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高新区全力以赴深化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女性科技人员总量稳步上升——

科研玫瑰“链”上绽芳华

□苏报驻昆山记者 朱新国 周函

她勇闯“无人区”,铺就具有中国自主技术的世界一流高端通信芯片建设之路;她潜心攻关,开出“绿色处方”为夯实算力底座锻造科技竞争力;她矢志创新,塑造触控显示技术登顶全球的行业发展新优势……

日前,昆山高新区妇联“三话三XIN·追高逐新”女性赋能计划启动,通过搭建昆山高新区女性“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平台、展示出昆山高新区女性追高逐新巾帼力量,推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就业创业“三大巾帼行动”在昆山高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链”上绽芳华,巾帼聚“芯”光。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近年来,昆山高新区妇联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平台、链接资源、服务赋能,全力以赴深化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她力量”。放眼昆山高新区,新时代的“她们”,正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产业链缔造的第一线,乘风破浪,挺膺担当,为昆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的“高新样板”贡献智慧与力量。

集聚“磁场”:“屏”实力擦亮全球显示度

看起来是透明玻璃,用起来却是绚丽多彩的显示屏。走进位于昆山高新区的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从冰箱橱窗到滑板车仪表,这些极具科幻感的产品,不仅是企业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史,也是高级结构工程师安乐平追光十余载的“军功章”。

新型半导体显示技术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时代大潮下,昆山高新区将创新驱动作为发展主导战略,着力升级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2019年,安乐平在研发出当时全球最薄的触控显示屏后,再次攀登新型显示技术的“智高点”,主动请缨研发透明区彩OLED显示屏。

“从不透明到透明显示是一次巨大的技术飞跃,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借助透明屏幕,让我们可以穿过屏幕,‘抓住’屏幕里面的东西,从而带来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安乐平说,从理论设计到样机,再到量产设备,三年来历经成百上千次的技术实验。2022年,透明区彩OLED显示屏产品成功面世,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目前成熟应用于高端滑板车市场。这也助力实现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持续发“光”,引领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科研人才代代集聚,创新势能加速提升,昆山高新区深入实施的“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正成为女性科研人才的“强磁场”。昆山高新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最大限度满足女性人才发展载体建设需求,昆山高新区妇联立足区位优势,整合区内各部门力量和资源,积极发挥“引才、育才、留才”的桥梁纽带作用,从巾帼科创思想引领、女性科技人才发展、举办“我为女性人才办实事”实践活动等方面,激发越来越多女性科技工作者和科创团队的创新活力,催生源源不断的产业发展新动能。

“从近年来妇联组织的活动中看,女性科创工作者的身影正越来越多。”不仅是企业科创带头人,身为昆山高新区妇联兼职副主席的安乐平还身兼导师,推动企业全员创新。她说,目前已为公司培养了技术人才超过150人。“我的研发团队中,女性技术人员占据半壁江山,巾帼科创力量越来越厚重。”

十多年来“追光逐新”,安乐平收获累累硕果,申请超过50项专利,同时积极投身公益,连续多年组织亲子读书会和关注留守儿童冬日暖阳活动,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劳动模范、昆山市文明和谐家庭、昆山高新区最美科创家庭等荣誉。

搭建“鹊桥”:服务器贴上了“护身神器”

位于先进计算产业园的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中心机房里黑色机柜一字排开,AI大模型正以每秒千万亿次做浮点运算,而房间内却静悄悄,没有风扇运行产生的震动声。这得益于散热工程师李萧纹开出的“绿色处方”,液冷技术全面融入数据中心设计,进一步夯实算力“底座”。

