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种尊重,源于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管理是一种坚持,源于对规则意识的践行;管理是一种关系,源于心心相通的爱与温暖。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我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掌握能够畅游人生的技能与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能主宰自己人生的主人。所以,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我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自下而上的学生自主管理”方法。

立规矩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拥有良好班风的班级,是学生能够快速成长的温室。所以,在学生出入班级之初,我就会与学生一起制定班规。这份班规是一份从早晨入校到下午离校之间,学生需要遵守的各项规则,它不仅包含了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整体规则,也包含了如何佩戴红领巾、如何对齐桌椅等细小的规则,被学生们戏称“细化版小学生行为规范”。这份班规能够让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在校需要遵守的规则,节省了许多科任老师的口舌,也能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班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能力

当班级中的学生都逐步了解班规之后,我就开始将权力“下放”,形成“班长—班委—日组长—小组长”这种“自上而下”的班级自治体系,做到班级中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就像一位老教师曾经教过的那句话:“孩子们有事干了,他就不会玩了。”通过这种“自下而上的学生自主管理”方法的实施,学生们不仅更加了解了班规中的各项条例,同时也将这些条例深深融进了自己的学校日常生活中去,慢慢的,我需要踏进教室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们自主管理的能力越来越强,最终,真正实现我梦想中“老师不在也一样”的班级风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家校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不仅需要在校期间的养成,同时也需要在家期间的巩固,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十分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时刻从一个“妈妈”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如果这个情况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会如何处理,去寻求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同时,也会从一个“老师”的角度出发,去与家长共同商讨一个更合理更高效的解决办法。“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一位完美的父亲或者母亲”,所以,在遇到孩子出现问题时,与家长们共力合作,一起解决问题,才是家校沟通的最终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看着学生们从当初稚嫩的孩童样子变成现在自信飞扬的少年模样,我感到由衷的开心。“一个学生,对于老师来说,他可能只是你万千学生中的一个,但这段校园时光,却是学生人生中永远不能重来的一段。”作为一名教师,帮助孩子走好能陪伴他的这段校园时光,教会他掌控人生的能力,为他们插上展翅翱翔的翅膀,看着他们在天空中翱翔,想来是一件最幸福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