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李梦园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专职讲解员、党课项目组和“龙华魂”沉浸式讲解项目负责人,曾获“永远跟党走”第三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上海选拔赛决赛“金牌讲解员”等荣誉。

本报记者 张熠

“来馆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5月4日,为纪念第75个五四青年节,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举行“青年·青春”——“龙华魂”沉浸式讲解首演活动,用实景真人演绎的方式丰富讲解内容。讲解员李梦园注意到,观众大部分都是年轻面孔,不少人专程带了鲜花,敬献给永远年轻的龙华烈士。

李梦园是“90后”,2019年10月,她在硕士毕业后进入龙华烈士纪念馆工作,成为一名讲解员。除了常规的讲解工作之外,她还参演了纪念馆创排的大大小小的剧目,在一次次艺术演绎中传播红色文化。

龙华烈士陵园在艺术赋能红色文化方面,接续推出多个“出圈”作品,包括无剧场话剧、京剧系列党课等。“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方式,从无剧场话剧到沉浸式讲解,最大程度利用展馆基本陈列和英烈纪念设施,深耕龙华英烈精神,在‘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上做了大量创新性的探索。”李梦园说。

年轻人之间跨越百年的对话

“龙华魂”沉浸式讲解是龙华烈士纪念馆的一次全新尝试。这趟约45分钟的红色之旅由富有地方特色的上海说唱导入,在李大钊的《青春》中拉开序幕,在上海解放的胜利中“回到现实”。

首演这天,有一幕感动了李梦园。“在持续近一个小时的沉浸式讲解中,小朋友们始终站在队伍的最前列。这个时长超过他们日常上课的时间,但从始至终他们都没有分神,而是沉浸在英烈故事之中。这些英雄生活的年代和孩子们相去甚远,但英雄的故事打动了他们,也将红色基因深深根植到孩子们的心灵中,将红色记忆一代一代传下去。”

这支演绎团队由纪念馆的青年力量构成,涵盖了社教部红色讲师、初心剧社成员和“龙华魂”志愿者三支队伍。“我们现在的年纪,和百年前牺牲的革命先烈年龄相仿,当时的他们,也是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作为“龙华魂”沉浸式讲解项目的参与者,李梦园说,以沉浸式讲解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打破了传统单向的文化输出模式;对于馆内的青年骨干而言,这也是一次自我学习、传承红色文化的机会。

“龙华烈士陵园是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一直以来,都在积极与沪上高校馆校联动,打通合作新路径。从去年出品的沉浸式戏剧党课《觉醒青春》,到这一次的‘龙华魂’沉浸式讲解,我们鼓励高校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纪念馆,成为演绎者,在演绎中教育他人,同时也感染自己,为红色文化的教育和传播贡献新青年的力量。”

近几年,龙华烈士纪念馆与上海各大艺术院团合作,相继创排了《那年桃花》《流火》等多部沉浸式话剧,演职人员全部来自纪念馆。

李梦园是其中一员。大学时她读的是中文系,那时便常常泡在剧社。沉浸式话剧《那年桃花》改编自革命烈士罗亦农的生平事迹。这是李梦园第一次挑大梁出演女主角,即罗亦农的妻子李文宜。演出的舞台是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牢房旧址,观众穿梭其间,更能体会到当年烈士英勇就义的坚贞。《流火》则以龙华英烈茅丽瑛为原型,李梦园在话剧中出演茅丽瑛的母亲。 下转 4版(上接第1版)“我印象很深,《流火》用了一个月时间排出来,正式演出前加班加点排了好几个晚上。”她说,这是一部女性群像戏,一场戏有十几个人出场。“我们不是专业演员,导演在艺术要求上很严格,好几个人被训哭了,一抹眼泪还是转身回到舞台上,精气神很足。”

年轻人与红色文化“双向奔赴”

沉浸式话剧的受欢迎程度超出了想象。通常来说,由于纪念馆空间有限,最理想的观众数是四五十人。“和舞台演出不同,沉浸式话剧,演员和观众的距离只有1米左右,演出时能看到观众的表情,听到他们的窃窃私语。”她记得,《那年桃花》演出时,有一幕是以罗亦农为原型的男主角被狱卒推倒在地上,那一刻,甚至有观众激愤到想冲上去推倒狱卒。

作为一名“90后”,李梦园看到了年轻人与红色文化的“双向奔赴”。“特别是电视剧《觉醒年代》播出后,百年前那批革命先烈的生活状态、革命信仰,受到当下年轻人的景仰。”她说,有很多年轻人专程来陵园祭扫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等革命先烈,还有人给他们送上鲜花、书信等。“年轻人在用想得到的方式纪念先烈。”

除了沉浸式话剧,龙华烈士纪念馆还相继打造了音乐党课、戏剧党课、情景党课等多种文艺党课形式。去年10月,纪念馆与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联合推出原创沉浸式戏剧党课《觉醒青春》,利用纪念馆内的实景进行演绎,主创团队以陈乔年烈士在上海的少年成长、地下工作、狱中斗争和英勇就义为主要情节。在这堂“行走的党课”上,观众们一路走过石库门弄堂、闸北纱厂、监狱等场景,见证陈乔年在上海勤工俭学、参加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在龙华就义的短暂一生。

“沉浸式戏剧、文艺党课等都是以一种生动的方式,让年轻人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我们正在探索沉浸式讲演,让红色文化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心里。”李梦园说。据悉,“青年·青春”——“龙华魂”沉浸式讲解未来将以每月一次的方式在纪念馆上演。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