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中国第一批孤独症辅助犬毕业,

经过200多家犬舍的筛选,

长达两年的训犬,

这三只狗狗目前全部进入家庭服役,

陪伴小朋友成长直到它们退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煊煊和哈利

它们有极强的服从性,没有任何攻击性,

没有得到口令前,

不会吃饭、喝水、上厕所,

还具有锚定、深度拥抱等高级技能,

外出时可以保护小朋友不随便跑开,

感受到小朋友情绪低落或过激,

会做出自主判断去安抚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利陪煊煊去幼儿园上学

相比同为工作犬的导盲犬、搜救犬,

辅助犬的大众认知度几乎为0。

目前的政策下,它们无法陪孩子搭乘高铁、飞机,

进入学校、商场、酒店等场所,

处于有时可以有时不可以的摸索阶段。

全国有1300万孤独症家庭,

由于成本和接受度,

只有非常少的家庭能够获得辅助犬。

狗狗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它们是一个契机,

让人们看到孤独症孩子的存在,

多一点善意和包容。

以下是项目发起者,

阿派小动物保护机构的负责人陈嫱的讲述。

自述:陈 嫱

撰文:洪冰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Eric和哈雷

下:煊煊和哈利

孤独症辅助犬在国内是首例,它们能够陪伴孤独症儿童,提供有效的干预治疗。

2016年,我们几个朋友在广州创立了阿派小动物保护机构,到现在为止,我们在街头救助了一千多只流浪动物,帮助上万只流浪动物领养回家。2021年,我在一个导盲犬基地的活动里认识了王春笋老师,他是国际辅助犬组织的训导师。他告诉我,不只有导盲犬,糖尿病辅助犬可以嗅闻出人的血糖的变化,抑郁症辅助犬可以疗愈人的低落情绪,还有狗狗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嫱和救助的流浪动物

当时我就萌发了一个念头,辅助犬在国外已经有40年左右的临床经验,在国内为什么我们不去尝试做起来呢?

第一件事情就是挑选合格的狗狗。我们联系和筛选了将近200家拉布拉多犬舍,最后选出了三只狗狗。它们都有三代血统证,即三代都是纯正的拉布拉多。接下来是长达两年的训犬,直到去年12月份通过考试,获得国际辅助犬认证,成为目前中国仅有的3条孤独症辅助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煊煊妈妈说家里多了一个叫哈利的孩子

一个女孩叫伊利,两个男孩哈雷和哈利,年纪都在两岁左右。狗狗们毕业后,我们向全国的孤独症家庭开放申请,免费赠送给匹配成功的家庭。三只狗狗目前已经都进入家庭开始服役。它们的平均寿命在12岁左右,会陪伴小朋友8年,然后退休养老。

服务于特殊孩子的狗狗,最重要的性格特点是情绪稳定。对它们来说,跟人接触不是痛苦的事情,孩子靠近它的时候,尾巴就会摇起来,它的天性就认为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煊煊精力旺盛,和天性活跃的哈利很合拍

孤独症的孩子千人千样。有一类是封闭的性格,不愿意跟人交流,他们需要天性热烈的狗狗,一看到孩子就会用头去拱手,要求摸摸,绕着转圈圈。有一类孩子很愿意跟人交流,却找不到正确的方式,不会表达,出去玩的时候会吓到别的小朋友,那么就适合稳定性格的狗狗。比如伊利,训练阶段有小朋友拿起玩具不停往它身上砸,伊利就趴在那里看着他摇尾巴,那意思是“我不会对你过激的行为有特别的反应,我会温柔地跟你进行眼神交流。”小朋友发现有个小生命一直在跟他互动,而且不会有任何排斥和指责,他就会越来越开心。

第二点是有体型的要求,因为它们有个锚定功能。孤独症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很多没有安全意识,会随时随地跑开。来参与辅助犬配对的家庭中,有一位婆婆,来见我们之前的两个星期,她还报警找外孙女,孩子一错眼就丢了,她最大的意愿就是狗狗在的话,能保证外孙女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行方式不同于宠物狗。狗狗跟随大人,孩子跟随狗狗

