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谢玮 肖翊 马铭悦| 吉林报道

5月25日至26日,以“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吉林省吉林市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聚焦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交流探讨、集思广益,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凝聚更大共识,贡献智慧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5月25日的开幕式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吉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曹路宝,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等分别致辞。吉林市委书记胡斌代表主办城市致辞。

赵辰昕对论坛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一以贯之推动创新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东北地区资源条件良好,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充分表明对东北地区的关心和厚爱。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意图,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紧紧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突破,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

曹路宝代表吉林省委、省政府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这体现了总书记的深谋远虑,更是为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吉林全省上下牢记嘱托,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国防安全的重要使命,激发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吉林振兴发展已经稳住了上升期、稳在了快车道。

吉林市委书记胡斌代表主办城市致辞。他表示,吉林市在省委和省政府带领下,把握时代大势、逐浪历史潮流,高昂“同舟共济、激流勇进”城市精神,聚焦难题、抬高标尺、提格统筹、系统动作,上下一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

“吉林市山川焕彩、人文鼎盛、地缘优越、产业雄厚,特别是工业先发肇始、底蕴丰厚,‘一五’时期国家投资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在吉林市的有7个,历史发展必然赋予这块土地新的使命。”胡斌说。

吉林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吉主持开幕式。

在开幕式后举行的主论坛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中国一汽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王国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等作主旨发言。

刘尚希表示,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指引性、方向性和战略性的概念,是在传统生产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提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当前,在生产关系领域已出现了三大显著变化:一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二是所有权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不同类型的所有权在数字化背景下正在融合共享;三是分配关系的底层逻辑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分配逻辑是基于生产成果的分配,而如今,创新驱动下的新的分配方式则更加注重事前的预期分配机制。

王国强表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中国一汽加速新能源转型突破、实现新产业落地的核心举措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路径。“十四五”以来,中国一汽创新实践、奋斗奋进,集团年度总销量保持在350万辆左右,年利润总额保持在400亿元以上,排名行业第一。面向未来,中国一汽将锚定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发展目标,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方向,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发展的新道路。

姜会林表示,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布局未来产业,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吉林省在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发展未来产业大有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

主论坛大气磅礴,三场分论坛同样精彩纷呈。

在“新质生产力增强先进制造新动能”分论坛上,吉林省工信厅厅长宋刚、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赵振华作主旨发言。

这一分论坛还设置了高端对话环节,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毕吉耀主持,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必雄,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宋德武,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党委委员、董事总经理王子龙,京东方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邵喜斌,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总体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等与会嘉宾,介绍了各自企业促进先进制造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他们认为,制造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应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有的放矢地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在“新质生产力驱动现代化农业新发展”分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执行主席许世卫,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副会长吴秀媛作主旨发言。

这一分论坛还设置了高端对话环节,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远主持,自然资源部调查监测司原司长苗前军,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纪绍勤,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理事朱瑞飞,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昌军,九月丰家庭农场负责人肖建波,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海军等嘉宾,就种业“芯片”安全、培育壮大农业领域新兴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与现场嘉宾进行了交流互动。

在“新质生产力塑造冰雪经济新优势”分论坛上,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高舜礼、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作主旨发言。

这一分论坛还设置了高端对话环节,由文旅部冰雪旅游场地装备与智能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辛本禄主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冰雪项目功勋运动员武大靖、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副总裁高杰、建荣集团总经理王健、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晔、北大湖滑雪度假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岩,围绕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制造、冰雪主题公园、冰雪投资和冰雪旅游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与会嘉宾表示,这是一次锚定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之路,共同思考新质生产力精髓要义、理论内涵、实践要求的研讨会,是一场见证吉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时代吉林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稳中求进,以时不我待、激流勇进、勇毅前行的奋斗精神,持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老工业基地蝶变升级的恢弘实践的现场会,必将转化为激发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实干奋进的澎湃力量。

5月26日,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部分嘉宾和新闻媒体走进吉林石化、吉林化纤等企业开展主题调研活动。

调研组一行先后赴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年产120万吨乙烯装置项目现场、吉林化纤碳谷新纺丝车间等调研点进行现场参访,深入了解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等探索实践和经验成果。

本届论坛由人民日报社、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经济周刊》、中共吉林市委、吉林市人民政府主办,来自政商学界的500多位嘉宾出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