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创新工场总裁李开复,在2013年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淋巴瘤。

2015年6月30日,他在微博上宣布了一个好消息:"最近两次的检查都没有发现肿瘤了",表示自己已经完全康复,肿瘤已经消失。

李开复分享了他的抗癌秘诀:睡眠、饮食、运动和压力管理。患癌后,他开始重视体育锻炼,从之前不爱运动到现在积极去爬山。如今,李开复已经成功战胜癌症超过10年

运动竟能“逆转“癌症?为何会有如此神奇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坚持运动,能降低13种癌症发病率

2016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发布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该研究对144万人进行了长达18年的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让人意外:长期锻炼的人至少降低13种不同类型癌症的发病率

2021年9月,《体育运动医学与科学》期刊的一项研究发现:运动不仅能改善整体健康,还会释放出一种减缓癌细胞生长的物质,创造一个抑癌环境。

2022年,《国际癌症杂志》的研究指出,长时间坚持每周多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体内会释放出更多抗癌分子,如白介素-6(IL-6),抑制癌细胞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见,全球多项研究都在指向同一个观点:运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抗癌手段。为何运动可以达到抗癌功效?

1、降低循环介质水平,有效预防肿瘤的发生。

2、改变肿瘤微环境,延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3、调节肿瘤抑制因子的表达,抑制肿瘤的发展。

4、利用癌细胞对热的敏感性,运动中肌肉产生的热量有助于消灭癌细胞。

二、抗癌运动性价比之王:游泳

多项研究都指出,运动能抗癌,不过得挑对运动,才会发挥出真正功效。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外科专家汤钊猷教授指出,游泳是最佳的抗癌运动

汤钊猷教授通过实验研究了运动对患有肝癌的老鼠存活期的影响。实验中,他让这些老鼠进行游泳运动,并观察它们的存活情况。结果显示,不游泳的老鼠平均存活60天,适度游泳的老鼠存活70天,而游泳过度的老鼠仅存活50天。

汤教授分析,这与运动期间体内多巴胺的分泌有关。适度的运动能够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有助于抑制肿瘤生长。然而,当运动强度过大时,多巴胺的分泌会减少,存活时间因此缩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泳不仅能抗癌,还能防摔跤。根据《美国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游泳能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经常游泳的老年男性,其跌倒的可能性比进行其他运动的老年人低33%。其他一些锻炼,如打高尔夫球、在跑步机上做有氧运动等,都达不到同样的效果。

不过,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但也有一些人群可能不适合游泳,如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癫痫患者等,安全起见,建议选择其他运动来强身健体。

三、每天只需1分钟,就能收获抗癌效果

有一种运动方式,只需要每天花1分钟,也能防癌,其被称之为"零食运动法"

这种运动叫做VILPA,即间歇性剧烈生活方式或体力活动,是指轻松融入生活的短暂的、高强度的运动,比如为了赶公交而奔跑。

"零食运动"和我们平时吃的零食一样,可以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也可以根据个人节奏自由调节,还不需要专门的运动器材。

2023年7月,《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发表了一项研究指出,每天进行3-4分钟的VILPA,总体癌症风险降低了

2023年12月,《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每天进行3次、每次1-2分钟的VILPA,显著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和癌症死亡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哪些活动可以算作"零食运动"呢?

快走或慢跑:在上班路上、午休时间或任何有空的时候进行快走或慢跑。

做家务:比如快速打扫房间、擦窗户或整理物品,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心率。

陪孩子玩耍:和孩子一起追逐游戏、玩球等,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锻炼身体。

办公室锻炼:利用工作间隙做一些简单的体操动作,如深蹲、俯卧撑或快速伸展。

开合跳: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全身运动,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心率。

想靠锻炼来抗癌,关键在于挑个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力而行。把运动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能长久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