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余年2》最新的剧情里,范闲开启了新副本——彻查科场舞弊案。

高考舞弊、冒名顶替,从古到今,都是十恶不赦的重罪。但是,在大庆国内,科场舞弊、内定人选,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世上所有的事情,一旦形成了习惯,就再也难以改变。对于科场舞弊的事情,连庆帝自己都见怪不怪了。毕竟,能够给主考官塞纸条、递名单的都是达官显贵。

对此,长年主持科考、深谙官场哲学的前礼部尚书郭攸之就很清楚,“能往春闱里塞人的就那么几个,太子、皇子、长公主、林相、陈院长,还有军部老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范闲来说,他并不清楚历年春闱舞弊的猫腻和内幕。科场舞弊案事关重大,一腔热血的他才要一查到底。因此,他才会主动请缨、毛遂自荐,要求彻查积案、追求正义。

只是,范闲不懂,庆帝却未必。连郭攸之都知道插手科考的几位大佬,庆帝怎会不知?算来算去,始终不过太子、林相等五六人。

庆帝既然清楚幕后的黑手,他依然同意彻查真相,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在查办科场舞弊案这件事情上,乍一看,是范闲凛然正气、据理力争,从庆帝手中讨来了查案的权利。然而,只要我们稍加思索就会发现,这一切不过是庆帝借刀杀人、就坡下驴的结果。

在范闲请得查案的旨意之后,庆帝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安排苦主状告林若甫,一件是下旨要求范闲、林婉儿大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件事情的目标与指向都很明显——宰相林若甫。在这两件事中,前一件不过是前戏铺垫,后一件才是正片环节。

民不告,官不究。在范闲获得查案的权力之后,一个自称夫君被冒名顶替、遭遇春闱之冤的女人适时地出现了。这妇人在贺宗纬的带领下,直接来到鉴查院,状告林若甫参与科场舞弊、杀人灭口。

范闲正想睡觉,上天送来个枕头。这事情巧合得过于明显,背后一定有人在操盘。

世上最疼儿子的都是亲爹。在这个紧要的关口,给范闲送上助攻的不是别人,正是庆帝。

在大庆国做官,思危、思退、思变是所有人必须面对的课题。眼见着范闲名望愈高、权势日盛,作为未来岳父,林若甫就有了思退之心。所以,他才会安排人选在春闱捣乱,又主动跳出来让范闲对自己开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相这厢琢磨着思退,庆帝那边立刻补刀。以庆帝的狠毒,他断然不会允许林若甫就这样激流勇退、毫发无伤。所以,他才会借着范闲要求查案的机会,试图彻底扳倒林若甫。

范闲原以为自己是棋手,谁料却稀里糊涂地成了庆帝的棋子。

事已至此,真相大白。哪里有什么科考公平,不过是庆帝借刀杀人罢了。

只是,我们还是要问,庆帝与林相,两个老油条、一对老狐狸,明明相安无事了二十余年,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翻脸呢?

借查案之名,夺林相权力,庆帝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范闲的未来,庆帝早就安排了两个重要的职务——一个是内库总管,一个是鉴查院院长。

对于庆帝来说,内库的钥匙握在长公主的手里,心里终究是不踏实。因此,范闲早一日接手内库,庆帝才会早一日安心。

对于庆帝而言,范闲接手内库是有一个前提条件——与林婉儿成婚。只有范闲大婚,内库的钥匙才会转交给他。

范闲掌管财权,林相掌管行政,这样的翁婿组合如果成形,庆帝必然会心有余悸、不寒而栗。因此,在成婚之前,林相必须下台。就像林若甫自己顿悟的那样,“陛下让你把我逼走,就是要你做孤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闲被庆帝贴上了孤臣的标签,就只能与林相、陈院长们渐行渐远。

果然,在林相被清算之后,庆帝开始操心起了范闲的婚事——“你,范闲,该完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相前脚离开,范闲后脚结婚。在这完美的无缝衔接背后,庆帝的算盘声才是背景音乐。

庆帝的段位太高,连范闲都望尘莫及。正如范闲说的那样,“平时遇到其他人,我觉得自个儿挺聪明的,可唯独遇到陛下,是真看不懂啊。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庆帝向来以天下为棋局,以众生为棋子,享受着操控世界、支配他人的快感。

只是,人生如棋,棋如人生。每一颗棋子都是有灵魂的个体,觉醒的棋子迟早会反噬棋手。庆帝与范闲之间,终有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