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研习与实践:

化学人为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奋斗

化学31班 王懿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懿诚进行国旗下演讲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十四五”时期发展订下六个主要目标,其中第一条便为“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撑,尤其是尖端高新技术。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起,中国在高新技术、尖端科技方面遭受严重封锁。今年5月9日,美国商务部再将37个中国科技实体拉入黑名单,其魔爪已经探向科技发展的咽喉:基础理科研究。我认为,在如今紧张的国际关系下,作为四大基础理科之一,化学的发展将在打破西方封锁,助力经济发展方面产生巨大作用。

十四五目标的第四条,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部分,化学作为其理论基础,也必将成为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要点中提到,“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基于前面的讨论,我们已经能够明白了化学学科的发展对这个目标的关键性。还值得一提的是,远景目标中还提出,“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我们化学系三字班在上学期和这学期分别去过一次陆军防化学院进行实践活动,我们深知,现代化的国防和军队必须拥有足够先进的技术来应对未来可能的热战场上可能应用各种化学武器,才能实现“建设平安中国”的愿景。综上所述,化学基础学科的发展对国家近期的目标和远景目标都有重要作用,我们化学人必须把自己的发展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挺身而出。

下面我将结合我过去的两次学习与实践经历来谈一谈。

第一次是2023年11月15日去往陆军防化学院进行参观实践活动。陆军防化学院与清华大学化学系已有超过五十年的合作历史。当日我们在陆军防化学院体验了穿戴防化服、佩戴防毒面具等战场防化科目,并且学习了我国受化学武器攻击和防化斗争的历史。经过这次实践,我们切身体会到我们主修的化学专业在维护国家主权、保证国土不受侵犯方面发挥着直接价值。

第二次在2023年11月23日,我们化学31班参加了一次化学系实验室探寻活动。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们进入清华大学各个化学实验室参观学习。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清华大学化学系长聘副教授杨杰老师的实验室里,我们近距离观察了可变频EPR谱仪、以及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和超快电子衍射仪等设备。其中,据杨杰老师介绍,达到同等参数标准的超快电子衍射仪在全世界上除此之外仅有一台。我们了解到,杨杰老师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程度的领先地位,杨杰老师实验室的具体研究方向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一定开创性。我们体会到,世界上尖端的科技或许离我们并不遥远。因此我们作为化学人,在化学学科上不断研习和实践,具体说来,便是努力完善知识体系,争取成为像杨杰老师一样,做出开创性工作的化学人。

综上所述,化学的发展对于新时代中国建设起到奠基作用。在化学的领域不懈地研习和实践,是我们作为化学人为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奋斗!

文案 | 王懿诚

图片 | 化学系

排版 | 淤思晓

审核 | 白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