老练枪法精准,连开6枪其中4枪正中目标,得手之后即扬长而去。

被害人正是涅姆佐夫,地点是在市中心的一座桥上。当天,他与90后的女友在外共进晚餐之后携手散步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涅姆佐夫)

作为普京时代死于谋杀的最有名的人,他的死惊动了克宫,为了尽快抓出真凶还成立了专门的破案小组。

全力追击之下,嫌犯很快被锁定,并于3月份拘捕到案。他们来自车臣,直接执行的那位是个训练有素的警务人员,还曾获得过勇气勋章。

凶手自述刺杀原因是,不满涅姆佐夫对自己信仰的抹黑,符合此前推断出来的作案动机中的一种。参与作案的人最终被判处监禁11到20年不等的处罚。

但这个结果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有的人指责卡德罗夫是凶手,有的人甚至把矛头直指普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凶手)

涅姆佐夫生前“害怕普京杀掉自己”“普京可能会杀掉自己”的言论被翻了出来,支持者和西媒都有意无意明示或者暗示普京才是幕后真凶。

涅姆佐夫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敢与普京针锋相对多年而屹立不倒?为什么他的死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1997年-1998年间,他曾经官至第一副总理;1999年底-2003年,是国家杜马的副主席。在这些身份之外,最为令人称道的大概要属当年的继承人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涅姆佐夫)

二、从科研走向政坛,成长为明星州长

说起涅姆佐夫这个人,那也曾是九十年代俄罗斯政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广泛为外界认为是最有可能接班叶利钦的人选之一。

他原本是一个科研工作者,一路顺遂地读书、工作,年纪轻轻就有60余篇论文见刊,不出意外的话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但这个意外偏偏就出现了,1986年举世震惊的切尔诺贝利爆炸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涅姆佐夫也因此开始关注环保,并在1988年作为领头人成功阻止了一个新核电站项目的推进。

正是这件事,让他进入了政界人士的视线。1990年,成功当选市里代表,并与日后的“贵人”叶利钦结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切尔诺贝利事故)

涅姆佐夫博取叶利钦信任的第一步,是在1991年“8·19”事件中选择了坚定地与他站在一起。

自古成王败寇,如果对方获胜了,那么涅姆佐夫这些人就要一起被清算。所幸的是叶利钦笑到了最后,在事情平息之后顺利登上了总统宝座。

涅姆佐夫的这次投资很快就收到了回报:9月份叶利钦任命他为下诺夫哥罗德的代表,又两个月直接升为为州长,堪称火箭式提拔。

这一年,他年仅32岁,这个年纪的州长别说俄罗斯,放眼全球,都是凤毛麟角。也就是说,涅姆佐夫用一次忠心换来了日后的平步青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涅姆佐夫)

上任之后,他在经济上锐意改革,舆论上也给了媒体极大的自由空间:他是自由派,希望能够把这块千疮百孔的土地建设成一方自由、先进的社会。

事实证明,叶利钦倒也没有看错人:昔日的“汽车城”“重工业基地”在涅姆佐夫的手中成为了“赚钱的模范”,甚至有盈余能够替那些落后的州代缴税款。

年轻的州长很快就赢得了民众的欢心,他连续数年名列“最受欢迎的州长”之列。

这样的下属能得到上级的喜爱也就不足为奇了,1994年叶利钦去视察的时候,颇为郑重地鼓励涅姆佐夫:“你是我2000年可能的接班人候选。”

(叶利钦)

虽然彼时1996年的大选都还没有开始,叶利钦能否连任尚是一个未知数。但这足以看得出,涅姆佐夫备受“宠爱”。

1997年,任期尚未结束,涅姆佐夫就被调到了莫斯科。意味着他终于走到了权利的中心,这是叶利钦的信任,昭示着他距离接班人的位置更近一步。

三、进入中央改革失败,与接班人擦肩而过

涅姆佐夫是叶利钦的忠实追随者,很多方面都体现出这一事实,最重要的一件事当属拒绝参与总统竞选。

他是个很鲜活的人,会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著书立说,对他人不吝夸奖;为人风趣幽默,善于结交形形色色的人,因此人缘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涅姆佐夫)

年轻、外貌帅气、学历高、亲和、名声好又有出色的政绩和民心,这样的涅姆佐夫自然得到不少人的赏识,甚至有人劝说他参与1996年的总统大选。

但他拒绝了。

这一切,老谋深算的叶利钦都看在眼里,暗自称赞“良将难遇,忠心更难求”。那么,涅姆佐夫最终又是如何输掉这场接班人之战的呢?