出行的场景是这样的。狗狗会走在孩子和家长的中间,它身上主要的一根牵引绳,握在家长手里,另外一个类似护具的把手被小朋友拉着,狗狗靠着这个把手带着小朋友往前走。第三根绳子绑在小朋友的腰上。当狗狗感受到这根绳子的牵引力异常,它就会启动锚定功能,迅速趴下,让小朋友没有办法跑掉。

狗狗要用自己的整个体重去控制,拉布拉多犬平均体重40斤左右,对于3岁到12岁的儿童都可以起到一个安全保护的作用。我们正在训练的两只狗狗体型更大一点,以便服务年龄更大的孩子。

我记得在家庭和狗狗共同训练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路过小吃街,不停地冲出去想去玩,狗狗就不停地锚定,小朋友用力地扯着护具,想要连狗狗一起拖走,狗狗就很委屈地站起来,用自己的头去拱爸爸妈妈,提醒他们反常行为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孤独症辅助犬的训练过程就是日复一日,他们要掌握27个基本口令,包括停坐随行,还有三个高级技能,根据不同狗狗的性格会进行细致的训练。

具有工作性质的狗狗和家养的宠物狗,他们的差别非常大。辅助犬就是不会说话的小助手,完全凭主人的指令行事。在没有得到口令之前,它不会吃饭、喝水、大小便。

下楼遛狗,在尾巴上绑一个便袋,主人喊busybusy,一般遛五分钟就可以解决完大小便,可以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解决生理需求。

曾经有人问过,万一它们咬人怎么办?我们会非常坚定地回答,没有万一。因为它们是万里挑一,一旦有任何攻击行为,它就被淘汰掉,不可能留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作业的时候哈利待在身边,有助于孩子注意力集中

基本技能之外,合格的孤独症辅助犬,还可以自主判断在什么时候可以提供服务,而不完全等待口令才行事。有一个技能叫深度拥抱。有一个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会用头撞墙,这时候,狗狗感觉到孩子的情绪需要被安抚,它会上去拥抱孩子,用自己的体重压在孩子身上,让他不要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

90%以上的孤独症小朋友有不同程度的刻板行为。比如蝴蝶手,大人去制止,无论行为还是言语,小朋友感受到的其实是一种批评和喝止。孩子虽然看起来不太会表达,但不代表他们的感受力不敏锐。狗狗就不同了。它会用自己的下巴趴在小朋友的腿上,用头轻轻地抵着小朋友的手。他们去摸狗狗的时候,刻板行为就被打断了,就会慢慢减少这个动作,而且更不容易情绪积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训犬师给家长展示深度拥抱能力

孤独症小朋友还有一个难题是睡眠障碍。要么入睡困难,要么很难有整夜高质量睡眠,要么必须有大人在旁边陪伴。我曾经见过一个孩子的妈妈,三年里的每一个晚上都是抱着他,通宵不睡,经常哭闹,妈妈头发全部白掉,孩子崩溃了,大人也崩溃了。国外的临床经验证明,辅助犬在孩子身边入睡,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睡眠,有点像代替大人陪伴他们。

当我亲眼看到孩子和狗狗相互的链接和鼓励,我感受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疗愈,很微妙,很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煊煊一家在海边

和狗狗匹配的三个小主人,分别是烟台的男孩煊煊,合肥的男孩Eric,泰安的女孩欣欣。

煊煊的妈妈原本是外企翻译,辞职陪他去北京干预治疗,爸爸也常常去陪伴,他们还在烟台开了特殊儿童的干预机构,煊煊有着孤独症孩子里少见的开朗自信。他活力十足,精力旺盛到一个人可以把三条狗都累趴下。也因为这样,他的爸爸妈妈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每天都需要花大量精力陪他,我和他妈妈聊天的时候,他爸爸要一直不停地喊他做点什么事,去稳定他,不然他就会突然冲过来打断聊天。

他匹配了狗狗中体力最好的哈利,回家以后,他们俩一会去樱花树下跑,一回到花田里跑,一会在海边跑,父母可开心了,这一次终于解放了他们的奔跑。孩子的精力和情绪被释放出去,身体也变得更健康,也不会因为无聊一直盯着电子设备。玩累了回家,哈利在床下睡,煊煊在床上睡,一起打呼噜。