“目前我们常用的液冷技术是冷板式液冷,好比是给‘发烧’的服务器敷上‘降温贴’,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还能破解能耗痛点,经济价值和减碳效益可观。”李萧纹和团队致力于散热系统核心器件和系统架构的研究,她解释,2022年中国数据中心碳排放量相当于5000万辆燃油车的年总排放量,节能的环节主要在机柜散热降温方面。随着百行百业的AI应用,传统风冷模式逐步受限,加速液冷应用成为必然选择。“功耗越大,液冷价值就越大,冷板式液冷相比风冷降低80%散热功耗,仅单台10KW服务器一年就可省近万元电费。”

既要算得快,还要省能源,从全新体系出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李萧纹回忆液冷技术开发之初,不仅要为不同机器制定相应的散热策略,还常常为了排除一个细微技术缺陷,和上下游团队反复沟通。替换再替换,改进再改进,研发最紧张的时候,连夜里也要在办公室盯着实验数据。

智慧基因绽放芳华,往往根植于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耦合之中。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近年来,昆山高新区妇联动态关注先进计算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启迪科技园以及34家国家级产业园等载体,了解企业需求后,通过政校企双选会、女性创业沙龙、女性专场招聘等活动,助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发展,帮助像中科可控这样的重点企业不断聚集“高精尖”女性人才,为新项目研发开好局。

“在工作中不断增长能力,离不开妇联提供的平台支撑。”在李萧纹看来,为人才和项目搭建“鹊桥”等一系列举措,体现了昆山高新区妇联的人才价值观,毕业后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无缝对接,推进产学研结合更紧密,有助于企业探索开发更环保高效的节能技术。

目前,李萧纹参与的多个研发项目和技术预研课题迎来突破,获得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发表1项发明专利,有效推进公司散热系统关键项目落地,先后获昆山紧缺人才和姑苏紧缺人才称号。

“链式”育新:借智借脑点亮“灿烂芯光”

物流小车往来穿梭精准送料,工业机器人挥舞机械臂夹取装配……昆山中科晶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一座会“自我学习”的工厂——国内高端通信基带芯片测试基地。

“通信技术关系到工业革命的命脉,更关系到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我们自主研发的高端通信芯片,是面向机器人时代物端通信演进的核心技术,可嵌入到机器人、机床以及网关系统上,赋能各行各业工业生产。”中科晶上总经理马英矫介绍,基地采用数字孪生、万物互联、智能决策等新技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支撑我国在这一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前沿领域跻身第一梯队。

高端处理器通信技术,一直是个“卡脖子”难题。提振“芯”动力,成为解题关键。自2020年扎根昆山以来,与中科晶上在自主创新道路上并肩同行的先进计算产业集群,给了他们“率先突围”的勇气。

“链式反应”,在“融”也在“聚”,昆山高新区妇联深谙此道,通过组建产业创新集群女性人才联盟——高新区“先进计算 生命健康”联盟,创新构建“党建+妇建+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拓宽产业创新集群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朋友圈”,实现妇联组织与产业链同步延伸。

“身处产业创新的‘热带雨林’,大家进行技术上的互补、产业上的相融,从而形成真正的集群效应。在集群效应辐射下,更有利于把企业的成果与昆山的产业进一步结合,打造先进计算产业高地。”马英矫说。

凭借参与研制我国第一代大容量移动通信卫星全套地面站硬件装置的深厚积淀,多年来,马英矫带领团队潜心钻研关键技术,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等多项研发,发布国内首款通信专用处理器,智能化通信产品和应用系统被多家国内头部企业采用,为昆山构建工业智联创新生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在科技“播种”的沃土上,集中力量支持女性科技工作者“向新”、聚合资源推动女性科创团队“育新”,昆山高新区妇联一条实干路径一以贯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上升路径”越发清晰,近年来,女性科技人员总量稳步上升。

筑梦高新,芳华竞展。在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上,不断崛起的女性力量,以火热实践书写了新时代“半边天”的精彩华章。昆山高新区妇联将进一步发挥引领联系服务的职能,推进先进计算产业链妇联的成立与发展,为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产业创新园区再创巾帼佳绩,再立巾帼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