在第二个任期内,叶利钦需要挑选有力的改革者来组成内阁,要求这些人不仅要有经验、有魄力、有手腕,还要对他忠诚,于是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涅姆佐夫。

(叶利钦)

1997年3月,40岁的涅姆佐夫出任第一副总理,分管的是国企改革这种敏感又难搞的领域。这是一场豪赌,成功了就有望再进一步,失败了政治生涯恐将告终。

叶利钦开始在很多场合为涅姆佐夫造势。1997年11月,他公开向媒体表示期望涅姆佐夫能够接替自己;还带着他访华、参加高级别活动,指定由他代表自己签署各种协议。

但很遗憾,涅姆佐夫还是输了。

当时的俄罗斯正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危机,涅姆佐夫上任之后就着手整治腐败、改革退休金、精简政府部门和国企,希望能够带领民众从衰退、失业中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涅姆佐夫)

可结果显示这些措施并未真正奏效:货币继续贬值、政府债台高筑;通胀居高不下、失业率持续走高;犯罪率继续攀升,手段也越发恶劣;大量国有财产被偷窃早就了一批新寡头……

民怨沸腾之下,总要有人为这个烂摊子负责,现任内阁作为改革的主导被推了出来。1998年8月,涅姆佐夫结束了他为期一年五个月的副总理任期。

不过,鉴于他和叶利钦的亲密关系,此时还没有彻底从接班人的候选名单中排除出去。

时间很快来到了1999年,距离下一届总统大选的时间更近了,叶利钦的身体也发出了新的警告,健康状况容不得他继续拖下去了。

(普京)

出人意料的是,他最终选定的人不在任何一个人的预测名单上,既不是涅姆佐夫也不是卢日科夫,而是一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人-普京。

普京很争气,刚坐上副总理的位子以强硬的态度出兵平叛,支持率也一路飙升。自此,接班人之争尘埃落定,涅姆佐夫黯然退出舞台中心成为一个边缘人物。

三、到死仍在“反普”,却不曾威胁到普京

他是从一开始就作为反对者出现的么?并不是。刚开始,他对普京是支持的,赞扬对方是个“负责诚实的人”、是“最能赢得选举的人”。

至于为什么立场转变如此之快、如此之大,没人清楚,或许是涅姆佐夫没能在普京的政府中谋求到理想的位置,也或许是别的原因,总之他很快就成为“反普”队伍中影响力最大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对派拉横幅)

从2000年开始,涅姆佐夫十几年如一日作为反对派活动。直至去世之前,他都是最大的反对派。

涅姆佐夫的住所在红场附近,紧邻经济部,这与他在政坛的形象很是贴合:作为最大、最为有名的反对派,与普京对着干的行为基本都是集中在经济政策上。

2008年以后,他发布了数份报告公开指责普京,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挪用奥运资金、反对吞并克里米亚。

2009年,他所在的反对派在莫斯科游行,要求普京卸掉总理一职。那时,尽管普京的支持率仍然是一骑绝尘的No.1,却受法律的限制不得参选,只能转而担任总理。

(普京)

即便是普京这般强大的人,也不愿意看到有人这样高调地在自己眼皮子折腾,干什么都要跳出来大声反对指责。因此,涅姆佐夫不被待见也是理所当然的。

那么,普京是那个躲在幕后买凶的人吗?

坦白讲,普京没有冒着名誉受损的风险暗杀涅姆佐夫的必要。原因很简单,尽管他蹦跶得比较高,反对声音也看似很大,但实际上压根对普京构不成威胁。

第一,从2000年开始普京的支持率之高无出其右者。2000、2004、2012三次大选,普京的支持率都超过了半数,当年曾和涅姆佐夫互泼果汁的那位作为竞选人只拿到了6.23%。

(普京)

不管涅姆佐夫怎么公开喊骂,都阻挡不了滔滔民意,若是被记者或者百姓问到了,普京也会毫不客气地“回骂”。

第二,涅姆佐夫的势力范围很小,局限于莫斯科,影响力也小。2012年,反对派联合组织活动,没过多久就人数暴跌;到涅姆佐夫被杀时,更是深陷低潮,支持者寥寥。

第三,涅姆佐夫还有一段无法抹去的“黑历史”。2003年他在杜马选举中失利,第二年就跑去给亲美反俄的尤先科当顾问了。

所以说,普京绝对有能力实施这么一场暗杀,但又确实没有去做的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涅姆佐夫)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俄原副总理遇刺掀政治波澜 俄悬赏300万卢布缉凶.[OL].2015.03.02.

中国新闻网.刺杀俄前副总理涅姆佐夫的直接凶手被判20年监禁.[OL].2017.07.14.

中国新闻网.俄罗斯反对派克宫前拉横幅 要求普京下台.[OL].2009.04.29.

中国新闻网.莫斯科法院拒绝受理针对总理普京的诽谤诉讼.[OL].2011.02.15.

中国新闻网.40岁车臣总统要找接班人? 期待俄总统普京决定.[OL].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