哈利有时候会陪煊煊去上幼儿园。父母和园长、老师、家长沟通,用投票表决的方式,幼儿园同意了狗狗进入。其他小朋友都很喜欢哈利,会去问煊煊哪天带哈利来。父母能明显感觉到有狗狗在的话,煊煊上学就会开心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ric一家和哈雷

Eric的爸爸妈妈是大学教授,因为孩子得了孤独症,妈妈为他改变了研究方向。

现在Eric学习的时候,哈雷就在旁边陪着他。孤独症孩子很容易走神,因为狗狗一直待着,他会感到被守护,注意力更集中。

Eric很容易突然跑掉,但是男孩子的力气越来越大,每回爸爸妈妈要费好大力才能拉住他。在不断被哈雷锚定以后,他妈妈跟我说:“这么多年来,第一次主动说我想要去哪里,而不是想去哪里直接跑。他学会表达自己的愿望了。”

这恰好是孤独症孩子最难迈出的一步,辅助犬能帮助他们对外表达,我们超级开心,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Eric还学会了骑自行车。原本他的平衡能力不是很好,自行车没有平衡轮是骑不了的。刚刚接触狗狗的那几天,他竟然无师自通骑上了一辆只有两个轮子的自行车。那天我看到孩子在前面骑得飞快,爸爸妈妈一直追着不停地拍视频,嘴里说着我要立刻买一辆自行车送到家,真是太幸福的一幕了。

运动能力瞬间得到提升,我们没有什么数据支撑解释原因,猜测是因为一直练习拉狗狗的护具,动作的精细和力量在不知不觉中被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欣欣一家和伊利

泰安的女孩欣欣,是相对重症的孩子,和同龄孩子相比,她不只是进步缓慢,可能还会退行。欣欣现在5岁,可是智力已经退化到三岁半左右。她妈妈曾经悲观地说,如果她陪着欣欣一直干预,到18岁能有6岁孩子的智商就可以了。

和所有有孤独症女孩的家庭一样,欣欣妈妈最大的担忧是孩子几乎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尤其欣欣是个很漂亮的小姑娘。她对陌生的男性没有一点警惕感,会自己牵别人的手就走,或是爬到陌生男性的腿上去坐,对她来说,外界的危险会远超于一般的孩子。

伊利是狗狗里唯一的女孩,性格非常温柔稳定,体型又足够威猛。有这样一个伙伴守护着欣欣,妈妈觉得很有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煊煊有触觉敏感,但为了哈利愿意用手喂食

全国1,300万孤独症家庭,我们花了那么多心血,只训练出3条辅助犬。在我的想象中,当我们开放申请,会有成千上万的邮件飞来,狗狗一定是供不应求,会听到好多声音问那么多家庭等着,为什么狗狗那么少?

第一个月,我们只收到三个申请。我都惊呆了,怎么会这个样子?

我慢慢意识到,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搜中文新闻都搜不到,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新事物,大部分人面对它都是观望怀疑态度。我可以理解这种担忧,尤其对象是孤独症小孩,家长对此比较紧张。我们最后一共收到72个家庭的申请,到了最终配对的阶段,即使我们承担了家庭全部的差旅和餐费,他们也会反反复复问会不会额外收费?去了就可以百分百带走狗狗吗?直到共同训练开始前一晚,还有家庭临时退出。

狗狗和孩子合不合适,不是机械式的,还关乎生命之间相互的吸引磨合,所以我们的匹配过程步骤很多。申请表上会有一些选项,用于初步的筛选。然后会有线上和上门的家访,再有面试,体验日活动,5个家庭进入上海的共同训练,最终配对3个。

不光是孩子,也会评估父母对孩子的干预治疗是否积极。仅仅是对宠物的认知,就已经挡掉很多人,遑论提升到工作犬的层面。狗狗的介入,无论如何一定会增加工作量,能否有主动性推动孩子和狗狗之间的融合?

