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市在田蔬菜面积近44万亩,眼下,当地的黄瓜、丝瓜、青菜等时令蔬菜大量上市,从5月下旬开始,全市日均销售时令蔬菜达万吨。在保持高产高销售的同时,当地蔬菜种植户采用“鱼菜共作”的农业新技术,解决了蔬菜单品连续种植导致的减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棚蔬菜种植周期短、产量稳定,而且可以错峰销售,亩产效益高,不过单品蔬菜连续种植后,受土壤肥力减退、病虫害等多重因素影响,会导致蔬菜减产。泰州兴化市当地的不少家庭农场用了“鱼菜共作”的新技术,在蔬菜大棚内放置鱼池,用鱼粪制作的有机肥料解决长期单品种植导致的土壤肥力减退问题,效果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兴化市陈堡镇种植户吴建华种植了30多亩大棚小青菜,今年他在大棚里设置了10个圆柱形状的鱼池,饲养上万斤昂刺鱼、鲫鱼。吴建华每天利用鱼池过滤系统收集鱼粪进行发酵,再通过“水肥一体化”方式浇灌菜地。这样农场可以持续保证青菜产量,同时水产品的持续产出大大增加了每亩大棚的经济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苏泰州兴化市陈堡镇蔬菜种植户 吴建华:这30亩棚一年可以产300吨有机蔬菜,还有30吨水产品,每亩平均收益超3万元。

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