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 王蒙 《春山读书图》纸本设色 132.4×56.4cm 上海博物馆

读书非常重要。我在上课的时候我就跟学生讲,我们画画的人要读书,要读三个层次的书。

第一个层次要读画论,画论里面解决的是画法和画理,比如说我们画画的时候现在经常会犯一个毛病,就是画房子前面突然长出很多的树把房子都遮没了,古人讲“房前必有三分田”,这是一个画理,你不能说你一出门就碰壁吧,必须要有空间感。

你在画论里面你读到这个你就知道画房子前面要有空间,路要遮掩,为什么呢?显得它曲折盘转。峭壁上的树要曲向上,因为长在岩石边上的树,它要见阳光它要抬头它就要往上,所以奇崛, 这些都是画理。画法当然也告诉我们怎么样用笔,怎么样用墨,这都是画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 沈周 西岸读书图

我们现在有很多的画家画了十多、甚至几十年都不懂这些道理,画出来的东西里面问题非常之多,就是他没有读画论,读画论能够补这一课。所以说这是作为画家基础的必须要读的书,你说你连画论都不读,你这个画家可能连工匠都不是。

其次要读文学类的。为什么要读文学类的,你读了文学类的东西你有文心,你懂得修养,你懂得你自己的内心的那种世界,我们讲“词藻的绚烂”。你写文章写散文写诗歌,那里面有很多的好句子会让你有情感。

当你读了文学类的书以后,你在画画的过程当中你会表现出情趣。尤其是诗歌,我们画山水的,如果说你连诗歌都不爱读,那你画山水你表现什么呢?山水表现意境这个大家都知道,意境是诗歌的语言,以前叫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水画你必须要读文学类的,这是第二个层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 沈周 桃花书屋

第三个层次要读哲史类的书。为什么要读哲史类的书,我一直以为哲史类的书是让你明白价值观的一个渠道。

我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我经常在说,我说现在全国这么多的画家,数以十万计,弄不好都上百万了,现在小学生都在那画画。百分之九十的画家寻找的只是题材,比如说我画黄山好呢,还是画西湖好呢,还是画太行山好呢,还是画长城好呢,他是为题材而苦恼。还没去过那个地方我去画画写生、我去画画这个创作,这是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这样,芸芸众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周 秋林读书图

只有百分之八的人在想一个问题:我怎么画?那就是找个性的语言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别人不同,非常难做,百分之八的人,非常难。但是还有那百分之二的人干什么,百分之二的人我认为是,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画画?这个是价值观的问题,你不读哲史类你根本不会去想这个问题。

哲史类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人生的命题。怎么说呢,比如说我们讲佛家出家人,他的人生命题是什么?是“了生死”,人何以来何以去,走的时候是不是轻松的走。为了达到那一点他要把所有俗的东西放下。道家思想是不为五色所获,眼耳鼻舌身,要把这种看得见摸得着很多东西表面的东西剔除掉,要明白背后的那个东西才是最博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王愫 深柳读书堂图

儒家文化孔子讲君子不器,也就是说你要是个君子,你不能只会方不会圆,或者只会圆不会方,它应该也是一个无形的。这些实际上就是让你获得一种人生的境界。

当你明白这样的东西,你的人生的境界获得升华,那你追求自然就不会追求那种功利的世俗的东西。所谓读这类书是“洗心濯足”。所以说我们读哲史类就是让我们明白我们画画干什么,其实也是一样,和读书一样,让你获得自身气质转换的,不要以为你画这张画你卖给别人,别人收藏,别人就能够获得怎么样,你如果没有获得一种境界,别人拿去可能变成钱这是有的,但是你要让别人从精神上获得享受则是没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弘仁 梅花书屋图 故宫藏

所以要读这三个层次的书,你看它有一个深入浅出的一个过程,你必须要有一个高屋建瓴的东西。但是我们并不是去画哲学,我们只是要有思想,要有这样的文化境界,这样你去从事你的形而下的东西的时候,能够上下贯通。否则你就是一个普通的工匠,可能连工匠都不如。而且可能还不自知。

所以孔子讲读书能知羞耻,一个人要是没羞耻心的话,画这么一点水平就把自己当大师了往那一坐,不怕别人笑话吗?所以说我觉得读书真的有好处,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 芭蕉书屋 首都博物馆藏