虽然狗狗是持证上岗,但家长需要对狗狗有掌控力,这对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有要求。辅助犬使用的是英文口令,好处是当外界有很多声音传来,狗狗不会因为相似的声音产生混淆,能准确分辨哪个是它要执行的命令。我们希望父母对小动物的认知比较宽容和全面,能让狗狗融合家庭,把作用发挥到最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利持有工作犬证,陪伴孩子进入超市和幼儿园

匹配完狗狗后,家长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狗狗回不了家。

按照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辅助犬认证的狗狗,是可以跟着主人直接上飞机和火车的。因为我们是第一批,工作人员没有听说过这个犬种,我们做了很多努力,都无法让狗狗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另一方法是走专门的宠物托运公司。家长们基本都拒绝了这个方法,除了狗狗要在封闭的集装箱里待一天一夜,还因为它们是工作犬,在公共场合与孩子分离,类似将盲人和导盲犬强行分离,背离了它们的工作原则。

像煊煊一家,最后只好带着狗,从上海开一天一夜的车回烟台。路上的那一晚,他们找遍了途经城市所有的酒店,只找到一家接受狗狗进入的,这些酒店不分是不是工作犬,一律定义为宠物。

三只狗狗回去之后,都面临着办证的问题,持证以后,狗狗能和小朋友一起出入一部分公共场合。煊煊的爸爸妈妈打了所有能打的电话,工作人员没有听说过辅助犬,也从未办过相关证件,劝他们办一张普通的狗证。可是他们很较真很坚定,最终办到一张工作犬证。煊煊的妈妈很骄傲,给我打电话:“终于给它争取到一个匹配身份的证,人家孩子遭了这么多的罪,通过这么多考核,我们给它办一个宠物证,对它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坚持干预治疗,狗狗的陪伴,煊煊有孤独症小朋友里少见的开朗自信

我做流浪动物保护接近8年,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你们为什么只救动物不救人?流浪动物已经是被抛弃的,你们为什么要浪费社会资源去帮助垃圾,而不去关怀人类,人类的生命不是更珍贵吗?

尊重生命,以及生命平等,我们不想只是停留在观念层面。我们常说流浪动物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很多时候主人随便抛弃宠物,是因为他们之间的链接不够紧密。即使你不身处孤独症的家庭,你也可以从狗狗和孩子的故事里,感受到我们爱动物,动物爱我们,我们帮动物,动物也帮我们。

无论是导盲犬,还是辅助犬,很小就受训,一直服役到年老,要压抑天性,服从指令,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人类,而人类要得到它的帮助,就必须给予足够的照顾,他们之间就是相互温暖相互依存的关系。

中国的导盲犬很少,辅助犬就更稀缺。现阶段辅助犬的成本还是非常高,尤其是需要寻找血统纯正的拉布拉多。前不久,我们听说在英国的公益组织已经成功把流浪狗培训为创伤应激综合症的辅助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是流浪狗的叉烧包正在受训为情感疗愈犬

目前在训的第二批辅助犬中,除了两条拉布拉多犬,还有一只叫叉烧包的流浪狗。它是我们在路边捡到的,被咬伤了之后,主人直接把它拴在路边遗弃了,接近一个月它都在路边风餐露宿。被发现的时候,叉烧包瘦骨嶙峋,排便不受控制的,已经长蛆了。

现在光是训练控制排便,就需要经过非常漫长的过程。由于它挨了一个月饿,它对食物的渴望太迫切,不护食和等待口令再进食,也比其他狗狗难很多。它必须克服曾经受过的伤害,找到安定的心理状态,这也是治愈它的过程。

跟孤独症孩子的家长接触得多了,我发现他们对狗狗的期望,并不是真的能起到多大的治疗作用。好多妈妈讲起孩子在外面因为一些异常行为被人骂,被人用歧视的眼光对待的时候泪流满面。好多家长甚至羞于承认自己生下这样一个孩子,他们自己都没办法接受这个事实。连孩子本身能被人们所了解和包容都很难,推及他们的狗狗,这条路真是漫长又艰难。

辅助犬只是一个很小的契机,让这群人能有勇气走出自己封闭的、没有光的小小的角落,他们所需要的其实是整个世界给的善意,包容一点,再包容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