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全国行动,一夜之间,大江南北,大小城市,来势汹汹,为期一月。电动车全链条整治夜查专项活动拉开大幕,久违的全国严打再次回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夜查电瓶车,一共派了检查人员25.6万人,对6.3万个住宅小区,23.3万家夜间经营使用场所检查。这抽查力度实在是大,不知道有多少电瓶车被捣毁,如果这个检查力度能用到食品安全上,老百姓就一点不用担心了。

到底电动自行车有多大危害,让国家这么仇恨呢?难道骑电瓶车就是当今最大的犯罪?

这夜查行动可不是闹着玩的,动用的力量也是相当罕见的。消防救援大队联手公安、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电动自行车夜查行动,确保大家住得安心、行得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深入居民小区,重点是楼梯间、消防通道这些人迹罕至之角落,发现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停放,统统搬走,没收。

抽查人员走进6万多住宅小区,17.5万自建房屋,顺带着还查了20多万家夜间经营场所,这抽查力度,比久远的“严打”一点也不小。

电瓶车从此从电动车降级为电动自行车,成为过街老鼠。它有个特点,使用它的人,没有一个是有11万存款的主,它咋就这么“招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跑得快过了电动车?它的声响小过了汽油车?它的价钱便宜过了老头乐?这三个疑问里,只有一个让它就成了“重点打击对象”!

当然,这次全国范围内的严查大行动,就是为了咱老百姓的安全着想,“都是为了你好”,这道理咱们都必须懂。

但是,很不应该的是,相关报道的评论区,一些群众的反应就不太像样了。

——荒唐事做得很正经。

——不查源头查消费者。

——25.6万检查人员,充分展示了危机时刻的动员反应力量。

——把这牛劲用在严查食品安全上更受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统一的行动,突出了一个“夜”字,夜里,才是查存在违规停放、改装等行为的电动自行车能一次性直接弄走的时机。

有些不理解的群众 “骂声”比较难听,这是思想觉悟的问题,但也不可能要求14亿人都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吧。

连日来,据国家电动自行车整治专班通知要求,各地集中开展的全国性电动自行车夜查行动捷报频传,硕果累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仅报月23日一夜,就现场劝导并搬离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自行车29.8万辆,整治成果显著。

整治专班表示,乘胜追击,自5月下旬至6月中旬要达到每周一次大排查,确保不留死角。势必让这场旨在消除居民区火灾隐患、增强居民防火意识等多效并举的积极措施,收获最大的胜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电动自行车有出厂合格证,有牌照,有购买发票怎么就违规了呢?对于部分网友不理解的质疑,整治专班也做出了严肃的回答:

一、违规改动电动自行车线路,更改电瓶容积。

二、私自接线,并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插线板、电线。

三、违规停放,尤其是楼梯间。

四、占用消防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强调了一个原则:不是所有电动自行车都违规,清理、扣车和罚款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相信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